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門外漢打敗傳統菁英 烏克蘭諧星總統拿下二連勝

國際政治

烏克蘭新科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曾在熱門電視劇《人民公僕》中飾演一名中學老師,誤打誤撞當上總統後,誓言掃除國家腐敗,甚至誇張地拿槍掃射國會。

而在現實中,澤倫斯基確實撼動了國會。

7月21日烏克蘭提早進行國會大選,澤倫斯基的政黨「人民公僕」大獲全勝,贏得過半數的254席,他接下來5年將能完全執政。

澤倫斯基在總統和國會選舉中接連報捷,除了歸功於他的「清新素人」形象,更由於寡頭菁英主導的政府貪腐成性,讓民眾失去信心與耐心。

然而,將澤倫斯基拱上總統大位的優勢,也可能轉為他的劣勢,而且在完全執政的條件下,未來他的施政將更受放大檢視。

國會過半數!獨立後首次有政府能完全執政

澤倫斯基在4月總統大選中,以73%得票率完敗時任總統的波洛申科(Petro O. Poroshenko),然而由於國會仍由波洛申科勢力把持,5月底澤倫斯基宣布提早於7月21日進行國會大選。

儘管澤倫斯基坐擁高人氣,選舉結果仍相當令人吃驚。

他的人民公僕(Servant of the People)得票率高達43%,在國會拿下超過半數的254席,接下來5年他將能完全執政,而這也是烏克蘭從蘇聯獨立以後,首次有政黨能獲得絕對多數席次。

21日晚間澤倫斯基表示,他的首要之務是「結束戰爭(指烏俄在烏東地區的武裝衝突)」和「打擊貪腐」,至於誰會出任總理,他有意起用具經濟專長的新人。

在烏克蘭,總統主掌國安、國防和外交,而國會職權偏向內政,負責制定經濟、社會等政策。新任總理將由國會提名、總統任命,並有權任命各部會首長。

 反對黨僅佔2成,70%議員新手上路  

人民公僕大獲全勝,其他由「老政客」率領的反對黨就算不是一蹋糊塗,也相去不遠了。

前三大在野黨,親俄的「反對平台-為了生活黨」(Opposition Platform-For Life)獲得43席,票源主要是講俄語的烏東地區;前總理提摩申科(Yulia Tymoshenko)的祖國黨(Fatherland party)有26席;前總統波洛申科的「歐洲團結黨(European Solidarity)」則是25席。就算三黨加總起來,也不過佔國會兩成。

此外,搖滾明星瓦卡洽克(Svyatoslav Vakarchuk)領導的「聲音黨(Voice)」也獲得20席,由於同樣摒棄傳統菁英、訴諸政治改革,它被視為人民公僕的最有可能的結盟對象,不過既然人民公僕現在已經完全執政,倒不一定會與之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和澤倫斯基一樣,約7成的新任國會議員是政治新手。

前總統「安內」失敗,成就澤倫斯基

近年來素人參政已經不稀奇,但能像澤倫斯基一樣備受民眾愛戴,讓他一上任就有底氣對國會來個下馬威的素人,恐怕著實不多。

為什麼是澤倫斯基?為什麼是烏克蘭?

追溯到2014年,以總統亞努科維奇(Yanukovych)中止和歐盟簽署政治和自由貿易協議為導火線,上萬名烏克蘭人走上基輔街頭,抗議政府嚴重貪汙、漸趨獨裁,最後總統亞努科維奇不得不順應民意下台。

接著俄國併吞克里米亞半島,並資助東部頓巴斯(Donbass)地區的分離主義,烏克蘭國內掀起一波「愛國主義」風潮。

2014年5月「巧克力大王」波洛申科當選總統,他也順勢訴諸「民族主義」,對俄採取強硬態度,將自己塑造為2014年革命的繼承者,及烏克蘭的守護人。對外,他確實是一個嚴厲強悍的領導者,然而對內,他卻沒有解決貪腐風氣、提高人民生活水準,內政表現成為他的硬傷,也暴露淤積已久的社會問題。

「攘外」固然有其必要,也能贏得民心,然而一旦內部不安,人民仍會對政權失去信心。

於是波洛申科連同一批深諳政務的傳統菁英,在2019年總統及國會大選上,被一介政治門外漢澤倫斯基擊敗。

完全執政像在走鋼索,一步失不得

面對厭倦又幻滅的烏克蘭人,白紙一張的澤倫斯基讓他的改革具有「正當性」,就連徒有概念的模糊政策,也成為他的優點,因為如此一來,民眾就能將自己的希望和期待投射到他身上。

但這是一把雙面刃。一旦他執政,澤倫斯基和他的政黨勢必得提出詳細施政計畫,供眾人檢驗。然而,儘管他缺乏治理經驗,卻沒有太多出錯空間,因為他完全執政了,而且民眾對他寄予厚望。

而他面對的烏克蘭民眾,對政客的疑心病可不是一般高。根據基輔國際社會學研究所的民調(2017-2018),民眾對國會的信任度竟比俄羅斯媒體還要低,而後者可是有以資訊戰滲透烏克蘭的惡名。

至於烏俄衝突,澤倫斯基傾向以對話和妥協解決,他也已經與俄國總統普丁通過話。有趣的是,當初俄國對烏克蘭大選抱持「看戲」的嘲諷態度,孰料澤倫斯基聲勢如日中天,俄方或許會改變自己對他的評估。

大破已成,如何「大立」?

2014年革命後,烏克蘭一度充滿對未來的樂觀想像,然而隨即被澆了一盆冷水。隨著澤倫斯基上台,烏克蘭又燃起一絲希望的火花,但也擔心到頭來,只是扶植了一個尸位素餐的新寡頭。

《紐約時報》以「為了改變而改變」形容澤倫斯基的選戰訴求,這確實也是他之所以能吸引這麼多支持者的原因。如今他已「大破」,接下來如何「大立」?

對此烏克蘭民眾現在恐怕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