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中國!川普兌現承諾從中東抽身 彭斯將前往土耳其斡旋停火

國際政治

10月15日土耳其總統艾爾段(Tayyip Erdogan)表示,儘管面臨美國制裁,各國也頻頻呼籲停火,土耳其仍會繼續推進在敘利亞北部的軍事行動。

土耳其聲稱,進軍北敘目的在於剿滅「庫德族人民保衛軍(YPG)」,並建立一個「安全區」安置該國境內的敘利亞難民。

美國副總統彭思(Mike Pence)17日將與艾爾段會面,他將重申在土軍入侵北伊一事解決前,美國會持續對土國施以經濟制裁。

聯合國指出,土耳其進軍導致16萬人流離失所,安理會16日亦將討論此事。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警告,土耳其此舉恐觸犯戰爭罪。

然而,艾爾段反駁這是「給國際社會一個機會,將和平帶給敘利亞」。美國表態後,他轉向呼籲歐盟支持土耳其。

敘利亞戰爭版圖劇變:阿薩德重返北敘

10月13日美國宣布從敘利亞北部撤回所有部隊,一舉反轉美國5年來所奉行的敘利亞政策。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解釋,這是為了讓美國脫離「永無止盡」的中東戰爭,但反對者譴責他背叛一同打擊伊斯蘭國的庫德族盟友,把他們推向美國的敵人,敘利亞總統阿薩德(Bashar al-Assad)。

在土耳其進逼壓力下,庫德族民兵迅速與阿薩德結盟,因此美國撤軍不僅為土耳其入侵鋪路,也讓阿薩德和其俄國、伊朗同盟得以奪回敘利亞北部的庫德族佔領區,政府軍失去該區控制已經長達8年。

庫德族歡迎政府軍進駐,以抵禦土耳其。目前政府軍正試圖重掌北部重要城市曼比季(Manbij),郊區大樓已有俄國與敘利亞國旗飄揚,而之前該城是由美軍和土軍共同執行維安。

敘利亞北部城市「曼比季」鄰近敘利亞與土耳其邊境。(圖片來源/Google地圖)

美國一名資深國防官員表示,撤軍是為了重新調度、分配資源和人力,美軍仍會繼續對抗伊斯蘭國。然而退出地面作戰後,美國與庫德族的合作還能發揮多大作用,令人質疑。

同時,專家警告伊斯蘭國恐會利用這陣混亂再次崛起。

美揚言嚴懲重創土國經濟,里拉、股市皆暴跌

10月14日,川普宣布對土耳其施加一系列經濟制裁,15日美國司法部起訴土耳其國營銀行人民銀行(Halkbank),指控它涉嫌協助伊朗規避美國制裁。

美對土制裁措施,目前主要是對土國鋼鐵加徵關稅,還有暫緩兩國貿易協商。批評者認為這對土耳其而言根本不痛不癢,而美方重重抬起、輕輕放下,也反映在土耳其金融市場上。

自從川普放話嚴懲土耳其,土耳其里拉(lira)10月以來貶值4.5%,成為該月表現最差的國際主要貨幣,不過美國制裁政策宣布後,小幅回升1%。債券與股票市場也呈現類似情況,10月初先預期性暴跌,近日儘管稍有回升,但仍未恢復之前的景氣。

土耳其股指BIST 100。(圖片來源/Google截圖)

若欲真正打擊土耳其,最有效的手段是阻礙土耳其進入美國金融市場,不過目前制裁項目並未包括此項。

不過,美國一名資深官員表示華府不排除加大制裁力道,而「死忠川粉」共和黨參議員葛蘭姆(Lindsey Graham)17日預計提出一項法案,對土耳其加諸更嚴厲的制裁。

另一方面,美國財政部宣布制裁土耳其的能源、國防及內政部長,德國福斯汽車也暫緩在土耳其投資一間價值11億美元車廠的計畫。

川普從中東抽身是「劍指中國」

川普從敘利亞抽身,對中國是一項警訊,因為這代表美國要集中火力對付中國。

撤軍能為美國省下600億美元,但更重要的是,中東地區的動盪不僅會持續,還很可能會日益惡化。敘利亞、土耳其和兩伊等國情勢不穩,而電動車技術日益精進,未來石油需求恐怕會大減,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產油國恐將面臨經濟衰退。

過去這些產油國以「銀彈」為後盾安撫人民、壓制鄰國,一旦其富裕榮景不再,中東很可能會再次興戰。美國的退出,固然留給中、俄發展空間,但它們勢必也得面臨中東各國彼此角力衝突所造成的陷阱與代價,若處理不當,恐怕是吃力不討好。

前美國國安顧問波頓(John Bolton)之所以辭職,其中主因便是他將重心置於中東,主張先對付伊朗,與亟欲拉倒中國的川普產生路線之爭。

從導彈到無人機,中國在軍事上長期扶持伊朗,為美伊矛盾深化助拳,伊朗涉嫌以無人機轟炸沙國油田,導致油價上漲,便為中伊合作最顯著的例子。其目的在於將美國牽制在中東,甚至促使川普出兵,如此一來中共無須動用一兵一卒就能弱化美國。

蘇聯崩潰將重演?美國從經濟下手瓦解中共

然而,川普現在不照這劇本走,要把戰線集中在中國,以當年蘇聯模式瓦解或至少重創中共政權。

美國從經濟角度切入,看準中國成長趨緩,國內金融弊端叢生,又在一帶一路和收購美國資產上「大灑幣」,若此時再來一場大規模天災人禍,中共政府很可能崩盤。

如此一來中國將陷入混亂,甚至變成一蹶不振的「殭屍經濟」,和日本一樣面臨瓶頸,經濟成長呈現低迷的L字型。

川普從敘利亞撤軍,中共內心想必已經警鈴大作,美中勢力接下來會如何此消彼漲,值得身為角力點之一的台灣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