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4度入獄也擊不垮的意志 愛與非暴力抗爭者-黃華

人物

前些日子,當你經過台北車站大廳時,是否曾經注意過在大廳的一角,簡單的幾張桌椅以及一位長者,歲月在他臉上留下痕跡,也讓他灰白了頭髮,原本有肉的雙頰逐漸凹陷,日益消瘦的身體,應該合身的西裝也變得寬鬆,大多數時間他都坐在位子上,親友來看他時,就簡單寒暄,沒有人時,就一個人靜靜的看著書,他是前國策顧問黃華。

黃華的大半輩子都在為台灣的民主自由奮鬥,自5月19日開始進行絕食行動,推動台灣共和國自決創國運動,直到7月9日黃華終於被說服只要影片觀看人數達20萬就停止絕食,他托著已經舉不起來的雙手與主持人彭文正打勾勾,隔日目標達成結束長達52天的絕食,且前14天採甘地式絕食(喝果汁、牛奶),之後的38天則是全絕食(僅喝水與電解質飲料),然而黃華今年已經高齡81歲,結束後,黃華隨即在民進黨黨主席卓榮泰、立法院檔團總召柯建銘的陪同之下,前往醫院就醫。

如果因為我的犧牲能喚醒台灣人,那我這一輩子很值得                                          

絕食第30天,記者第一次拜訪黃華。那天他的精神有些不好,說話的聲音變得相當微弱,加上車站的嘈雜,兩人的交談必須相當靠近。

「因為大家都不做,教課、用講的、寫文章、寫書,都沒有用,就是要第一個開始做,沒有絕食,甚至沒有我死,人家都不曉得這事情的重要性,我最近越來越想,像我這些朋友,他們已經貢獻得夠多了,我死了,大家更好討論這件事情,想這件事多重要,可能我是需要犧牲了」黃華用很淡的口氣說著。

其實這並不是他第一次絕食,因為他深信「愛與非暴力」可以改變社會,過去,黃華曾出版《別無選擇》,描述自己上半輩子每個言不由衷的決定,這次的絕食行動也是一種「別無選擇」。

熙來攘往的台北車站大廳,與安靜坐在一旁的黃華與賴芳徵(前)形成對比。

去年底韓流旋風席捲全台,1124民進黨大敗,讓黃華深感紅色滲透的嚴重性,而這次的絕食活動源起於三月時,黃華到嘉義訪友,走出洗手間時不小心跌倒,導致鼻樑塌陷,必須動手術,他在醫院待了5天,也萌生絕食的想法。在一旁的新國家運動總幹事賴芳徵補充,當時黃華這樣對他說,「我活到這樣的年紀,也時常在跌倒,說不定哪一天就走了,如果因為我的犧牲能夠喚醒台灣人民來自決創國,建立一個國家,那我這一輩子很值得。」

黃華最後說服了賴芳徵,於是他選在5月19日開始絕食,為甚麼是這一天?有2個意義,一是1949年5月19日台灣省政府主席兼任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頒布戒嚴令,隨後開啟台灣長達38年的戒嚴時期;另一個則是,1989年5月19日為《自由時代》創辦人鄭南榕的出殯日,獨立運動參與者詹益樺為了追隨他,也在同一天引火自焚。當時黃華就在現場,卻只能看著年輕人犧牲生命,這份內疚一直存在,再加上新國家運動已經30年了,卻還是只停留在獨立宣傳,他說,「現在不做要等到甚麼時候!」

別無選擇的人生,因為組黨參選成流氓

「一個人要出生在甚麼地方?甚麼時辰?甚麼家庭?都不是自己可以事前選擇的,也就是說:人人都是「別無選擇」地出生到這個世界來。」這是黃華在書中寫下的第一句,然而,無奈的是,除了出生,人的一生中還有數不盡的「別無選擇」。

有誰能料想到從小因家裡困苦,國小差點畢不了業,甚至還得協助大人販賣鴉片的孩子長大後,會因為4度入獄、長達23年的政治黑牢換來近千萬的補償金,而當時那位熱愛數學、科學,一心想成為下一位愛迪生、愛因斯坦的小男孩,因為人生特殊際遇,慢慢接觸文科,學習歷史、法政,最後將一生的時間都奉獻給政治,成為民主實踐者。

「我是認為他應該為他自己考慮一下,我寧可他自私一點,考慮自己的生活跟身體,因為你已經為台灣付出很多,起碼台灣今天的民主自由,你黃華一定有一份功勞,是那時候奮鬥出來的。但是你年紀已經大了,你可以休息,應該多為自己考慮……」說話的是台灣史學家、台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李筱峰,李筱峰與黃華相差13歲,黃華是李筱峰參加民主運動的前輩,李筱峰大學時就曾聽聞黃華,那時候的黃華已是黨外運動中稍有名氣的人物。

李筱峰(左二)與前無任所大使楊黃美幸(左一)及詩人陳堯銘夫婦(右)拜訪黃華。年輕時候的黃華與李筱峰有些長相有些相似,李回憶與黃華見面時,黃華曾開玩笑地對他說,「我長得跟你很像,那時候我要逃跑的時候應該用你的照片,借你的身分證假裝是李筱峰。(圖片來源/李筱峰提供)

