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過度包裝 日本力甩塑膠大國惡名

環保議題

日本每年製造約305億個塑膠購物袋,幾乎每人每天都會使用一個,可說是塑膠袋使用大國。日本環境省將禁止超市與便利商店免費提供塑膠袋給顧客,預計2020年上路。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數據指出,日本每人製造的包裝用塑膠垃圾僅次於美國,排名世界第二,多年來減塑成效不彰,甚至被媒體質疑是減塑「後進國」。面對這種尷尬局面,日本政府與民間逐漸意識到減塑的重要性,紛紛提出相關對策。

發展中國家拒當垃圾場,國際增列塑廢出口管制

日本每年約有150萬噸塑膠垃圾以資源回收名義出口,過去多送往中國。2017年,受到中國嚴格管制塑膠垃圾進口影響,日本的廢棄塑膠就轉送泰國、馬來西亞及台灣等地;不過,現在連東南亞等國也開始強化禁止廢棄塑膠進口。

規範有害廢棄物在國際間移動的《巴塞爾公約》締約國5月10日在一場會談上,通過把不適合資源回收的塑膠垃圾增列進管制對象的修正案。這項修正案由日本與挪威共同提案,是國際上首個與塑膠垃圾相關的法律規範。

根據修正案,被指定為有害廢棄物的塑膠垃圾,只要進口國不同意,出口國就不能出口。

包括日本在內的締約國,不僅要減少製造塑膠垃圾,也須強化國內的資源回收處理能力,在國內循環利用。

相對於各國都已展開因應塑膠垃圾對策,日本環境省制訂「塑膠資源循環戰略」,內容包括要求零售店有償提供塑膠購物袋等;經濟產業省則在5月7日制訂研發及引進海洋生物分解性塑膠的路徑圖,致力研發新的塑膠替代素材。

只限塑膠袋不禁寶特瓶,海洋塑膠垃圾問題無解

日本每年製造約305億個塑膠購物袋,幾乎每人每天都會使用一個,可說是塑膠袋使用大國。因此,日本環境省提出新法令,將禁止超市與便利商店免費提供塑膠袋給顧客,這項措施預計在2020年上路。

日本曾在2006年檢討對塑膠袋實施全面收費,但因業界強烈反對暫緩,這次的政策方向可謂向前跨出一步。

日本服裝品牌優衣庫(UNIQLO)也順應這股減塑風潮,預計到2020年在全球分店減少85%、約7,800噸的塑膠用量。具體而言,今年9月1日已將塑膠購物袋換成再生紙製購物袋,並販售環保購物袋;接著將從2020年1月14日起對塑膠購物袋收費。此外,商品包裝袋也將從今年秋冬季部分商品,開始不用塑膠袋。

雖然官方民間都動起來減塑,但如果只致力減少塑膠購物袋的話,以日本的情況來看,可能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因為就算日本人都不使用塑膠購物袋,也不過占全體塑膠垃圾的2%左右,塑膠垃圾大宗還包括寶特瓶、免洗器具、包裝用紙等。

日本電視台報導,東京農工大學教授高田秀重說,海洋塑膠垃圾中最多的是寶特瓶,塑膠袋大約排在第10名,所以如果沒有提出減少寶特瓶的對策,就無法解決海洋塑膠垃圾問題。

高田說,日本政府有意從2020年4月開始針對塑膠購物袋收費,但同樣該減少的寶特瓶卻沒有被提出來,他感覺政府提出的對策讓塑膠袋成了「替罪羔羊」,反而保護了寶特瓶。

日本拒簽海洋塑膠憲章,挨批減塑「後進國」

不過,日本政府在減塑方面也有引發議論之處。日本《東洋經濟週刊》報導,2018年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通過《海洋塑膠憲章》,敦促各國對海洋塑膠垃圾問題提出減量等具體對策,但美國與日本拒絕簽署。

日本環境省說,由於憲章中明訂達成目標且訂有期限,與產業界因應的時間不足;但有日本學者批評政府的說法只是藉口,因為2017年舉行的聯合國海洋會議等也都有類似提案。

在多數國家已針對塑膠垃圾展開具體行動之際,日本在這方面可說是「後進國」。

日本在內閣官房下設置的「關於推動海洋塑膠垃圾對策相關閣僚會議」,5月31日制定了「海洋塑膠垃圾對策行動計畫」,作為今年G20大阪峰會主辦國,在會前彙整因應方向。不過,這個行動計畫並沒有具體指出,為了實現循環經濟,如何有效活用回收的塑膠廢棄物。

根據環境省官網,行動計畫包括幾項工作。首先是依據廢棄物處理制度,進一步徹底執行塑膠垃圾的回收與處理,同時防止隨意丟棄、違法丟棄等可能流向海洋的行為。

再者是致力在陸地上回收日常製造的垃圾,同時回收不慎流入海洋的塑膠垃圾。

日本也將研發對海洋影響較輕微的材質,例如海洋生物分解性塑膠等,並善用日本的經驗技術,為發展中國家避免將塑膠垃圾排入大海做出貢獻。

雖然日本塑膠製造量大、減塑腳步緩慢,要力甩塑膠製造大國的名稱並不容易,但至少先從減少2%的塑膠購物袋著手,朝減塑這項大型工程邁進一步。

原文作者為黃名璽 ,本文轉載自《中央社全球中央雜誌》。全球中央電子書請連結:https://www.ysgoshopp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