台南開山里的故事:台海風雲18載 一個鄭成功歷朝各自表述

時事

一通地方防疫簡訊烏龍瘋傳各地,瞬間讓台南開山里一訊暴紅,秒變台灣最大里,成了趣談。

台南開山里地名源自當地奉祀渡海攻台,逐退荷蘭駐軍之「開台聖王」鄭成功的開山王廟也就是現在的延平郡王祠;鄭家軍艦隊當年可是威震台海,所向無敵之最大的海上勢力之一。

鄭成功(1624~1662)在其母田川氏家鄉-日本肥前國(今長崎)出世時,正好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於大員(今安平)築堡為國際貿易據點、赤崁為行政中心那年,6歲時遷回父親鄭芝龍閩南故鄉泉州,及長被送往金陵求學習儒,16歲考中秀才,22歲成為國子監生。

鄭家軍威震台海18載

1645年獲隆武帝御賜「國姓」朱、改名「成功」,也即世稱「國姓爺」由來;翌年繼承其父兵權及海商事務,開始從事「反清復明」志業,同時壟斷福建和東洋的貿易。

南明政權陷落後,鄭的基地僅剩廈門、金門,為圖發展遂親率將士二萬五千、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渡海攻台,於永曆十五年(1661)逐退荷軍在台殖民勢力;從此開啟南明「延平郡王」在台統治;不幸半年後即病逝,卒年39歲。

鄭成功逝後其子鄭經在台即位。鄭經死後他次子鄭克塽繼位;後施琅領清軍攻克澎湖,鄭克塽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降清,延平王朝告終;翌年3月台灣納入大清版圖。

「國姓爺」霸業18年,惟在台期間僅半載,然歷經荷蘭、大清、日本、民國,新中國,以迄國民黨、民進黨執政等至今358年,無論官方民間,評價不一,甚或同一政權,若非隨著時代「政治需要」修正,即是同朝觀點兩極,這種戲劇般的歷史起伏,亟為特殊。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派駐台澎的總督揆一,在「被遺誤之台灣」一書中,多處批評「國姓爺」殘暴,如虐俘、屠殺敗降軍民,但也承認鄭家軍驍勇善戰,在東亞海域稱霸一時。

清廷初期將鄭成功視為叛國與海賊,然為安撫民間對鄭的崇敬,康熙帝乃楹聯:「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肯定他的忠誠和勇氣;清末光緒帝則追諡「忠義典範」,並准立祠,一改百年來的禁忌,轉與民間情感和解,同時盼能激發皇民的忠義精神,對抗諸國列強。

清朝割讓台灣後,更加刺激了大漢民族主義革命的興起;20世紀初鄭成功乃伴隨著黃帝、岳飛、文天祥、史可法…等歷代民族英雄於反清潮流下被「精神復活」。

國姓爺成了日本治台與南進的樣板

1930年代日本侵華後,這股「藉古勵今」的民族主義風潮再度於中國遭日軍攻陷的各地復萌;耐人尋味的是,同一時空前後之日治下的台灣,「國姓爺」則被形塑為追求「南方共榮圈」的先驅,對鄭的崇拜及禮敬,不亞於台海兩岸。

其實因鄭母為日人,遠從18世紀初,日本民間即興起「國姓爺」熱,1715年更被搬上流行戲劇「國姓爺合戰」演出,雖同樣宣揚神勇過人,不過強調鄭成功是「在異國照耀武德」,也即他是日本人。

而官方與文人的史冊中,新的修辭是:國姓爺其父降清後,其母以劍切腹殉節之壯烈舉止,賦予其日本精神,對他畢生志業影響至深。

日治時期鄭成功成了南進樣板,當時延平郡王祠入口。(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日治時期,殖民當局以身懷大和民族血統之鄭成功統治過台灣,詮釋日本治台是繼承遺儲,合理化日本對台的統治。

1895年台灣割讓日本,遭遇各地武裝抗日,當日軍開進台南府不久,南進軍司令官立即親謁延平郡王祠致祭,並發佈中文在前、日文在後的雙語訓令:「…母子之忠烈義勇、無一不出日本國風之餘、丹心之所照…」,十足日式統戰意味。

其後延平郡王祠被改稱「開山神社」,先是保留福州式建築格局,隔陣子又整修部分為神社樣式,呈現漢、和式混合風格,最後再於神社土地上,加蓋日式神社。

此外,當時台灣的公學校均教唱「鄭成功之歌」,1939年《台南市讀本》則收錄〈鄭成功〉的課文;國姓爺的形象並被用於帝國南進政策的宣傳。

只是台灣漢人對於鄭成功終究有自己的傳說、神明圖像,以及自己的祭祀日期與活動,其鄉土色彩並未受到日式形象的扭轉。 

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有鑑台灣民間對原被視為祖國的外省統治者極度怨憤,為收攏人心,代表國府來台宣慰的白崇熙將軍,抵達台南時遂前往延平郡王祠向鄭成功行禮,並撰寫對聯:「孤臣秉孤忠,浩氣磅礡留萬古。正人扶正義,莫教成敗論英雄。」後將題聯立石,藉此宣揚忠於領袖、擁護國家的精神。

1950年中央政府撤退來台不久,蔣介石又親題「振興中華」匾額,懸於延平郡王祠正殿入口。1963年則將原閩式建築拆除改以中國北方宮殿式建築,以示正統;並在石坊上鑲嵌青天白日徽。

