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看台北》從大稻埕太平市場看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

影像觀點

菜市場是許多現代人的殘存記憶,還依稀記得人聲鼎沸、擁擠人潮,以及菜農們拖著剛收成新鮮蔬果販售,位於大稻埕,隱居在台北橋南端與通往大都市路口中間的太平市場,在五十年前是台北最早的果菜批發市場。

大稻埕眼前看似沒落的社區,許久以前還是台北市的鬧區。原先在清朝咸豐年間,漢人至此開發,居民在此地設立公共的曝稻大埕,供稻米收成時曬穀,平時則為農產品交易場所,故以「大稻埕」為名。

到了日治時期,總督府提出市區改正計畫,將原聚落中的道路拓寬,開闢新市場、堤防,同時交通方面鐵路的興建取代河運,貨品多改以由基隆輸出,縱貫鐵路通車後,大稻埕的南北貨、中藥、布匹批發業更加蓬勃發展。

北市府都更政策 大稻埕新舊融合

現任大同區南芳里里長賴徐玉枝,被問及太平市長的治理情況則是皺起眉頭,「那裡很多都很老舊了,居民之前在角落囤積一堆垃圾,臭氣熏天,後來費一番功夫才清乾淨!」

《信傳媒》跟隨著里長的步伐,一路到太平市場的老公寓裡一探究竟,斑駁的牆壁與樓中樓的格局,同時也聯想到台北的南機場公寓,相似的建築已在大城市裡不多見,並且都面臨著都更遷移的命運,老公寓被迫汰舊換新。

「太平市場如果真的遷走,往好處想啦,也是少了些環境衛生的問題。」由於太平市場地理位置連接著迪化街商圈,所以每逢假日便會有許多國外與外地的觀光客到此一遊,若要到台北市區也僅需十分鐘的車程。外來的人潮再加上本地攤商,外表看似熱鬧,但實質的衛生環境及住宅問題有待商榷。

在這裡的空間原本囤積著滿滿的垃圾,後來費一番功夫才清走,還給居民居住品質。(攝影/趙世勳)
受訪當天,記者至賴秀玉枝家中拜訪,家裡頭養了兩隻黑犬,平時與老伴相依為命。(攝影/趙世勳)

柯文哲第一次到此也感到shock

而現任台北市長柯文哲於2014年時曾到過太平市場訪視,關心北市老舊住宅都更改建問題,當時柯文哲坦言,過去都在台大醫院周邊出沒,沒有來到本地一帶,第一次看見老舊住宅讓他相當「shock」,並在任內推動市政規畫與都更政策。

其中一項成果就是成功改造了大稻埕一帶,位於重慶北路與保安街口的建築物,前身是「葉金塗古宅」,1929年落成的建築物,突顯葉金塗的經商財富實力,由於外觀是巴洛克式風格建築,早期還曾在3樓頂樓打造假山假水花園,可說是大稻埕風華一時的名宅。

隨著大稻埕沒落、葉金塗移民至西方,還曾有遊民留住於此,原本北福建設認為古厝並非古蹟,打算整個角地進行都更重建,最後市府介入提高容積條件,保留了保安街上的立面,內側基地則都更為17戶商辦,2002年正式落成起名為「北福、大稻埕」。 由於保留了巴洛克華麗風格的建築立面,更讓這棟都更後的商辦大樓非常融合歷史與現代的特色,更是「都更不必拆房」的典範案例。

大稻埕經過都市規劃整之後,成為了新舊建築融合的面貌。(攝影/趙世勳)

從日治到民國 見證太平的繁榮與興衰

太平市場在日治時期就已有出現雛型,漸漸成為一個果菜批發的集散地,一度成為台北最為熱鬧的果菜市場。從18歲就在太平市場打滾的林金爐,也是現任太平市場攤商自治會的會長,當時就是作為一名「行口」目睹太平市場的興衰,也是在採訪行程中必須拜訪的重要人物。

在早之前太平市場是由政府介入治理,後來由本地自己自治,偶爾能在市場裡看見管理員巡視。(攝影/趙世勳)

「行口」來自台語的翻譯,是農民與零售商的中間人, 會向合作農民批發農貨至果菜市場,再依品質尋找合適的通路販售,並從中抽取一成左右的利潤。「以前這裡吼,很多車子一大早就會把菜運來,然後我就是做行口幫他們賣啦!」林金爐坐在椅子上向記者娓娓道來,在四十多年前的太平市場,是怎麼樣的景象。

林金爐也說到,古早的傳統市場都有一位記帳員幫攤販計價,早期的時候都是攤販喊價時,記帳員便要快速的手寫記下價碼,如今的果菜批發地遷移去了位於台北萬華的第一果菜市場,現在也沒有所謂的人工手寫的記帳員,一切都漸漸轉換成了電子的方式,把價碼記錄在電子儀板上,也不會有做假帳的糾紛且拍賣過程公開公正。

在太平市場裡大多不會見到年輕人來光顧,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因為現在的全聯、美廉社等店分布得越來越密集,光是大街小巷就可以看見許多這樣的超商,若要買食材在任何時段都很方便。

會不會是因為台北市的菜價相對昂貴?對此,林金爐卻反駁說道,「外面的菜市場都改成在室內,但是冷氣也是一筆開銷啊!不要看我們這裡在戶外風吹雨打,我跟你說吼,我們這裡的菜價都很實在的啦!」

現在許多果菜市場因為配合都是計劃的關係,也全面將傳統果菜市場「摩登化」,據說台南新化那裡為此重新打造一座新時代的果菜市場,還特地請了荷蘭的建築團隊設計,可望打造一個全台最美的果菜市場。

林金爐從18歲起就在太平市場打拼,可以說是見證了幾十年的轉變。(攝影/趙世勳)

面對大環境,太平市場的下一哩路 

在面對大環境的改變,現今的太平市場生意變數起伏,未來這些攤商們又該何去何從,始終都還沒有一個答案。

「其實不要小看這裡,太平市場雖然小,但是也是最具有人情味的市場!」採訪結束時,一個賣甘蔗汁的老伯這樣跟記者說道。

太平市場以前繁榮一時,但是到了近幾年,少子化加上人口嚴重外移,這裡只剩下老一輩的仍然在繼續支撐著太平市場,而都更的現代化為改善生活環境,以這樣的理由對於老舊市場及建築進行拆遷,對於在太平市場的攤商們,卻認為都更並不會因此而抹滅這裡的感情。

城市不斷地被開發,而因為開發的限制與需求,許多老一輩的居民得不斷地被迫遷徙,尋求經濟條件能負擔的區域,而都更後的土地與住宅,則是都會貴族或是企業財團主覬覦的城市精品。

即使面對大環境,太平市場自日治時就在此深耕,早已形塑出在大稻埕一帶的城市核心在地文化,「撐過就是你的」這麼一句話,應該就是太平市場的下一哩路最佳寫照,在大稻埕這裡從平凡庶民的角度,看到這些攤商、職人努力生活的痕跡,那是城市文化的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