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少吃多動」仍無法降低膽固醇?醫師:運動飲食只佔3成、7成是因...

醫藥保健

「現在心血管疾病是台灣十大死因的第2名、僅次於癌症,但癌症是多重器官,如果就單一器官造成國民死亡來講,心臟疾病是最大的殺手。」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李貽恒表示。

究竟壞膽固醇應該控制在多少標準內才能保障生命安全?壞膽固醇是越低越好嗎?為什麼許多人明明已經「少吃多動」還是無法降低膽固醇?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嗎?

為何心肌梗塞年輕化?醫:3原因是元兇

「今年4月健保署公布,台灣55歲以下的年輕型心肌梗塞發生率持續增加,在過去5年當中,這群病人大概增加了30%;以整個心肌梗塞的族群來說,年輕病人大概佔13%左右,這是一個很大的警訊。」李貽恒指出。

為何台灣年輕心肌梗塞患者持續增加?

他表示,這要回到疾病本身的主要原因,「三高、膽固醇和抽菸是元兇,一般民眾對於血糖高、血壓高會特別尋求醫藥協助,但對於膽固醇高並沒有特別在意。但我們可以知道,壞膽固醇是造成動脈硬化最主要的原因。」

李怡恒表示,壞膽固醇是造成動脈硬化最主要的原因,但一般人容易忽略。(攝/陳稚華)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祕書長黃柏勳解釋,高血脂症是指血液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過高,而血脂異常升高是動脈血管硬化的主因,將增加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機率。「所以血脂的控制相當重要,一旦控制不當便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壞膽固醇越低越好?歐洲最新指引:下修至55mg / dL

而造成體內膽固醇的原因有哪些?

黃柏勳解釋,一般體內膽固醇有2個來源,一個是飲食、一個是內生性膽固醇,「當高膽固醇食物攝取越多、體內膽固醇濃度可能就會越高,但大概只佔3成因素,其他7成還是跟本身體質有關,就是所謂內生性膽固醇的製造,跟肝臟製造回收膽固醇的途徑有關,所以當你的飲食清淡、可是膽固醇很高的這群人,常常是因內生性膽固醇製造過多,造成循環的膽固醇數值升高。」

因此,知道自己膽固醇數值是多少非常重要,「當你的壞膽固醇數值一旦超過一定的標準時,一定要尋求醫療協助,因為不治療的話,經過10年、15年就很容易走向心血管疾病甚至心肌梗塞。」黃柏勳強調。

那麼壞膽固醇應該控制在多少標準內,才能保障生命安全?

根據最新發表「2019歐洲心臟學會治療指引」建議,高風險病人的血脂應進行積極管控,包括:

1. 極高風險族群(曾發生急性冠心症、腦血管疾病、心肌梗塞、中風、糖尿病伴隨視網膜病變、腎病變):建議壞膽固醇數值目標應從70mg / dL降低至55mg / dL

2. 極高風險族群並已接受史他汀類藥物治療,卻在2年內仍發生第2次心血管事件者:將數值目標控制在小於40mg / dL

3. 高風險患者:由100mg / dL降至70mg / dL

4. 無其他危險因素的年輕糖尿病患者:由115 mg / dL降至100 mg / dL2

2019歐洲心臟學會治療指引。(圖片來源/黃柏勳醫師提供)

而壞膽固醇是否是越低越好呢?

黃柏勳表示,「答案是肯定的,壞膽固醇盡可能越低越好,特別是針對極高風險患者,當壞膽固醇數值非常低時,臨床安全性研究證明指出是可放心的。」因此他也提醒民眾切勿因擔心膽固醇數值過低而自行中斷治療。

失智、糖尿病、性功能障礙...小心高血脂帶來8種併發症!

至於高血脂症會造成身體其他哪些疾病?

黃柏勳表示,高血脂症初期沒有任何症狀,「所以除非去做健檢或是抽血,但光是單一一個高血脂症就可能造成全身器官的傷害,包括脂肪肝、膽結石、男性性功能障礙、高血壓、腦中風(反覆大小中風容易出現老年失智)、冠心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這些都是產生血管動脈硬化的共病症及共同危險因子。」

哪些人屬於高血脂症和心血管事件高危險族群?黃柏勳指出:

1.家族成員有高膽固醇

2.本身有高血壓、有在服用血壓藥物

3.糖尿病

4.慢性腎病變

因為當你有這些因素同時合併高血脂症,就會非常容易發生心血管事件,建議一定要每年去健檢知道自己的膽固醇數值。」黃柏勳提醒,高血脂症是避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子,短時間內看不出任何效果,但中長期對病人在保健上非常重要。

至於有家族史的人幾歲開始要特別注意?黃柏勳認為從小就要開始注意,「如果等到成年25歲、30歲,有時候都太慢了,他的膽固醇已經沉積在血管壁上,這種病人生病後再去治療其實效果都有限。所以從小就要特別注意飲食和運動。」

黃柏勳建議高血脂及心血管危險族群,每年一定要去健檢知道自己的膽固醇數值。(攝/陳稚華)

為何「少吃多動」還是無法降低膽固醇?

也有許多民眾好奇,為何明明已經「少吃多動」還是無法降低膽固醇?

黃柏勳先指出,在臨床上常遇到幫病人檢查他有的危險因子,「像是血糖偏高、膽固醇偏高,我們建議他使用藥物時,很多人會用運動當擋箭牌,認為我已經有運動了為何要吃這些藥?這是很錯誤的一個觀念。因為一個生物體的血管生病,不是單一因素。」他進一步解釋,運動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但不代表可以免疫,基因還是佔8、9成,「而且運動也分很多種,像是如果做激烈的運動(如馬拉松、舉重等),這些在瞬間你的血管張力會承受太高反而不太建議做。」

至於飲食,黃柏勳也表示現在臨床上也不特別強調少吃這件事,「原因是現在很多老年人一想到膽固醇就什麼都不吃,這樣容易暴露在肌少症等風險中,甚至會導致免疫力差、一感染就過世。對於年長者我們反而會鼓勵他們盡量吃,膽固醇的部分就藉由藥物處理。」

而若是家族有高膽固醇遺傳但目前血脂數值正常的話,是否可以提早開始用藥預防?黃柏勳表示,「學理上早一點開始治療應該會有好處,一般若是血脂大於190mg/dL以上,發現後應該盡早治療。當傳統史他汀類藥物治療不足以控制病情時,建議再合併使用PCSK9抑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