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發率高!余苑綺「直腸癌」轉移肝肺...有機會治癒?醫:「這個檢查」一定要做

醫療保健

資深藝人余天的二女兒余苑綺,於2014年確診罹患直腸癌第三期抗癌成功,日前才順利產下第二胎,卻傳出直腸癌復發,癌細胞自淋巴擴散至肝、肺,22日回到台北榮總裝人工血管進行化療。

據了解,36歲的余苑綺平常不菸不酒、生活作息正常,喜歡吃蔬菜水果也常運動,為什麼癌症會找上門?而直腸癌細胞自淋巴擴散至肝、肺,還有機會治癒嗎?

余苑綺直腸癌轉移到肝肺...醫:即使懷孕也要做「這件事」

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2018年結腸、直腸和肛門癌蟬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三位。據癌症登記資料,大腸直腸癌每年新增患者超過1萬5千名,平均每34分鐘就有1人確診,大約每90分鐘就有1人死於腸癌。

前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內視鏡室及超音波室主任、成美腸胃專科診所院長陳炳諴,接受《信傳媒》電訪時先解釋,「大腸就像是人體精密的資源回收場,將身體能夠利用的養分及水分盡力回收利用,吸收完畢後無法利用的廢棄物,會經過大腸菌叢發酵後形成糞便最後由直腸排出。所以一旦大腸生病了,也會進而影響人體許多其他器官的功能。」

陳炳諴表示,大腸直腸癌第3期正規開刀加化療,被治癒的機率大概只有50%。「事實上真的應該要去做篩檢,她(余苑綺)其實應該在生完第一胎後就去做檢查,懷孕、生產過程的確較不適合做侵入式檢查,但非侵入式的檢查一定要做,像抽血,透過抽血就能知道癌症指數狀況。」

他也指出現在有更精密的檢查是從血液裡找到癌細胞,「但這部份是要自費,這個檢查的精確度現在也越做越好,所以這樣的篩檢也有一定程度的必要性。」

陳炳諴表示,若是曾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患者,即便懷孕也應該透過抽血知道癌症指數狀況。(攝影/陳稚華)

直腸癌復發率高!「6大危險因子」要注意

至於直腸癌的復發率是否比大腸癌高?

陳炳諴表示,「其實直腸癌就是大腸癌,只是長的位置不一樣,直腸跟結腸、深結腸、橫結腸跟降結腸、乙狀結腸不一樣,直腸的血流供應系統比較多套、血流供應比較豐富、淋巴也較豐富,所以在這個地方容易轉移出去。」

他比喻,就像在一個交通較複雜的交流道,附近有高速公路又有一般公路可以走,「如果(腫瘤)長在橫結腸或深結腸這個地方血液通路沒這麼多,相對轉移出去的機率就比較低,這是直腸癌相對容易轉移的原因。而且,直腸癌比較討厭的地方在於如果長得較靠近肛門口,有時候肛門會保不住。」

問到直腸癌有哪些危險因子?陳炳諴指出以下6點:

1.家族史

2.50歲以上

3.男性機率大於女性

4.抽菸

5.曾做內視鏡檢查發現有大腸息肉者

6.有潰瘍性大腸炎者

陳炳諴表示,做大腸鏡把息肉切除掉的,得到大腸癌的比例就會下降,「現在治療大腸癌的方式也非常多種,但如果能在早期處理掉是最好的,一旦是早期癌或是癌前病變把它切除,基本上良性就不太會有轉移的問題。到第2期又要開刀又要化療,治癒率大約是78-80%,第3期的話5年存活率大概只剩下50%左右。」

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一旦是早期癌或是癌前病變把它切除,基本上良性就不太會有轉移的問題。(圖片來源/buri@photoAC)

如何預防直腸癌?

那該如何預防直腸癌呢?陳炳諴表示不外乎這4點:

1.動物性油脂的食物要少一點

2.多運動

3.健康的飲食,目前認為「地中海飲食」會讓大腸癌比例下降

4.定期篩檢

至於要多久做一次檢查?

陳炳諴表示內視鏡檢查1-2年做一次是有必要的,「再來是很多開刀後復發不是在腸子,而是直接出現轉移的狀況,例如肝臟、肺這些地方,所以除了內視鏡,還應該做超音波跟X光,甚至有些人會直接做正子攝影,因為後來有些人發現轉移是跑到骨頭上面了,就要做骨掃描,但最基本要做的就是抽血、腹部超音波、X光。」

陳炳諴也提醒民眾,若是自己屬於高風險族群,或是當身體感覺有任何異狀時,應盡快尋求專科醫師做必要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