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前線》運動菜單研究所 健康又營養應該這樣吃

桃園誌

想要身強體健,除了規律運動,搭配正確的飲食習慣與食物選擇,也能提升運動效果,讓健康指數維持在良好的狀態。一起研究自製專屬的運動菜單,開心運動的不「餓」法門,追求健康也能享用美味。

素食冷便當。(圖片來源/桃園誌授權轉載)
葷食冷便當。(圖片來源/桃園誌授權轉載)

人體能量鐵三角,適當攝取缺一不可

在日常生活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是人體能量來源的三巨頭,也是運動前後飲食的補充關鍵。專業營養師高敏敏分享,以碳水化合物來說,分為肌肉中的肌糖原和肝臟中的肝糖原,前者用於提供肌肉能量,後者則是調節血糖濃度,足夠的攝取量能夠提升運動表現,避免肌肉中的蛋白質分解。

她表示,蛋白質具備促進肌肉合成與修補受損肌肉的作用,但過量的蛋白質攝取,無法增加更多肌肉,反而會因為無法完全代謝而轉換為脂肪肝後,造成腎臟負擔,應該根據個人活動量計算適合的蛋白質需求量。脂質則是停留在胃的時間較長,可以延緩飢餓感,也是強化運動耐久度的必要營養素。

然而,對於素食者來說,維生素B12、維生素D、鐵質、鈣質和蛋白質胺基酸的攝取不易,因此可能會產生疲憊、暈眩、免疫力下降、肌耐力低等問題。對此,高敏敏強調,素食者的日常飲食,建議每餐要有全穀雜糧類和豆類的組合,再搭配天然堅果種子、深色蔬菜和藻類,以補足不易攝取的營養素。

營養關鍵比例,加乘運動效果

各種運動類型會帶來不同的運動效果,在運動前後所需的營養比例就會有所差異。針對有氧運動、無氧運動,高敏敏提供個人化的飲食方針。跑步、游泳等有氧運動,屬於長時間且低強度的運動,著重在能量的持續釋放,身體會先以碳水化合物作為能量來源,隨著時間增長,再代謝脂肪作為能量轉換,因此在減脂效果較為顯著。

在運動前,應以好消化的澱粉為主,像是貝果、饅頭夾蛋、香蕉配茶葉蛋或優格燕麥片,當作運動時穩定的能量供給,避開吸收時間較長的高脂肪食物或易促進腸胃蠕動的高纖維食物,降低身體不適的發生機率。在運動後,因為肌肉細胞大量消耗,則建議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攝取為4比1,讓體力恢復,更可延續燃燒脂肪。

至於重量訓練、肌力訓練等無氧運動,屬於短時間且高強度的運動,著重在能量的瞬間爆發,身體的能量源自肝醣與碳水化合物,增肌效果反而較為明顯。

在運動前,也是以緩慢吸收的澱粉為主,可以選擇地瓜、馬鈴薯或全麥土司,維持血糖和胰島素的恆定性,不可空腹或過量進食,甚至是含糖量過高的食物,減少因血糖不隱定而導致疲憊與低血糖的狀況;在運動後,因肌肉受到刺激可能造成損傷,則建議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攝取為3比1,若是更高強度的運動者,則可提升至3比2,完整吸收營養,也增進肌肉修補與生長。

運動冷便當,自製菜單營養滿點

在專業營養師完善的營養規劃後,國民媽媽「宜手作」陳宜芳為運動者設計葷食和素食的冷便當,不僅補充滿滿活力,也能兼顧味蕾饗宴。兩款便當以富含維生素與礦物質的五穀飯為主食,捏成適口大小的飯糰,不只在炎熱夏日更方便入口,也透過各式造型增添便當趣味。

葷食主菜為蛋包雞胸肉與香煎五花肉,前者以蛋液包覆雞胸肉,完整鎖住肉質的水分,讓雞胸肉軟嫩不乾柴,後者將切片的蓮藕包裹其中,利用五花肉本身的油脂,以照燒方式入味。而素食主菜則是極為開胃的蜜汁蓮藕,以醬油和冰糖醬煮,帶出紅蘿蔔與蓮藕的鮮甜風味,佐以秋葵、豆腐和蛋混合製成的秋葵豆腐漢堡排,兼具強健腸胃和補充蛋白質的效用,時而Q彈,時而滑順,口感層次豐富清爽。

配菜的雞蛋料理,充分發揮創意,將不同食材互相結合,打破食材的既有印象,將蛋包入豆皮當中乾煎,巧妙掌握火候與時機,半熟的蛋黃就會從豆皮中緩緩流出,或是將皮蛋加入玉子燒,看似違和卻巧妙融合,形式變化創造新穎享受。而時蔬不選用容易軟爛的葉菜類,川燙殺菌後起鍋的甜豆,保留蔬菜的原始翠綠,或以日本蒸炒法烹煮的油菜花,先洗淨、後放油、再開火的3步驟,清脆口感加上獨特香氣,成為便當的最佳點綴。

運動前後,簡單為自己準備營養便當,也加乘運動效果。(圖片來源/桃園誌授權轉載,下同)

冷便當為每日現做,不需復熱即可直接享用,避免再加熱造成口感破壞與營養流失,也減低細菌滋生而影響健康。陳宜芳認為,自製便當只需遵循3個重點,首選當季盛產與在地新鮮的蔬果,再佐以醬油、糖、鹽和白胡椒的調料提味,最後是因應食材特性的烹調排序。如此一來,正確的飲食和適度的運動相輔相成,為完美的體質與體態打下穩固基礎,每個人都能邁向健康與美麗兼具的生活。

本文轉載自《桃園誌》。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