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將梁孟松掌中芯國際上半年虧144萬美元 慘輸聯電、台積電

國際財經

台積電「叛將」前研發處長梁孟松出任中國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執行長,僅花1年多時間,就突破卡關3年的14奈米製程,做出中國第一顆FinFET 製程自產晶片,今年8月14奈米已進入客戶風險量產,中芯正在快速追趕台積電南京廠。

中芯國際雖受中國政府資金補貼,上半年仍被貿易戰打敗。因美中陷入新冷戰,使得半導體需求走下坡,上半年中芯國際的業績轉盈為虧,輸給小賺的聯電跟大賺的台積電,不過,中芯國際(0981.HK)股價今年來仍大漲逾28%,表現優於台積電的上漲17.3%。

中芯輸給上半年獲利0.94億美元的聯電

上周中芯公佈,今年上半年營收為14.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5.2%;上半年轉盈為虧,虧損144萬美元,遠不如去年同期的獲利5874.5萬美元。

其中,中芯第二季淨利為1,853.9萬美元,年比大跌64.12%;營收也跌11.21%,至7.91億美元,第二季毛利率也跌5.4個百分點,來到19.1%。

聯電業績優於中芯,聯電上半年獲利雖年減58.3%,仍賺29.42億元台幣(0.94億美元),第二季淨利還季增44.9%至17.4億元,創4季新高,營收年減7.3%至360.3億元。

台積電製程技術勝過中芯3個世代以上

台積電更是大勝賠錢的中芯,台積電以卓越的晶圓代工製程領先同業,上半年營收148.42億美元(4597億元台幣),毛利率42.2%,稅後盈餘約1281.59 億元台幣(41億美元),每股盈餘4.94 元。

台積電大量開出先進製程七奈米,大幅領先中芯超過超過3個世代,相當於領先30年,而且中芯14奈米良率低,對營收貢獻不大,所以,中芯量產14奈米,對台積電的影響不大。

不過,中芯接受中國政府源源不斷的補貼,並接連挖角台積電前研發大將粱孟松、前共同營運長蔣尚義、前研發處長楊光磊後,今年製程技術仍突飛猛進。梁孟松為關鍵人物,他馬不停蹄向前推進,引領中芯進入高端工藝技術。

目前有三家公司正在建立7奈米技術,分別為三星電子、台積電和英特爾。第四個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已經退出7奈米的競賽,專注於22奈米和12乃米FDX技術等專業晶圓代工技術。

而中國最大晶圓代工廠商中芯(SMIC)將在2019年底開始認列14奈米量產的收入。

中芯斥資百億美元建造的上海12吋晶圓廠完工

根據介紹,目前中芯國際有兩座較小的300mm HVM 晶圓廠(用於28~65 nm製程節點產品的製造),當前營收占比在40~49%。該公司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有多座8吋、12吋晶圓廠。

其中,中芯國際投資100億美元(3125億台幣)興建的 FinFET 工廠今年稍早完工,這座上海12座晶圓廠將使用中芯最尖端的製造技術。一旦這座晶圓廠做好商業運轉的準備,該公司將能夠使用14奈米、12nm FinFET 工藝,大幅提升晶片的產能,滿產後規模可達每月7萬片。

中芯國際的長期計畫,包括10nm和7nm製造工藝。預計後者需使用極紫外光刻設備,該公司去年以 1.2 億美元從 ASML 購買的 EUV 步進掃描系統,也將於 2019 年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