1969年首度舉辦中央民代「增選」,選出11名區域立委,其中黨外黃信介、郭國基在國民黨黨員圍攻之下順利當選。這場選舉距離國民政府遷台時隔20年,在1992年國會全面改選之前,又陸續舉辦6次增額選舉。70年代,正是台灣黨外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

而這時期的黃華,大多數的時間都在監獄度過,但其他時間卻從不曾缺席。1963年因組織自由黨參選基隆市議員,被抓去小琉球當「甲級流氓」管訓2年半,那年他24歲,第一次成為流氓也第一次入獄。

出獄後,一年左右的時間,1967年又因起草全國青年團結促進會,遭「叛亂罪」判刑10年,期間因先總統蔣公過世,得以獲得減刑,因此這次黃華約坐牢8年。這8年時間台灣社會變化之大,過去除了做生意或有錢人家才有的電話、電視,已成為家家戶戶都有的配備,每個家庭也裝上熱水器,每天都能洗熱水澡,剛出獄的黃華熱水器不會用、電視不會開,電話也不太會打,他用「好像到了一個陌生的星球上」形容。

寫文章、推動總統民選也要被抓去關,4次入獄坐牢23年

台灣社會的變化,讓他對未來拿不定主意,直到《台灣政論》創刊,他北上與發行人黃信介見面,1975年12月初黃華才剛成為《台灣政論》的副總編輯,月底《台灣政論》就突然被停刊,隔年黃華就因為擔任《台灣政論》副總編,被認為出版內容對政府有批判性挑撥民眾,並顯露叛國意識,又遭「叛亂罪」判刑12年。

而這12年,不論是國際還是台灣社會變化更大,包括1978年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甚至1986年民進黨成立,在監獄裡與世隔絕的他,不僅參與也未能清楚,只能透過親友送來的《時代雜誌》了解,也牽起他與鄭南榕的緣分。

出獄後,明明才第一次與鄭南榕見面,邊吃午餐邊談台灣獨立,一聊就是4小時,還意猶未竟,之後兩人一個禮拜就見面一次共同討論,才有之後的新國家運動,發動遊行、舉辦募款,舉辦一連串的倡議活動,但事情總沒有想像中的順利。1989年鄭南榕收到第一張傳票,當局因「自由時代」刊登「台灣共和國草案」要叛亂罪起訴鄭南榕,之後就發生令人遺憾的憾事。不過,鄭南榕自焚的前一晚始終等著黃華從美國回來,兩人還討論起要推動「新憲法運動」、「總統民選」,鄭南榕說,「就這樣決定,下一波,我們就全力推動總統民選,你負責籌畫,這時候你回來,我就放心了。」

同年底,黃華也收到傳票了,果然沒錯,因為發動新國家運動,主張總統民選、制憲,隔年再遭「叛亂罪」判刑10年,他人生最精華的歲月幾乎都在監獄度過。

30年始終如一,黃華要讓世界看見台灣想建國的決心

值得注意的是,黃華絕食第24天,當時正在競選民進黨總統初選的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前往拜訪,然而,賴清德見到黃華的第一句話為「總統好」,還回過頭向賴芳徵解釋「你知道為甚麼我叫他總統嗎?」原來1990年,為了抗議總統非全民普選,民進黨提名黃華與吳哲朗為「台灣正副總統候選人」,以諷刺從未改變的國民大會票選總統的行為。

但一如往常,事情總沒那麼順利,黃華才剛從基隆出發開始環島競選活動,就遭受阻撓,甚至一同遊行的夥伴還一度被警方抓走,但始終無法將他擊垮,甚至將自己的婚禮作為募款活動,直到有一天調查局將他直接送往法院判決確定。而過程中,黃華沒有針對案情辯論,卻在法庭上宣讀萬言的「台灣新國家理念」、及「一個和平的台灣獨立運動者」的自白的舉動,以及一路以來爭取台灣的民主的堅持,被推薦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李筱峰表示,黃華不為自己、不為個人名位,這種人格特質都沒變,從他的言論、行為,都可看出他不是在為個人,他都在為了自己的理想在努力,「這點我從學生時代就很尊敬,而且很多政治人物,曾經一陣子你對他有好感,可是後來他就變質了,但黃華不會,他大概都沒在思考要一份好工作、好薪水,他都在想整個社會的問題,要建立一個正常的民主國家。」

黃華絕食期間,不少年輕人前來加油打氣,較害羞的則會透過小紙條,表達關切之情。

黃華其實和當年許多有志之士一樣,起初建立政黨只為消弭二二八帶給台灣社會的不安,隨著台灣社會逐漸民主,才開始推動獨立運動。近年,他更認知到,為了避免中國對台的侵略,唯一的方法就是建國,而民族自決是途徑,如今,新國家運動已經30年了,不管目標有多遠、多困難黃華始終堅持著。

黃華說,「我要創立一個以建立台灣共和國為目的的新黨,不是民進黨只訂一個黨綱」,他將持續到全台灣宣傳,逐一進行創國國民登記,一次不夠,第二次、第三次,黃華強調,「我登記到台灣有一千萬人登記,號召100萬人上街出現在台北的街頭,向全世界表現,表示我們有要建國的決心,我們就可以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