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蝸牛依舊無殼 巢運啟動「青年安居」住宅運動

無殼蝸牛三十週年

1989年8月26日,近5萬人夜宿台北市忠孝東路,吹響台灣居住正義社會運動的號角。如今無殼蝸牛運動今天屆滿30年, 面對「住者有其屋」的訴求,政府端出的卻是「廣建國宅」與「擴大購屋貸款」等既有藥方,惟前者在政府能量有限下失敗告吹,後者則反倒成為支撐高房價的重要財務機制。相對地,抗議者最在意的「房價炒作」議題,以及「稅制改革」核心訴求,政府則是全然迴避。

今日巢運與多個民間團體在台大校友會館召開記者會,提出三大基本主張。首先,因應台灣人口縮減對經濟與社會的衝擊,將青年安居問題上綱至國家重要議程與社會共同責任,積極調動政策及資源回應。

第三,改革具體的目標是「房市合理化」、「租屋正常化」,讓住宅資源回歸居住使用,讓青年世代有可負擔的安居之所。

巢運發言人彭楊凱表示,無殼蝸牛運動已30週年,因應總統、立委選戰開打在即,將啟動以「青年安居」為主軸的住宅運動,邀請各主要政黨公開對話。 現場安排年輕人背負蝸牛殼,讓各團體代表貼上「購屋無望」、「低生育率」等等各種痛苦的牌子,藉此凸顯高房價對年輕人的壓力。

巢運發言人彭楊凱拿出圖表痛批,30年過去,台北市房價所得比不降反升將近15倍。(攝影 / 趙世勳)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表示,房價越走越高,年輕人對買房、房市稅制或結構的改革很無感。(攝影 / 趙世勳)
反教育商品化聯盟成員,淡江大學學生謝毅弘指出,淡江大學宿舍不夠住,且近年來發生大火造成學生傷亡,呼籲校方重視違建及學生租屋安全的問題。(攝影 / 趙世勳)
年輕人背負著「鍋牛殼」,未來將面對及扛起的種種負擔,臉上掛著苦中作樂的心情。(攝影 / 趙世勳)
三十年過去了,表面光鮮亮麗的大台北地區,房價始終居高不下,望著高房價,現代「無殼蝸牛」仍然無奈。(攝影 / 趙世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