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婦3次試管都失敗...靠「AI挑胚胎」成功受孕!醫:活產率增5成

醫療技術

現代人因工作、經濟壓力大普遍晚婚,隨著生育年齡上升、環境汙染等因素,男女不孕的比例逐年上升,不孕症也成了相當棘手的問題。不過,現在不孕族群有好消息了!

「胚胎縮時攝影監控培養箱(Time-Lapse Incubator)是一種透過縮時攝影持續記錄胚胎分裂及早期發育的裝置,可結合AI人工智慧,利用大數據使評估標準化,選出優質胚胎。」台北中山醫院生殖醫學中心負責人、婦產科主治醫師黎惠波指出。

胚胎縮時攝影監控培養箱跟傳統培養箱有何不一樣?能抓出胚胎什麼樣的問題?真的能提高受孕機率嗎?

靠「AI挑胚胎」助高齡婦成功受孕

什麼是「胚胎縮時攝影監控培養箱」?

黎惠波先解釋,試管嬰兒第1代是針對婦女輸卵管不通,做的試管嬰兒即是把卵子取出來在體外做成胚胎再植入;第2代是針對男性不孕,像是精蟲品質差、數量少,把精蟲直接打到卵裡面,受孕後再植入子宮腔,「但即使這樣有些人植入後也不會懷孕,因為整個胚胎的染色體若不正常,第1它可能不會著床、第2就算著床也可能流產、第3是超過12週可能會發現胎兒異常。」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黎惠波指出,「第3代是把胚胎養到第5天,把將來會變成胎盤部分的細胞取一些下來送去做檢測,確定染色體正常再植入。不過這些都屬於醫療上的技術,所謂3.5代本身不是技術,是一個儀器、設備,提供一個環境讓胚胎在裡面生長發育,藉著『縮時攝影』每15分鐘照一張相的技術,觀察到以前培養箱沒有觀察到的胚胎動態變化,經由這些蒐集起來的圖像、過程,就可以利用現在的AI人工智慧,使我們醫師的評估標準化,然後評估胚胎的分數,達到優選胚胎、增加患者成功受孕的機率。

黎惠波表示,過去許多不孕婦女嘗試試管嬰兒可能會經歷屢次失敗、屢次挫折,現在有了這個培養箱技術,可能做一次就成功。

黎惠波表示,胚胎縮時攝影監控培養箱比傳統培養箱,更能提高胚胎優選率與著床成功率。(攝影/陳稚華)

哪些族群適合用「胚胎縮時攝影培養箱」?

那哪些族群適合使用「胚胎縮時攝影監控培養箱」呢?

「對於高齡、卵巢功能不良、取卵數較少的不孕女性,無法進行PGS(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時,就可使用胚胎縮時攝影監控培養箱來挑選最優良的胚胎植入。」黎惠波表示,對於取卵數較多,想進行PGS的患者,也可以利用縮時攝影培養箱來挑選分裂正常的胚胎送檢,不需送檢全數胚胎,可以減少可觀的檢測費用。

黎惠波舉一名他收治的患者,「42歲的吳太太(化名)第一胎因胎兒異常而流產,4年前和先生來求診,檢測後發現卵巢功能不佳,能取得的卵子數有限,第1次及第2次試管嬰兒治療失敗,第3次則是子宮外孕,後來幸運地在2年前第4次取卵4顆,生了一個女兒。」

今年吳太太再次就診,想為女兒生下弟妹,但因卵巢明顯衰退,取得的卵子數量比過往更為稀少只有3顆。「為了提升胚胎著床的成功率及減少流產率,我建議她使用胚胎縮時攝影監控培養箱,胚胎在第3天植入後就成功著床,目前懷孕已滿15週,全家人都迫不及待在迎接新生命的到來。」黎惠波表示。

他也指出,「目前這個培養箱系統臨床大約使用半年,依照過去已使用這個系統較久的國外報告顯示,懷孕率、著床率增加,流產率下降,活產率大概可以從3成增加到5成。」 

新式胚胎縮時培養箱V.S.傳統培養箱...差在哪?

那麼新式胚胎縮時培養箱,跟傳統的培養相差在哪?效果真的比較好?

台北中山生殖醫學中心醫療團隊胚胎師李黛君指出,傳統培養箱需每日1次將胚胎取出觀察以判別優劣,「但取出的過程難免會使胚胎受到外在環境影響,且只能看到外觀型態,取得的資料數據有限。」她表示,胚胎縮時攝影監控培養箱能以內建攝影機紀錄胚胎生長過程,減少拿出培養箱的次數,24小時的影像觀察,也能得知胚胎是否正常分裂、細胞數目是否正常、有無碎片等動態變化,有助提高優選率與著床成功率。

黎惠波表示,藉著縮時攝影每15分鐘照一張相的技術,能觀察到胚胎動態變化,再利用AI人工智慧使醫師評估標準化,增加患者成功受孕的機率。(攝影/陳稚華)

黎惠波也提到,新式胚胎縮時攝影監控培養箱可以觀察到胚胎動態的變化,「以前把胚胎放到傳統式培養箱裡就不適合每天打開很多次,因為會影響培養箱裡面的環境,胚胎也不適合一天拿出來很多次看它的變化,因為拿出來太多次也會影響胚胎本身的品質,縮時培養箱放在裡面就不需要打開它,又能不斷監測胚胎本身的變化;且縮時培養箱較傳統的占地小、更能節省空間。」

胚胎縮時攝影監控培養箱的費用比一般培養箱的費用多約1萬元,目前全台僅有4至5台胚胎縮時攝影監控培養箱,但已有多家醫院陸續申請。隨著現代生殖醫學技術的進步,目前不孕療程也逐漸走向精緻化的趨勢,黎惠波表示希望未來持續應用縮時攝影AI技術,幫助不孕夫婦早日完成求子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