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諮商是不是代表我有病?親友不願意諮商的常見困境...

書摘

為什麼「不願意」去諮商呢?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我去諮商,是不是代表我「有病」?我會不會好不起來?

最近這幾年,大部分的人比較可以接受心理諮商,覺得是一個健康的求助方法,然而也還是有一部分的人,對於「心理諮商」仍有一個污名、負面的想法:「別人會怎麼看我?」「會不會覺得那是有病的人才會去看的?」「諮商會不會留下不良紀錄,影響未來找工作?」等等。 

這與早期大家聽到「精神科」的感覺很像,早期很多人談到「精神科」,第一直覺反應是:「那是神經病的人在看的」。 

先就實際層面回答。目前自費的心理諮商,不會進入健保系統(當然若在醫院使用健保資源的晤談,可能就會有紀錄)。諮商也有保密協定,沒有經過當事人同意,其他人/機構是沒有權力得到你的晤談資料,當然也不會影響到你的工作。 

接下來就心理層面回答。有些人很怕諮商,是因為很怕自己「生病」。我們極力想把「疾病」與「我」切開,因為我們對「生病」很恐懼。 
當我們感冒,我們不會太擔心,因為我們知道感冒會好。 

當我們跌倒破皮,雖然會痛,但也不會太擔心,因為我們知道傷口會癒合。 

也因為我們有很多次感冒康復,受傷痊癒的經驗。 

但如果我們得癌症呢?我們可能就會開始擔心,因為我們不確定癌症會不會痊癒。 
回到心理生病,由於我們社會對情緒教育的漠視與不理解,我們往往不清楚心理生病,其實是會「好起來」的。我們不知道好起來的路長什麼樣子,所以會害怕:「如果我心理生病了,會不會就好不起來了?」 

對於未知,我們會恐懼。對於恐懼,有些人就會選擇迴避,可以暫時先不面對,不去煩惱。 

你知道有很多人不敢做身體檢查嗎? 

那就像是,如果你最近一直咳嗽,身邊的人怕你得癌症,要你去檢查身體,但你一直拖著,因為擔心如果被診斷出來真的是癌症,你的擔心就「成真」了,那該怎麼辦。 

在心理上,也常見這樣的想法:「我覺得我跟我先生已經沒話聊了,也不太講心事,但是……很多結了婚的伴侶,不也都是這樣嗎?或許我不該太過小題大做。」

其實當事人的心裡並不是真的覺得沒問題,而是擔心,若把兩人婚姻的傷口揭開了,會不會收拾不了? 

這種因為害怕而迴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迴避問題反而可能延誤了治療時機。 

簡單來說,怕自己心理生病,其實就是「怕被貼標籤」以及「怕好不起來」。 

但心理生病,並不可恥。心理也會有小感冒,如果及早治療,反而能夠更早、更有效地得到更好的幫助。

在我心中,一個願意面對自己的困難與無助的人,才是真正的勇敢。 

二、我去諮商,代表我很「糟糕」?! 

怕諮商=生病,可能是怕被貼標籤,或是怕自己好不起來。 

但還有一點很類似的是,會覺得「我去諮商=我很糟糕」。 

也就是「改變自己」常常會與「羞愧感」綁在一起。 

我想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在我們的文化裡,存在著「恥感文化」。 

在恥感文化中,我們總是用「你很丟臉、你很糟糕」的方式,來教育一個人。 

例如小孩子哭的時候,我們會說他:「哭什麼,羞羞臉。」 

在一個人考試考差的時候,我們會跟他說:「你看你,就是不認真、上課不專心,才會考得不好。」 

父母的本意可能都是要孩子更勇敢,或是考試成績更好。 

但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幫忙/教育一個人的方式,總是讓他先感覺到糟糕,甚至羞愧」。 

久而久之,我們已經習慣了。在讓自己變得更好之前,我們會先意識到「原本的自己有多糟糕」。 

這會導致,我們一方面非常想要讓自己進步、改善自己──這是很好的動力。但當我們在面對自己、認識自己的不足時,緊接在後的是大量的「羞愧感」:「我是不是不夠努力、心理太脆弱、抗壓性太低……」──這樣的我「好糟糕」。 

所以很多人為了想要避開這種:「我很糟糕」的感覺,就容易拒絕別人的幫助,迴避面對自己的困境,也就不願意透過諮商來改變與幫忙自己。   

其實,我們可以把心理諮商當作是一種「學習」,就像你學烹飪、插花、學英文般,學習一種技能。 

「情緒管理」、「人際相處」,不也是一種軟實力,一種重要的能力嗎? 

你會因為學英文、學烹飪,而覺得自己很糟糕嗎? 

不會吧。我們反而會為自己的「積極」而感到喜悅、驕傲。 

我認識很多非常願意提升自己的個人或夫妻,他們為了想讓自己過得更幸福,或做「結婚前的關係健檢」而來,所以為更好的未來做好準備,大有人在。 

再者,我常覺得,能在情緒、關係、面對痛苦上……這些人生的議題修練好,這是可以帶在自己身上一輩子的生命禮物。 

所以,如果你想要透過諮商來幫忙自己,請對自己說:「這樣的我,願意面對困境的我,願意尋求資源幫忙自己的我,是很棒、很勇敢的!」 

三、我不討厭諮商,但我討厭你對我說的方式  

第三個常見的心情是,當事人不喜歡的不是諮商本身,而是被介紹去諮商的「過程」。 

很多時候,「被建議」要去諮商的人,其實感覺「不是被幫助」,而是「被指責」,甚至是「被強迫」。

(一)被指責 

在我們平常的文化中,很容易「用責罵的方式表達關心」。 

例如,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說法: 

「你真的是情緒很有問題。你要不要去諮商,改一改你的脾氣?」 

「你都不去上學。你未來的人生該怎麼辦?」 

或許說話的人,是在表達對這個人的關心與擔心,但聽的人,卻很容易感覺不舒服。 

當然,這種表達除了與說話的習慣有關之外,一定也多少混雜著長期對於這個人的挫折、失敗感、不滿、憤怒,所以也很希望若對方有一些改變,自己就可以輕鬆一點,否則,自己就真的快要支撐不下去了這種迫切感與危機感。 

但在這種「建議」之下,其實很容易讓當事人興起防衛心態。

(二)被強迫 

我在學校工作過一段時間,在學校時,常常接到大量的「非自願案主」,也就是很多被抓去晤談的學生,不是因為自己想談,而是「被要求」來的。一般來說,這種晤談的立基點就已經建立在一種「被勉強」的前提之下了。 

因此,在這種「被強迫」的關係中,被要求來諮商的人,可能心裡早就百般不願意。坐下來的時候,什麼話都還沒說,就擺著一張臭臉,甚至會有一種隱藏的反抗心態是:「如果我照你的意思改變了(例如:去諮商了、變好了),代表是不是我又要失去我自己的自主權、受控於你了?」 

你注意到了嗎?這一類的人,精確地來說,他抗拒的其實不是諮商本身,而是這個互動帶來的感覺:「如果我照你的意思接受了諮商,是否代表我真的如你所說的這樣糟糕?代表我又要被你控制?代表我輸了?」 

所以,如果你想要讓他接受諮商,需要先改變的是,你跟他溝通的方式。而這部分,會在下一篇文章更詳細地提到。(……未完) 
 

內容來源:《闇黑情緒────接納憤怒、憂鬱、焦慮、嫉妒、羞愧、絕望、恐懼,你會更茁壯與強大》寶瓶文化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