反攻大陸vs收復台灣 國共對鄭各自解讀

蔣介石自中國敗退來台的際遇與鄭成功相似,而鄭的「民族英雄」、「忠於先朝」之形象深植民心,因此除官方祭祀、宣傳外,教科書也開始多所讚揚鄭氏的「民族精神」,並強調他「光復台灣」與「矢志反攻大陸」的事蹟,將其與蔣同樣宣稱為偉人,延平郡王祠祭典也改為國家祭典。

日本時代留下的石製鳥居,被拆掉的最頂端橫樑已挖掘出來放於鄭成功文物館。上方「忠肝義膽」為白崇禧題字,並加上國民黨黨徽。(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新中國成立後,中共也對鄭成功具高度度的興趣。1950年代,鄭成功擊退荷蘭人進佔台灣的歷史,開始被拿來和「反帝國主義」、「反封建主義」的中國共產黨相提並論。

重點則是跳過鄭之前的荷蘭與清之後的日本,斬頭去尾強調:「從古以來,我國人民就在台灣進行開發,台灣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以及對鄭的終極評價: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是中國人民抵抗「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第一個勝利!

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諸多歷史人物都被更嚴格的階級立場重新評判,鄭成功因對朱姓王朝愚忠,是封建王朝的工具,而被打入冷宮。

中共對鄭成功歷史定位一變再變

文革後,鄭成功再度以英雄之姿,回到歷史課本。1979年版的歷史課本說:在荷蘭人統治下,台灣人民「生活非常痛苦,渴望回到祖國懷抱」,因此向鄭獻上一幅台灣地圖,希望他能「收復祖國的神聖領土台灣」;最後,「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台灣」,在中國人民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1990年代初,廈門鼓浪嶼興建高15.7公尺的鄭成功花崗岩塑像,身穿戰袍,手按寶劍,望著台灣的方向,涵意深遠。

2004年新的鄭成功塑像在泉州市完成,像高30公尺,鄭成功舉手側望,同樣眺望台灣海峽。

至於台灣民間對鄭成功的看法,358年來大致維持一定的正面評價,主要是逐退荷蘭人後,其帶領的2萬5千官兵在台屯墾,除了讓台灣的住民結構、文化層次、宗教信仰、農工技藝及經濟活動等更為多元、豐富與進步,同時還糧產自足。

特別是,隨著農地開發,鄭成功部將確立了土地制度、戶籍整理;為厚實「反清復明」基礎,鄭氏王朝並籌設行政機構與制度,積極進行住民教育以養成人才,推廣海外貿易以確保財源。

此外,鄭氏王朝在台建立府縣政權後,實行法治,勵精圖治,使當時社會面貌為之一新,為台灣開啟歷史新頁。

然自民進黨推動族群平等後,原住民族意識普遍提升,開始關注台灣的歷史,對鄭成功的批判即是其中一環,尤其對「沙轆戰役」這段歷史,相當在意。

鄭成功在台功過,都是台灣歷史的一部分!

據《臺灣通史 卷十五 撫墾志》記載:「廿二年,水沙連番亂,殺參軍林圯,所部多沒。既復進之,以墾其地,則今之林圯埔。廿四年,沙轆番亂,左武衛劉國軒駐半線,率兵討。番拒戰,毀之,殺戮殆盡,僅餘六人匿海口。大肚番恐,遷其族於埔裏社,逐之至北港溪,觀兵而歸。」

大意是:永曆22年(1668),水沙連(今南投)原住民對漢人屯墾區發動攻擊,殺死明鄭將領林圯及其大部分部屬。原民退去後,漢人繼續開墾,為了紀念林圯的犧牲,改地名為林圯埔(今竹山鎮)。

永曆24年,沙轆(今沙鹿)原住民再次對漢人屯墾區發動攻擊,駐防在半線(彰化)的劉國軒將軍領兵反擊,結果把沙轆原住民殺得只剩六人逃到海口。大肚地區原住民被嚇到後,遷到埔里。

問題是永曆22年及永曆24年發生的漢原衝突,皆與永曆16年即已過世的鄭成功無關,歷史功過當然值得研究,不過在那段時期,原漢之間也很多相互交易、通婚及合作情事,不完全都是殺來殺去。

也因基於原住民對歷史情感的在乎,所以近年民進黨開始重新審視鄭成功的歷史,逐漸將其功過分別而論。

2017年4月,政院接受原住民立委Kolas  Yotaka建議,將鄭成功祭典由內政部長改派台南市長主祭,打破1963年以來之中樞主祭慣例。

惟此變革也遭致台南市民與部分文史工作者反對,世界鄭氏宗親總會長鄭傳興去年更因此拒絕出席祭典抗議。

鄭氏護國精神,對照當今台灣,值得國人省思

特別是研究歷史者認為,鄭氏王朝除了爲台灣農業、文化、宗教、地政、教育、法治、經濟等,奠定了重要基礎,同時還打開與國際接軌的大門,讓台灣從原始耕獵型態躍為海洋國家,邁入近代歷史的潮流脈動,並打通台灣與閩南沿海和南洋地區貿易及移民的管道,一改明朝海禁鎖國的時代。

也因為如此,今年4月鄭成功祭典再度調整由內政部長徐國勇代表中樞主祭的慣例。

然而最重要的是,鄭成功「敢向東南爭半壁」之「一隅抗志」的護國精神與堅強意志,在當今敵我模糊,是非不分的台灣,還真值得國人省思。

歷史的產生,有時有其時代背景,有時又涉及不同族群、利益或意識形態,當代人未必能充分體會,永無交集,難有共識,或是必然。

唯一必須認知與共識的是,無論鄭成功的功或過,凡對後世台灣產生影響的,都是台灣歷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