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款方式即將發生變化 支付方式改革關鍵不是區塊鏈

財經

許多發展中國家依賴匯款作為主要收入,許多組織也越發重視匯款問題,科技巨頭臉書高調推出試圖顛覆市場的Libra貨幣,其主打穩定貨幣架構,未來對金融產業有何影響,令人關注。

國際匯款不是銀行業的驕傲。照理來說,網際網路與流動的外匯市場,應該可以讓世界每個角落的匯款成本都降到最低。但現實中的流程,卻往往複雜得毫無意義。

許多發展中國家的貨幣流入都大幅仰賴匯款,許多低收入族群也靠匯款維生。像吉爾吉斯、東加、塔吉克、海地、尼泊爾、利比亞這類人口大量外流的國家,GDP有25%以上仰賴匯款。因此,許多國際發展組織都越來越重視匯款問題。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SDG)的10.C,就是希望在2030年前,將匯款200美元的成本從2018年的14.20美元,降低至6美元。但降低匯款成本引發的稅收問題,已經引燃了嚴重的政治鬥爭。此外,大部分匯款金額低於200美元,因此實際成本通常更高。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2018年全球匯款總額為6,890億美元,但不包括數量未知的非正規匯款。如果能讓更多客戶改用正規途徑,全球匯款總額可能會更高。

有許多原因會讓經濟弱勢的人被迫負擔高昂的匯款成本。其中某些問題只出現在發展中國家接收匯款的一方,其他問題則遍布整個銀行業。最近因為臉書高調推出試圖顛覆市場的Libra貨幣,許多人開始關注匯款問題。Libra主打穩定貨幣(stablecoin)架構,以實體存款去保障區塊鏈加密貨幣的價值。但若再細看,就知道Libra的真正價值並非區塊鏈設計,而是使用者資料。

匯款方式即將發生變化

匯款的難處不是如何把錢匯入國內,而是如何把金錢以可用的形式交到消費者手中。例如西聯匯款(Western Union)和速匯金(MoneyGram)遇到的障礙就是分行太多,因為這兩家的全球分行超過80萬家。擁有150年歷史的西聯匯款,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明顯受到金融創新浪潮的衝擊,但未來能否維持市場地位仍未可知。

第二個重要因素,則與金融監管直接相關:商業銀行如何「降低風險」(de-risking)。匯款通常都得透過「匯款服務提供者」(Remittance Service Providers, RSPs)執行。這些小型的機構通常位於接收國,並且可能沒有儲存所有客戶資訊所需的基礎設備。於是全球性、區域性、地方性的監管規定,就會讓銀行經常不願意為這些客戶冒險。

第三個因素也與第二個有關。那些想讓當地金融業者遵守規定的措施,目前已經降低了商業競爭。更糟的是,某些郵局和國有銀行,甚至會與特定業者獨家合作,阻止挑戰者進來搶生意。由於這些現象都發生在發展中市場,消費者未必完全知道自己有哪些選項,往往都選擇了傳統方案。

行動支付改善了這個問題。它降低了維持分行的成本,提高了消費者的意識,但還沒有更根本地挑戰RSPs的必要性。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加密貨幣、電子錢包、加密交易也像RSPs一樣,都是位於銀行與消費者之間的中繼角色,但某些理由依然顯示它們比傳統方法更好。

Libra應是一種支付方式,而非數位貨幣

臉書一直野心勃勃地想踏入支付領域。它在2010年推出了Facebook Credits,到了2012年的營收就已有16%源自這種虛擬貨幣。但該系統仰賴其他供應商,而且掌控的支付流程太少,不足以獲利,因此計劃終告失敗。根據臉書發布的「Libra白皮書」,Libra的目的則是「打造一個簡單的全球貨幣與金融基礎建設,將權力分散到數十億人手中」。

