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營徵信公司來要逾10億筆客戶信貸資料 遭騰訊、阿里拒絕

中國金融

中國唯一的國營個人徵信業務公司百行徵信9月份開口要客戶資料,騰訊、阿里巴巴拒絕,外界猜測這可能是馬化騰「被卸任」微信法定代表人的主因。

《金融時報》近日報導,中國政府支持的徵信公司百行徵信要求騰訊、阿里巴巴合作,提供客戶個資和貸款等資料。

中國唯一的個人徵信供應商百行徵信,一直在努力從大型科技公司獲取個人資料等數據,但是這些科技巨頭不願放棄對商業價值巨大的用戶資料之控制。

2018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PBOC)設立百行徵信,希望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信用數據體系,拿到央行發放首張個人徵信執照的百行徵信橫空出世。

阿里、騰訊信貸平台的個資商業價值巨大

於是,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允許騰訊微信和螞蟻金服等中國金融科技巨頭參股百行徵信,央行期望能藉此順利交接消費者數據。由於股東方集結業內重要的個人周信機構,百行徵信有了「信聯」的俗稱。

中國短信和支付平台微信的運營商騰訊,以及移動支付應用程序支付寶背後的公司螞蟻金服,都擁有大量客戶資料,比中國其他公司都要多很多。

阿里旗下信貸平台「芝麻信用」擁有7億用戶,掌握支付寶、淘寶、花唄、借唄、網商銀行、菜鳥等種種C端和B端交易、借貸、物流、金融活動資料。而騰訊藉著微信龐大的11億用戶,手握微粒貸、微眾銀行等個人信貸資料。

百行徵信跟阿里、騰訊要客戶資料,遭到拒絕

一位匿名員工告訴英國《金融時報》,百行徵信希望從騰訊和阿里巴巴那裡獲得個人資料和貸款等徵信數據,例如姓名、身份證和電話號碼、貸款還款等徵信記錄,但是參股的8家公司當中,只有3家公司同意交出客戶資料給百行徵信。

一位熟悉百行徵信與其股東公司之間談判的騰訊員工證實,這些科技巨頭沒有交出客戶貸款數據。這位員工說:「如果是央行親自來要數據,那也許騰訊、阿里會提供客戶資料,但是獨立的次級機關百行來要資料,騰訊不會交出數據的。」

《界面新聞》報導也說,一名百行徵信內部人士表示,站在8家股東機構的角度,這確實不是一筆公平的交易。有中國信聯之稱的百行徵信與股東之間的「蜜月期」已經結束了。

中國央行去年3月設立百行,該系統設置目的是為了是從傳統金融機構之外的線上金融服務和借貸平台收集資料,並彙總數據。

央行設立的百行徵信專門收集線上金融服務等資料

根據維基百科介紹百行徵信的大股東結構,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持股36%,螞蟻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騰訊徵信、前海徵信、考拉徵信、鵬元徵信、中誠信徵信、中智誠徵信、華道徵信各持股8%。在百行徵信成立以後,中國當局禁止私人公司自行提供徵信資訊服務。

百行徵信一直在努力擴大系統的覆蓋範圍。本月初,由於當局持續大力掃蕩非法金融服務平台,中央銀行正式將陷入困境的、在P2P高利貸存放款平台納入信用參考系統。

據百行徵信總裁鄭先炳介紹,在資料庫建設上,已與1071家機構達成了業務合作和資訊共用意向,並成功接入銀聯、電信和高法等補充資料來源資訊。

個人徵信生產系統已採集借款人數逾7140萬,信貸帳戶數逾1.12億個。在市場服務方面,自2019年5月5日面向機構開放查詢服務以來,個人徵信產品累計查詢量超過2300萬筆,日查詢量超過40萬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