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25年》低收入生入頂大不到1% 教育三大危機拉大台灣與公義的距離

教育議題

台灣自1994年啟動教改至今,走過四分之一的世紀歷經各種爭議,25年來教改到底是變好還是變壞,恐怕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答案。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委託前教育部常務次長吳明清籌組研究團隊,指出台灣教育潛在三大危機,包括社會階級再製、教育品質平庸,以及人才培育失衡,並認為這三大問題若任其延宕,將造成國家整體競爭力下滑,也逐漸拉大與公義的距離。

教育M型化,孩子在5歲就輸在起跑點

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表示,幾年來台灣社會漸漸成為M型社會,教育也隨著M型化,以大學為例,「頂大少寒門,私校多弱勢」,資料統計低收入戶子女歷年(2009—2014年)進入頂大的比率都在1%以下(0.5—0.9%),公立大學比率最高也只有0.7—1.2%。

黃昆輝說,社經地位比較高的家庭子女多數就讀品質較優的公立學校,繳少的學費,而較低的家庭就讀品質較差的私立學校,要繳更高的學費,那這算是公平嗎?且這種現象從幼稚園就開始,公立幼兒園大量不足,私立幼兒園品質參差不齊,孩子5歲就輸在起跑點上。

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張建成進一步指出,中小教育則固化既有社會階層,不只城鄉教師質量不均外,目前的升學制度雖為多元入學,也確實較能幫助學生適性揚才,但「紙筆測驗」還是最基本的,補習風氣依舊,補習要花錢、備審資料上的優異表現很多也多需要家庭背景支持。

此外,台灣普遍受到「先普通高中、後職業學校」的迷思影響,不只高職學生分數低於普通高中,高職學生擁有低收入證明占所有高中職生低收入戶約6成,也遠高於普通高中的2成多。

OECD社經背景對學生影響越來越小,台灣則擴大

從教育現場來看,台灣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從2018年國中會考成績來看,能力等級分為A精熟、B基礎、C待加強等3級,在英文、數學、自然3科拿到C等的同學均多過A等,顯示學生的學力也呈現M型化,尤其英文科有高達30.2%的同學都是C等,對於全球化、國際化恐怕並非好事。

與國際來比較,每3年舉辦一次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針對15歲學生進行閱讀、數學與科學3個領域的基本素養評量,台灣自2006年加入測驗後,往後測驗成績都成長,但2015年除了科學外,數學與閱讀的分數都較2012年退步,特別是閱讀分數更低於2006年台灣首次參加的水準,也略低於OECD國家平均分數。

而台中教育大學校長王如哲指出,更嚴重的是社經背景對台灣學生的影響遠高於OECD國家學生,且近10年來社經背景對台灣學生PISA分數影響越來越大,而OECD國家則是正在縮小。

黃昆輝:教育政策是綿延不斷的改革

此外,高職教育出現升學風尚,升學率從1994年的13.68%開始提升,至2013年更衝破81%,銘傳大學講座教授呂木琳說,並不是說技職生就是不好,而是技職教育應充分落實「務實致用」的技職精神,而當高職生再次投入嚴酷的升學準備與應試教育過程,是否能符合每個人的能力與性向更是未知數。

隨著少子化浪潮來襲,高等教育快速擴張導致大學生學力跟不上學歷,更是近幾年常被提起議題,不僅2016年勞動部調查國內高等教育就業率僅78.8%,遠低於德國的88.3%,也低於鄰近的日本(83.3%),甚至2018年畢業大學生平均月薪3萬0422元,還低於專科畢業生的3萬1331元,王如哲就呼籲應徹底執行大專校院之退場機制,偏偏現行的退場機制似乎也發揮不了作用。

細數上述問題,並非當今才存在的問題,許多問題都是懸而未決的老問題,加上當今社會的科技發展與產業結構發展快速,黃昆輝強調,基金會不是烏鴉,而是希望提出問題來對症下藥,他認為,教育政策應該是綿延不斷的改革,不能長期累積再來一次大改革,也容易徒勞無功,難見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