之所以吸引許多監管機關注意,是因為Libra是臉書推出的。歐美兩地的監管機關都越來越不信任大型科技巨頭,主因之一就是巨頭的力量大到可以阻礙自由競爭。臉書可能會把Libra和旗下的WhatsApp、Messenger、Instagram全都連在一起。但據報導,非營利組織「Libra協會」(Libra Association)將直接制衡臉書對Libra的影響力,該協會正設法在Libra上市前至少募集到其他100名股東。

矽谷的創新往往都是以「顛覆」既有監管結構,而非顛覆既有科技聞名。例如Uber的激進商業模式,就挑戰了整個以地方計程車為主的過時法律體系。Libra也像Uber一樣,想要掙脫反洗錢法(anti-money laundering)這種專門束縛傳統金融服務業的法律。這真的可能嗎?

Libra的聲明讓世界注意到匯款的問題,而這可能挑戰到全球的反洗錢制度。根據Veridium技術長約翰‧卡拉漢(John Callahan)所述,各國政府之所以一直刻意不講明「認識你的客戶」(KYC)需要檢查哪些東西,就是因為「一旦清楚告訴銀行KYC必須具備哪些要素,銀行就再也不會去額外檢查其他東西」。

某些觀察者認為,無論怎麼檢查一定都會有漏網之魚;而且一旦爆出洗錢問題,就可能面臨巨大罰款。滙豐和渣打這些銀行的前車之鑑嚇壞了整個產業,而且諷刺的是,之後風險較低的小額匯款反而變得困難。看來各國政府得把KYC要求說得更清楚。

但另一方面,Libra並不打算正面挑戰既有規則。這種貨幣在檯面下幾乎可以像現金那樣交易,但其他加密貨幣的狀況也差不多。更有趣的是,Libra跟臉書旗下的電子錢包Calibra子公司相連,因此讓臉書更能直接控制Libra。這既會引起監管機關對個別匯款的關注,也會讓臉書更能利用既有的資料優勢。臉書曾承諾在運用Calibra資料之前,一定會先徵詢使用者同意,但碰到收取款項這種重要功能,大品牌的軟體通常都能順利獲得使用者同意。

所以思考Libra時,我們應該把它當成「微信支付」,而非「比特幣」。事實上,Calibra甚至可能願意讓監管機關比現在更清楚貨幣如何流動。Calibra的負責人大衛‧馬庫斯(David Marcus)在7月的臉書文章中強調,「將讓執法機關與監管機關能夠自己分析區塊鏈上的活動」。目前這些機關遇到的主要障礙之一,就是必須依賴銀行提供可疑活動報告(SARs)。也許這類事情由政府來做會更有效率。

Libra創出新商機

Libra的聲明可能代表金融世界將會分成兩塊,一塊由技術驅動,另一塊由投資驅動。Libra幣可能不適合長期持有。它不會產生利息,而且價值與一籃子貨幣掛鉤,其中每一種貨幣都可能產生波動。如果只是隔夜持倉,或者沒有更合適的選擇,這些波動或許可以接受;但時間一旦拉長可能就不那麼值得了。

某些觀察者注意到,Libra協會的合作夥伴名單上雖然有一些與支付相關的行業,卻沒有銀行。也許Libra想要繞過銀行主導的支付系統。所以問題就是它能否通過監管審查。

如果它成功,下一步可能就是試圖顛覆其他具有大型龍頭的市場。例如PayPal收取的交易費就接近4%,相當於要求每天工作8小時的上班族額外做20分鐘的白工。Uber在2018年則從信用卡公司那邊收取430億美元,其中損失的交易費用可能高達10億美元。

支付的概念本身很簡單,但如果要監控資金流動,就一定會增加直接成本,並且會降低競爭。也許科技業最擅長解決這類問題,但有效的解方不會是讓權力更分散,而是與金融監管機關的合作方式變得更精簡。如果從科技業的點子衍生出的解決方案,可以在全球最落後的市場成功實施,之後就可能繼續推廣到其他市場。

原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特聘外籍研究員孫維德(David Stinson),譯者為劉維人 ,本文轉載自《台灣銀行家》。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台灣銀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