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和第一戰!日本參院改選女力崛起 前「早安少女」出馬搶席次

日本

日本參議院改選將於7月21日登場,成為令和時代第一場大選,除了頗具歷史意義外,這場選舉也創下女性參選者首次高達28%的紀錄。

近年首相安倍晉三大推「女力經濟(Womenomics)」,鼓勵女性投入職場;2018年通過的《性別平等法》保障政黨女性提名,安倍也承諾下次選舉自民黨女性候選人比例將提高至20%。

然而,女性要踏入由男性主導的政治領域仍有重重困難,包括政黨招募及晉升結構不利女性、缺乏民意基礎和人際網絡、家庭職責、社會期待等,互相交織成一張密網,使女性參政門檻遠高於男性。

挑戰自民黨,在野黨近半候選人為女性

7月21日,日本參議院將改選124個議席,儘管民調預估執政的自由民主黨(簡稱自民黨)會贏得多數席次,反對黨仍莫不摩拳擦掌備戰。

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簡稱立憲黨)便以安倍自己強調的「女力」策略提出挑戰,該黨42名候選人中將近一半為女性,並主打與女性切身的議題,例如男女薪資差距、女性勞工兼職比例、女性婚後可保留原本姓氏、提高育兒工作者(多為女性)的薪資等等。

儘管本次大選創下女性參選者佔28%的新高紀錄,然而自民黨的女性候選人卻僅佔15%,遠低於立憲黨。

面對相關詰問,身為黨魁的安倍表示他們已經盡力,並希望下次選舉自民黨女性候選人比例能提高到至少20%。

「立憲黨派出女性新人出佔執政黨,是一場豪賭。」東京大學政治學教授Kentaro Maeda表示, 如果這個策略為立憲黨帶來成功,也能推動自民黨未來採取相同做法。

前早安少女組成員出戰!主打育兒政策

立憲黨在神戶選區的候選人Mari Yasuda表示,女性選民雖高達五成以上,過去大部分人卻對選舉總是興致缺缺,但如果女性候選人能促使女性出來投票,女性選民對立憲黨將成重要助力。

而女性參與競選的優勢在於,將過去頗受男性政治人物忽略,卻與日本女性息息相關的家庭議題納入政策,尤其是育兒方面。

立憲黨這次還推出了一位相當吸睛的候選人「市井紗耶香」,35歲的她不僅是前早安少女組成員,更是一個離過婚,育有4個小孩的母親。

過去她以少女偶像身分活躍於演藝圈,現在她站上宣傳車發表演說時,從一個母親的角度,提出她對育兒政策的種種構想,包括擴大育兒津貼、改善托兒措施、協助職業媽媽和不孕症夫妻等等。

「這些議題會受到忽略,就是因為日本的政治人物鮮少必須負擔育兒責任。」市井紗耶香點出日本政壇長期由男性主導的現象。

由於同樣曾從事演藝工作,市井紗耶香有「小蓮舫」之稱,立憲黨將她納入不分區名單。(圖片來源/Instagram@sayakaichii)

女人難打進男性中心的政治人際網絡

日本女性進入由男性支配的政治領域時,常會遭遇許多困難,包括難以打入政黨栽培核心、順應傳統競選模式、缺乏女性典範等等。

日本政治人物生涯里程,一般而言從地方議會開始,藉由與選民面對面互動以及建立私人人際網絡,逐漸累積民意支持,然後在黨內晉升到取得國會提名,甚至出任內閣大臣。

「日本是一個性別隔離的社會,」名古屋大學政治學教授Jackie Steele表示,「男性只與男性連結的規範非常強烈。這使大黨缺乏女性專業人才,而女性候選人缺乏大黨支持。」

以升學作為譬喻,就好比女性既然從開頭就難以進入一流大學(政黨),自然就失去接受頂尖教育的機會(累積民意基礎),遑論日後進入大企業就職(國會)。她們往往從一開始就是「局外人」。

上智大學教授Mari Miura指出,缺乏政黨資源的情況下,女性候選人得自己培養自己的人際網絡,而她們很多人還得兼顧自己在家庭、職場中的角色,這時她們早就沒有力氣去參政了。

女性候選人的煩惱:討男性歡心、愧對家庭的罪惡感…

日本女性背負的社會期待,我們大多耳熟能詳,例如必須打理家務、攜老扶幼,保持低調別強出頭,不要挑戰男性代表的權威等等。

反核社運人士Junko Isogai是兩個女兒的母親,她在新瀉面臨的困難不是發表演說或與選民聯絡感情,而是她甚至得「娛樂潛在的支持者」。

「他們要求我為他們倒酒,和他們打情罵俏,而且不能表現出男性不喜歡的行為舉止。這簡直就像當媽媽桑。」她說。

大部分男性政治人物不認為家庭是他們投入政壇的阻力,然而對女性而言,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Isogai表示,儘管只是暫時,但她對放下女兒跑去參與競選活動,仍抱有罪惡感。有一次她看到女兒的衣服上少了一顆扣子,內心覺得十分抱歉,而她同樣忙碌於工作的丈夫並不習慣做家事。

她感嘆,「對男人來說,從事競選實在簡單太多了啊。」

代表國民民主黨參選的Motoko Mizuno是在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工作的專業人士,同時也是有兩個小孩的單親媽媽。

Mizuno坦承養兒育女確實影響了她的事業發展,但女性不應因懷孕和育兒而處於劣勢,並呼籲給予離婚女性更多扶助。

安倍力挺「女力」,日本女性參政率仍低

2014年安倍起用5名女性內閣成員,鼓勵女性投入職場,大談以「女力」振興經濟,好彌補逐漸縮減的勞動力,至今自民黨也仍將打造一個「女性能更容易就業」的社會視為重要施政方針。

安倍政府要求,超過300名員工的企業必須為僱用和晉升女性提出行動計畫,鼓勵所有公司僱用更多女性,並實踐男女同工同酬;另外2019年5月通過了《女性活躍與管制騷擾法》,為女性建立更安全、友善且舒適的工作環境。

由於資料來源不同,上圖日本數據的人口基數為「15-64歲」,而台灣為「15歲以上」。由於連退休人口一併納入統計,因此台人勞參率會偏低。

政治方面,2018年通過的《性別平等法》規定,在全國和地方選舉中,政黨提名的男女比例應該相同,然而該法並未對此制定相關罰則;各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Union)女性國會議員比例2019年全球排名中,193個國家中日本僅排名163名,在高發展國家裡敬陪末座

台灣女性參政率遠高於亞洲和世界平均,對我們來說,日本的腳步或許稍嫌緩慢,但近年確有愈來愈多女性開始叩關政壇、出任要職,例如今年4月地方選舉有6名女性當選市長、女性地方議員達18%,同樣締造日本政壇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