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哲回憶:李登輝只聽吳京主導的教改方案,非他期待的教改


1994年,當時的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受行政院長連戰邀請擔任「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召集人,並邀集31位委員與會,於1996底提出長達104頁(摘要16頁,報告主文88頁)的《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給行政院作為教改執行重要依據,但後續卻遇到當時教育部長教育部長吳京自行發揮的教育改革方案。1998年吳京下台後,行政院副院長劉兆玄主導並力推的《教育改革行動方案》已與《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大相逕庭,再遇上官僚體系的陋習,才使得教改初衷與現行教改差距甚遠。

撰文=藍麗娟

1997年2月,行政院成立「教育改革推動小組」,由行政院副院長徐立德擔任召集人,另外邀請了政府官員及專家學者組成。而1997年3月12日,教育部(86)臺祕字第86021243號函訂頒《教育改革推動小組設置要點》,這時,關心教育改革的人士才恍然大悟。

首先,行政院並未核定《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編按:由李遠哲等人費時兩年多擬定);其二,《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建議在行政院下另設一個專責推動教育改革的機構—「教育改革推動委員會」,不宜由教育部單獨來推動。然而,實情卻是教育部主導。

「教育部就是教改部!應該由教育部負起教改的工作。 」教育部長吳京反對教育部之上還有一個「太上教育部」。

種種發展,使得曾任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諮詢委員的國科會人文與發展處處長黃榮村公開抨擊:「行政院不但沒有核定列管《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連新成立的『教育改革推動小組』也沒有討論這份報告書。」

教育改革推動小組宣稱,他們融合了教育部1995年出版的《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21世紀的教育遠景》《中華民國身心障礙教育報告書》及《中華民國原住民教育報告書》,再參酌《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整理成一份新的教改方案,並於1997年7月,提出了《教育改革總體計畫綱要》,共有30條。

但是,1997年9月,行政院長由蕭萬長接任,副院長為章孝嚴。依《教育改革推動小組設置要點》,由行政院副院長擔任召集人,亦即教育改革推動小組的召集人也就換成了章孝嚴。

吳京以「吳氏教改旋風」自豪

儘管如此,教育部長吳京仍不斷實施自己的教育改革政策。

以吳京開放技職升格的「第二國道」政策為例:1997年7月,教育部公布《私立學校申請承租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土地及設定地上權審核作業處理要點》,以利於民間興建重大教育建設計畫設施;9月,教育部發布《鼓勵新設私立學校處理要點》;11月,教育部修正並實施《遴選專科學校改制技術學院並核准附設專科部實施要點  》,皆是開放私立技職學校升格的法令依據 。

「為了打通技職教育的升學管道,教育部把以往規定專校改制技術學院附設專科部每年核准6所,其中2所公立專校、4所私立專校的原則取消。教育部預估,若此上限解禁,以『倍數』成長擴充升學管道,並鼓勵技術學院改名科技大學,3年內全國的技術院校將可達到五十所。尤其從國外回來的學者越來越多,技職院校的師資不但可提升,還會越來越好。我們也估計,將來大學生人數將大幅躍升,同一時間,技職體系的學位也將以倍數增加,屆時這些人因為有一技之長,可能不必像普通教育體系培育出來的學生憂心找不到工作。」吳京說 。

「教育部也協調財政部等部門,放寬私人興學的土地取得、租用國有地等限制;同時在名稱上取消『私立』兩字,改善外界對私立大學的既定印象。」吳京說 。

而這些做法,顯然與《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的觀念背道而馳。

「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建議政府把公立大學辦好,並應增加公立大學的『容量』,而非增加所有大學的數量。所謂的『容量』,是讓更多學子能進公立大學受到栽培。」李遠哲說明。

而曾經提出「廣設高中大學」訴求的410教育改造聯盟,對於吳京貿然開放許多技職學校升格為技術學院或科技大學,與聯盟的理念背道而馳,深感憤怒,「我們還到教育部前拉白布條抗議,但是他們根本不理我們。」一位410教育改造聯盟成員表示。

官僚揣摩上意抹煞教改本意

1998年,李遠哲接到份總統府的文件,赫然發現內容是李總統指示吳京另請專家學者組成委員會來研擬教改方案,並授權吳京自行發揮推動自己的教改政策。他看完之後恍然大悟。

恍如誤闖政治叢林的小白兔。1996年上半年,李遠哲沒接受李總統在選前希望他同意在選後擔任行政院長的要求。其後,李總統在年中撤換郭為藩,換上對國內教育問題並不了解的吳京出任教育部長。1996年年底,《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交給行政院兩週後,李總統就讓報告書落入不被行政院核定、執行的命運。李總統讓吳京以教育改革之名自行發揮,卻讓背負民眾期望的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在解散後承受了難以向外人解釋的壓力。

李遠哲感到悲涼之際,曾憲政建議:「李院長,我們開記者會公布這兩份資料!釐清權責歸屬,不然,以後我們可能會背上罵名。」

李遠哲搖搖頭說:「讓現在的人做做看好了。」

彷彿運動會中的「大隊接力」,教育改革的第一棒交出來就掉棒了,吳京從地上撿起來接著跑,但是撿起來的早已不是原來的第一棒,而成了花花綠綠的小棒子。而換了3位召集人的教育改革推動小組,就像是另外有3位選手接力,但每一棒都掉棒,撿起來的也都是和之前截然不同、內涵不一的棒子。教育改革命運多舛,眼下的選手撿起棒子,能把教育改革做好,造福下一代學子嗎?

內容來源:《李遠哲傳》由圓神出版授權轉載)

《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