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險回不去了 明年保費大漲 最傷的是保險公司還是消費者?

金融保險

儲蓄險原先是台灣人偏愛的一種投資理財工具,但今年5月以來,金管會宣布將控管「高利儲蓄險保單」,先是出手調降保單的宣告利率,金管會主委顧立雄17日又透露,2020年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確定調降,意味著保費即將上漲,再加上金管會下半年將要求儲蓄險實施拉高死亡保障門檻,預計儲蓄險保費將漲更多。

保戶要面對的新現實是,儲蓄險已不再像過去吸引人。

2020年儲蓄險保費漲最猛 

金管會每年都會公告隔年適用的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作為壽險業者在收取保費之後,得提存多少準備金在帳上的依據。金管會主委顧立雄17日則透露,2020年的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確定會調降」,而且不論是外幣或是新台幣皆調降,確定的方案將預計在11月對外公布。

簡單來講,當保單的責任準備金利率越高,壽險提存壓力就愈小;反之若利率愈低,壽險提存壓力就愈大,攸關保戶的保費也會跟著變貴。

假設當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訂為5%時,壽險業向保戶收取100元的保費,就必須提存95元在帳上,而95元即是「負債」,5元才是壽險公司的獲利部分;若當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降至2%時,100元的保費中,必須提存98元至負債面,僅有2元是獲利,也壓縮了壽險業的利潤,因此業者只好向保戶收取更高的保費,避免財報難看。

若按照原先保險局規劃的責任準備金利率調整方案,包括新台幣、美元、人民幣保單皆調降1碼。壽險業者則預估,明年保費至少調漲5~10%,不過,若是儲蓄險,又因金管會將要求提高死亡保障比率,預估將漲至10~20%不等。

「民眾通常聽到要漲保費都會跟著追。」站在第一線接觸消費者的一名保經公司財務管理顧問則說,從獲利的角度來看,今年9、10月就有上千張保單調降宣告利率,若加上保費調漲,等於保戶成本變高,也使得傳統型儲蓄險的獲利跟著降低,吸引力已不如過去。

儲蓄險吸引力減弱,保險公司面臨保費收入懸崖

但從壽險業的角度來看,未來保費變貴,民眾購買的量自然跟著減少,可預期的是,壽險公司的保費收入勢必也將下跌不少。

一名壽險公司高層指出,當保費收入規模縮小,壽險公司就會面臨現金流量的壓力,「幾年前賣的高宣告利率、儲蓄險的商品在這一兩年陸續到期並贖回,但新錢進來的量小於出去的量,就會有流動性的風險。」

他坦言,過去壽險公司銷售短期的儲蓄保險商品,基本上是一種錯配現象,「(保險公司)賣一個六年期的產品、又是台幣的躉繳(一次性繳清),可是台灣沒有高報酬、長年期商品,所以基本上(保險)錢都丟到海外去了,而且投資都是鎖定長天期標的,所以產生資產負債的期限不匹配、幣別也不匹配。」

觀察保險公司的利潤來源,主要是靠利差、死差和費差獲得。但目前壽險公司實際運作上,利差才是其收益的主要來源。也就是說,當壽險公司拿保費去投資,得到的收益率,高於當初承諾給予保戶的利率,所產生的盈餘就稱利差益,反之則是利差損。

而死差益則是實際死亡率低於預期死亡率,反之則是死差損;至於費差指的是,壽險公司的營運成本費用,當實際經營成本比附加保費少,保險公司就有費差益,反之即是費差損。

眼看著國外情勢不佳,市場利率持續走低,壽險業者面臨利差損的風險提高,再再都可能影響著業者赴海外投資的報酬率。也難怪,業者無奈,「當保費收入規模縮小、投報率變差,也逼得我們不得不回頭做死差和費差的商品。」而拉高死差及費差益的方法,就是多賣分期繳、保障型商品。

法規是「老天給的」,業者:提升保障型保單比重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今年5月宣示將要整頓儲蓄險亂象,成為壽險圈今年的最大話題。但也掀起了保險公司將面臨「保費懸崖」的議論,一名壽險業者則說,「我們不認為這麼悲觀。」原因是消費者能選擇的替代產品不多,並不會因為沒有了高利儲蓄險,消費者就直接轉往股票、基金等商品。

「法規是老天給的,當然我們就是要照著法規去做,第二個,在資產配置上面,我們也必須更加謹慎,保險公司未來也會加強長天期保單比重,設計保障、健康、退休類型等商品。」業者說。

只是確實,消費者的觀念也必須開始習慣,高利率保單的時代即將結束,保險不再是「存錢理財」,取而代之的是,回歸保險本質、重視保障型缺口。但這一個觀念的大轉變恐怕都還需要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