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你的FB或IG上的炸雞薯條照片可能會讓你的保費變貴

科技趨勢

「社會信用體系」竟非中國所獨有?美國商業雜誌《Fast Company》指出,一個類似的體系正在美國發展,只是主導者和工具從政府和遍布各處的鏡頭,變成私人科技公司、用戶政策及社群媒體。

香港8月24日觀塘大遊行,示威者拉倒了一根被懷疑具有監控功能的「智慧型燈柱」,香港小說家「作者」在臉書稱讚,燈柱雖是在香港倒下,卻掀起美國政壇和媒體對數位監控新一波討論。

出乎意料的是,這次他們不僅譴責中國正對外輸出人臉辨識技術和設備,也將矛頭轉向自家矽谷科技業者,指控他們藉由缺乏法律監督的「評分制度」,將某些消費者排除在外,或者提高其消費成本。

在IG上喝酒抽菸啃炸雞,小心保費提高

2019年2月紐約州金融服務署(NYSDFS)宣布,允許壽險公司將客戶的社群媒體貼文當作「生活型態調查」的一環,以估算或調整保費。專家表示,其他州也很可能會跟進該政策。

也就是說,從此你在Instagram放上自己攀岩、跳傘或從事其他極限運動的影像,甚至只是喝酒抽菸、大啖速食的照片,都可能會提高你的保費;但你也不必太擔心,因為一則顯示你正在做瑜珈的臉書貼文,或許又能幫你調降保費。

一進門先掃描ID,美英加餐廳共享黑名單

加拿大公司PatronScan透過身分掃描(ID Scanner)產品,提供餐廳和酒吧「顧客管理服務」,市場遍及美國、加拿大、澳洲和英國。

當一名消費者走進一間使用PatronScan的酒吧時,門口或櫃台人員可以先掃描他的證件,一方面檢查證件是否為偽造,一方面根據PatronScan建立的「黑名單」,檢查該消費者是否曾有「鬥毆、性侵、吸毒、偷竊或其他惡行紀錄」,以排除素行不良的顧客。

PatronScan所有客戶都能共享這份公開黑名單,一旦被列上去,可能會被美、英、加所有使用PatronScan的餐飲場所拒絕服務長達1年,不過犯行較不嚴重的非侵略性顧客,其資料90天內就會刪除。

至於什麼行為構成應該列入黑名單的惡行,由酒吧和餐廳決定。被列入黑名單者若有疑義可向PatronScan提出「上訴」,但是否接受申訴以及最終「判決」,是交由PatronScan裁決。

評價太差不准用!Airbnb、Uber、Whatsapp都導入

民宿仲介平台Airbnb今年3月才大肆慶祝刊登超過6百萬住宿物件,堪稱觀光業住宿龍頭,影響深及全世界的旅遊型態。然而,Airbnb能將消費者帳號永久停權,且無須告知理由,不過大部分是依據民宿主人對房客的申訴。

線上叫車龍頭Uber也有類似政策。如眾人所知,乘客和司機能為彼此打分數,除了低分司機可能被停權,現在根據5月新制,乘客分數如果「顯著低於平均」,Uber將禁止該名乘客繼續使用服務。

通訊軟體現在也引入這類制度,例如WhatsApp,若一名用戶受到太多人封鎖,Whatsapp便會停用該帳號。其他可能被停權的行為包括傳送垃圾訊息或帶有威脅性的訊息、試圖駭入WhatsApp或以未授權的APP使用WhatsApp服務。

在台灣和美國WhatsApp用戶並不多,但在印度、巴西及德國有佔網路用戶7成以上的普及率。

矽谷企業權力擴張,評分規範成為「法律替代品」

當我們談到「社會信用體系」,腦中浮現的往往是中國如何監控人民一舉一動的畫面,因此不寒而慄、深感抗拒。然而,它也可能隨著大部分人普遍能接受的「良善用意」出現,因此更難在灰色地帶畫出那道合理與不合理的界線,更容易「溫水煮青蛙」。

《Fast Company》直言,美國由私人企業主導的社會信用體系,就是一個「替代性法律體系」,但是被告權利較不受保障,沒有無罪推定、辯護律師、法官、陪審團或完整的上訴機制。

有人或許會覺得這個說法過於誇大,因為資本主義市場永遠讓消費者有得選擇,這家不歡迎你,去別家不就得了?然而,除了愈來愈多商家採用類評分制度,大企業透過擴張、併購等方式不斷提高市佔率,此外很多產品和服務都是有社交聯動性的,在人與人、人與資訊之間如此緊密的時代,社會信用體系就算不像中國模式一樣讓人別無選擇,至少也會讓消費者的選擇愈來愈少。

通往地獄的路是由善意鋪成

「愈來愈多與交通、住宿、通訊、服務費率等相關的社會「特權」,不是受到科技公司控制,就是受我們如何使用科技服務所影響。」《Fast Company》表示,「而矽谷對於誰能使用服務的規範,也漸趨嚴格」。

它甚至描繪了一個頗具科幻感的未來,「或許大部分輕罪及部分重罪不是透過法律懲處,而是由矽谷的「最終用戶授權協定」進行懲罰,美國恐由民主政體一路滑坡到金權政體(corporatocracy)」。

上述種種評分或監測制度,一方面可說是有助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督促人們守規矩,讓其他人享受到更好的服務,然而另一方面,它也有違反程序正義、科技企業權力過大等種種隱憂。

政治哲學家海耶克(Hayek)曾說,「通往地獄的路是由善意鋪成」,或許正能用以形容數位科技結合社會信用體系,為當代社會帶來的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