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王國台灣的蔬果都打從哪來?從美國買台灣芭樂說起..

農業經濟

美國聯邦公報10月17日公告獲准台灣芭樂進口,將是繼墨西哥後第二個芭樂可銷往美國之國家,預定年底前首航。

台灣芭樂年產逾18萬公噸,早已外銷國際,2018年共出口3034公噸,最大宗銷往加拿大,佔外銷量一半,其次是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澳門、汶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印尼及荷蘭等。

如何從姓胡姓番及姓洋的蔬果辨知來歷

芭樂銷美新聞傳出後,國人較好奇的是「墨西哥也有芭樂哦!」其實芭樂的原鄉就是在墨西哥到南美北部地區,大航海時代由西班牙人傳至歐洲及其殖民地菲律賓,再輾轉台灣、粵閩等地。

由於果實多籽且外型像石榴或梨子,華南稱「番石榴」,300多年前台灣開始栽種時,則將Guava略稱菝仔、梨仔菝;因原種硬澀乏味,幾經改良,從原生種歷經梨仔菝、白菝仔等,一直到民國八十一年高雄大社鄉選育出口感甜脆、果肉細膩、果香芬芳的新品種「珍珠菝仔」,頓時風行全台,躍為主要栽培品種;近年來美其名為芭樂,品種也多達150餘類。

台灣氣候得宜,地質肥沃,農耕勤奮,加上競爭激烈致戮力品種改良,因而品質優良,夙有「水果王國」之稱;其實台灣蔬果原生種多來自全球各地;除了考證記載,又該如何辨知?

概括來說,凡稱「胡X」的蔬菜水果,多係漢唐絲路時代由北方或西方國族傳入中原,再南進台灣;如胡瓜、胡豆、胡桃、胡麻、胡椒、胡蔥、胡蒜、胡蘿蔔……等。

而稱「番X」的多係大航海時代由東南亞海線引進閩粵、台灣;如番石榴、番茄、番麥(玉米)、番椒(辣椒)、番薯、番木瓜、番荔枝(釋迦);至於姓「洋」系列的,如洋芋(馬鈴薯,中國叫土豆)、洋薑、洋桃(楊桃)、洋蔥、洋白菜(高麗菜、外省叫包心菜)、洋香瓜等,則多是明清前後從非洲、印度或其他地區傳入大陸或台灣。

若要細究,台灣蔬果原生或引入種的源頭,主要可分史前、荷蘭、明鄭、清領、日治、戒嚴時期及現代時期;因戰後至今之部分,文獻記載唾手可得,暫略不表。

番茄的「番」字透漏出它是外來種,另外帶有「胡」、「洋」的蔬果也不例外,只是它們都是在不同時代,經由不同路線來到東亞。(圖片來源/pixabay)

南島民族遷移突破自生種與原生植物格局

史前時期

即1624年以前的南島民族移民,移入植物以原生或長久栽培的中南半島物種為主,此時期因乏文字記載,所有引種年代都無可考,只能根據明清前後的紀錄及原民生活習慣獨特性,推測引進的大概時期。

在人類到達台灣前就已在存在本土的植物,稱自生種或原生植物,被從境外攜種及其他繁殖體而在台繁衍的物種,稱引進種。

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陳第記載台灣地理與原住民族的雜誌《東番記》,是最早漢人對台灣人文史地的記錄文獻;當時植物以食用作物為大宗,包括玉米、芋、稻、小米、番薯等澱粉類主食;也有胡麻、大豆、花生等油料兼糧食作物;另有薤(蕗蕎)、薑等蔬菜及甘蔗。

據今考證,椰子原生美拉尼西亞群島和紐西蘭,香蕉源自馬來群島及巴布亞新幾內亞之馴化,芋頭原產大洋洲諸島,薑是印度及東南亞、檳榔馬來亞、薏苡    中南半島;以上可能是南島民族航遷時帶來,椰子除了人類攜種,因可海漂,故全球溫熱帶地區皆有。

稻則來自大陸湖南、小米華東,薤、大豆為華南、西南,蔥西亞,西瓜是南非輾轉西域傳入中原,甘蔗原產新幾內亞或印度,後傳南洋,周宣王時引入廣東等,再移台灣;玉米原產中美洲、花生是秘魯和巴西、番薯係美洲,再由西班牙帶至菲律賓,進而傳台灣。

大航海時代開啟台灣與世界各地物種接軌

荷蘭時期(1624~1661年)

其在台僅37年,但因荷人經濟活動涵蓋菲律賓、印尼等島嶼,故有些物種引進台灣再轉閩粵,有些是引至閩粵再進台灣;荷蘭據台有其經濟目的與規劃,因此來台後除了從其殖民地爪哇引進與民生相關的植物種植,同時也開啟了台灣植物文獻之始。

另方面殖民菲國的西班牙從中南美引入不少蔬果植物,再傳爪哇,致荷蘭引台經濟作物中,有許多原產中南美物種,如釋迦、銀合歡、含羞草、仙人掌等3、40種,其中約半是食用植物,另半是觀賞植物。

像玉米原產南美,1550年由菲傳入、番木瓜原產南美,明中晚期傳入、辣椒是墨西哥及秘魯,1645年傳入、鳳梨(菠蘿)為巴西,16世紀末傳入、馬鈴薯17世紀中葉帶進台灣,再從台灣傳至大陸,美洲菸草也是自呂宋島引種。

