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洗腎人口破9萬冠全球、年燒健保513億!為何台灣「洗腎」人口居高不下?

醫療保健

台灣洗腎人口再創新高,位居全球之冠!

根據衛福部健保署2018年統計,慢性腎臟病去年花掉健保高達513億元,腹膜透析加上血液透析的醫療費用支出高達449億元,蟬聯十大國病首位,國內洗腎人數更突破9萬人大關,創歷年來新高。其次是第二型糖尿病,齒齦炎及牙周病等,共花費291億元及171億元。

洗腎頻率通常一週3次,一次療程需耗時半天,不只是患者本身辛苦,陪同的家屬更是花費許多心力。究竟為何台灣洗腎人口居高不下?哪些原因是造成洗腎的元兇?

為何台灣洗腎人口居高不下?醫師點出2大原因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方昱偉接受《信傳媒》電訪時解釋,「通常在看數據時會先評估幾點:在洗腎的病患族群中,人數增加的原因是什麼?會引起洗腎人口減少的原因是什麼?目前觀察到在這些洗腎族群裡面,流入的數字一直在增加、出去的人數卻沒這麼多。」

方昱偉指出,「先講流出的人口,今天有換腎才會脫離洗腎的群體,全台每年換腎的人數大約僅200多人、比例偏低,不足以負擔整個洗腎病人增加的速度。再來是,如果洗腎病人的死亡率增加,洗腎人口也會減少,但因為台灣透析品質很好,目前全台的洗腎病人5年存活率排名世界第二,日本大概是65%,台灣約為59%,在洗腎高盛行率國家中,我們的透析品質是世界級的。」他表示,正因如此,病人死亡率減少造成台灣洗腎人口數字無法下降,「從正面來看,台灣透析品質造成平均壽命延長、病人5年存活率世界第二。」

再來是從病人流入面來看。

「第一個要考量什麼樣的疾病會導致洗腎?」方昱偉指出,根據目前統計數據來看,在台灣洗腎患者中,糖尿病患占最大宗,「糖尿病人口大概佔一年新洗腎個案中的4.9成,將近一半。」為何糖尿病患會增加洗腎病患的成長?

方昱偉解釋,「因為糖尿病患本身的死亡率也在下降,過去5-10年糖尿病患的平均壽命都有在延長,過去糖尿病患的死亡主因是腦中風跟心血管疾病,但因為健保照顧的品質提升,及糖尿病個案管理日趨完善,糖尿病患活得比過往更久,罹患腎臟病的比例自然就會增加。

「健保補助」反而刺激洗腎人口?

台灣洗腎人口的增加,是否也因為健保補助而刺激洗腎需求?

對此方昱偉表示,「的確在全民健保的補助後,洗腎人口大幅度的增長,因為在民國84年以前還沒有健保給付時,很多患者會因經濟問題而無法洗腎。另一個會去思考的部分是,國內腎臟科醫師針對透析的標準是否有變得寬鬆?可能有些患者不需要洗腎還是讓他洗?」

不過方昱偉解釋,一般來說腎臟病變會分5期,通常是第5期會開始讓病患洗腎,「第5期按照國際標準是腎絲球廓清率在15以下,但台灣洗腎的腎絲球廓清率大概在3-5中間,我們是拖到很後面才開始洗,所以其實我們並沒有在這方面去刺激透析臨床的成長,而是患者本身的健康層面影響到的。」

依據國健署96年三高調查發現,國內20歲以上成人每10位就有1位患有慢性腎臟疾病,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民眾5年內罹患腎臟病的機率分別是非三高患者的1.7倍、2.4倍及1.6倍。健保署署長王英偉也強調,「血糖、血壓與血脂的良好控制,是預防和治療早期腎臟病變的基本方法,由於三高疾病會損害腎臟血管、降低其功能,因此遵醫囑規律用藥才能保護腎臟。

如何降低台灣洗腎比例?

至於該如何解決台灣洗腎人口居高不下的問題?

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指出,「換腎之後的活存率,5年的活存率會高達90%,但是如果繼續洗腎的話,大概僅有45%存活率,這當然有很大很大的差距,但國人因文化習俗的關係,捐贈風氣並不盛。」健保署表示,換腎的存活率跟品質都比洗腎好,為了鼓勵器捐,今年也將增加「器官移植協調師管理費」支付項目,藉此鼓勵各大醫院加強器捐勸募與協調。

方昱偉也強調,民眾平時應從飲食生活習慣做起,「多喝水,像夏天若是待在室內較少活動,一天也應喝足1500-2000 c.c的水,有運動、大量流汗的話可以到3000 c.c。腎臟也負責鹽分的代謝,因此對於高血壓患者或腎臟病患者,其實太鹹的食物都盡量要少吃,已經確定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患者,也要格外注意蛋白質的攝取不要過量,減少尿毒症併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