而引自印尼的物種除美洲外,甚多皆非原產印尼,如茉莉是印度及中東、蕹菜中南半島。此期的經濟作物代表是蓮霧、檬果(芒果)、釋迦、番石榴,其中僅蓮霧原產印尼;這些後來都成台灣主要商品化果樹,對台經濟貢獻很大。

再如豌豆、甘藍、懷香等均原產歐洲,也是引至印尼後再轉台灣,豌豆甚至因此被稱「荷人豆」。觀賞植物中的雞蛋花、綠珊瑚、櫻桃番茄(小果番茄)等,也是此期引進;櫻桃番茄原產南美,荷人引種原是供觀果用,台灣卻作為食品,現已野生化。

又如南瓜原產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帶,哥倫布帶回歐洲後被葡萄牙人引種到日本、印尼、菲律賓;明代起再從不同途徑傳至大陸:一是由東南亞傳粵、閩;二是由日本傳江浙,故又稱「倭瓜」;三是由朝鮮半島傳入東北,稱「高麗瓜」。《本草綱目》記載:「南瓜,種出南番。」

荷蘭人除了在台南留下紅毛城,也留下了俗稱「荷人豆」的豌豆。(圖片來源/pixabay)

清朝海禁斷絕外國交流,移台偏華南物種

明鄭時期(1661~1683年)

明鄭王朝在台23年間,因清朝海禁甚嚴,對外交通僅餘廈門與府城(台南)間海運,與外國交流極端困難,故引進多屬在福建廣為栽植的經濟作物,如桃、李、梅、葡萄等水果,葱、蒜、韭、歐洲白蘿蔔、印度九層塔及茭白等蔬菜。

以及代表植物如觀花植物之木本花木白玉蘭、含笑花、鷹爪花、樹蘭、扶桑(燈籠花),草本花卉月季、荷花、雞冠花、鳳仙花、晚香玉等,和養蠶產絲的桑樹。

清領時期(1683~1895年)

本期間長達212年,對外交通路線比明鄭複雜,進出口據點比明鄭多,然因海禁,除幾位外國傳教士引進少數植物外,與外國交流極少。此時期引進的蔬果物種,亦以閩粵經濟植物為主,其中以食用作物為大宗,佔2/3以上,觀賞花木次之。

果樹中的楊桃、文旦柚、荔枝、龍眼等從華南引進,成為當時台灣主要水果;觀賞花卉有桂花、仙丹花、水仙花、射干等;造林樹種包括杉木及孟宗竹。此期間移入的經濟植物中,少數原產外國,如胡瓜、匏仔、茄、楊桃等,但在引台前已在華南栽培很長歷史。 

直接由國外引台的僅九重葛、變葉木等,係傳教士馬偕自英國引進。麵包樹則原產中南半島及太平洋群島,推測係由蘭嶼達悟族於此期自菲引入;原產雲南的茶樹,係清朝中葉移植自福建安溪,惟台灣中南部山區早有原生茶種。 

引進物種最多並現代化,奠定水果王國基礎

日治時期(1896~1945年)

本時期雖只半世紀,卻是台灣歷史中引進植物物種最多類時代,也是大力科學化、制度化推廣品種改良的世紀,奠定其後台灣水果王國的雄厚基礎。

日本雖是溫帶國家,但明治維新後勵精圖治,政治、經濟及科學技術均有傲世成就,二戰前更躍入先進國家之林,因此治台期間戮力台灣植物研究,並大量引進世界各地植物,豐富了台灣蔬果品種和增進植物林相的多元。

日人引進的植物類別複雜,包括蔬菜、糧食、水果、飲料等食用作物,觀花、觀葉、庭園樹等觀賞用植物,行道樹或造林用之經濟樹種,也有綠肥、油料、纖維植物;其中以觀賞植物為大宗,引種地區遍及世界各大洲之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現今台灣外來植物,大部分皆是日治時期引進。

如原產非洲的洋香瓜於1900年代自歐洲引入,原產巴西之珍珠奶茶原料的樹薯1902年從南洋引入,咖啡樹最早是英商「德記洋行」1884年從馬尼拉引至北縣海山鄉種植,日治時極力推廣,1941年質量達到全盛,不幸卻因戰爭而沒落。

日治時期引進且大量推廣種植,如今遍布全台的植物中,景觀最突出的是棕櫚科,如黃椰子、蒲葵、酒瓶椰子、棍棒椰子、大王椰子、羅比親王海棗等。此外,多數都會區的行道樹,如南洋杉類、紫檀類、木麻黃、第倫桃、掌葉蘋婆、福木等,也都是本期所引進。

台灣大學的「椰林大道」頗負盛名,許多學校都喜歡栽種的大王椰子也是於日治時期引進台灣。(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而現今台灣主要造林樹種如柳杉、油桐、桉樹類、桃花心木等,也係在本期引種後大量造林;南洋杉、木麻黃改變了平地及海岸景觀,柳杉則替補量少之檜木林帶生態系,形成1000至2000公尺山區主要的森林景色。

日治時期最重要的除了大量引種蔬果林木,還包括品種改良、產銷開拓、資本投入、交通建設及作物交替,讓台灣農林漁牧邁入現代化。

也因為上天的眷顧,以及歷來各時代內外的因緣際會,讓寶島台灣愈加美麗、豐盛與多元,除了感恩福報,吾人更應珍惜、疼愛及努力,讓這塊得來不易的神聖寶地,永世傳承,繼續榮光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