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事件川普都不出聲 這一盤全球博弈 美國在等什麼?

國際政治

2019年第二季開始,美國政府不論在美中貿易戰,印太戰略,中東問題,美洲局勢,似乎都有明顯放慢角度的趨勢。相較於2017至2018年整個以北朝鮮為焦點的快速折衝,更是顯出明顯的落差。甚至面對當前國人普遍關心的香港局勢,儘管參眾兩院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但美國政府行政部門截至目前依然鮮少主動對香港問題表達官方意見。

腹背受敵,活躍川普變安靜了...

更往前推,較早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是2018年底,在軍方素負聲望的國防部長馬提斯(James Mattis),因為在阿富汗撤軍問題上與川普意見不合,堅持不能背棄盟友的馬提斯因而求去,由原陸軍部長艾思柏(Mark Esper)接任,而使原本與馬提斯共同襄助川普總統的國務卿蓬佩奧(Michael Pompeo)的角色更顯突出。

這個轉折的主要意義在於,從川普上任之初的北朝鮮飛彈危機,以及延續前任總統歐巴馬的阿富汗戰局與中東伊斯蘭國衝突,大抵上都是局部有限軍事衝突的格局,因此軍旅出身的馬提斯在軍事專業上的優勢理所當然的是川普總統倚重的角色,馬提斯與川普的搭配,的確在這些局部衝突當中,藉著優勢軍力部署的基礎,在軍事或是外交上得以收穫重大成果。

但是隨著這些局部有限軍事衝突一一落幕,美中貿易戰逐漸成為國際局勢的主軸,全球局勢就不只是軍事圍堵或對抗的零和,而是橫跨洲際,在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當中,包括經貿,貨幣,產業,外交,資訊,媒體,天然資源,幾乎是全面開展的超限戰。

中國比當年的蘇聯更難纏

但21世紀的美中衝突比起20世紀的美蘇冷戰與美日對抗更困難的,是中國在加入WTO之後的這20年藉著人口與市場的優勢,不論是藉著檯面上的留學、移民、企業投資,或是檯面下的政商關係、媒體經營、黃賭毒事業介入,在每一個國家每一個領域極致發揮了共產黨統戰的本質,不斷地潛伏、滲透、收買、汲取、掠奪、吞噬著這個世界的有形與無形資源,有恃無恐地成就著所謂的「中國夢」。

也因為如此,整個世界局勢在2018下半年之後就猶如棋局,自一開始的佈局,轉入中押的階段,在星羅棋布的全球大局上,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區域都是對弈拚搏的戰場。

從中方的角度而言,四年一次的美國大選與總統任期是中方得以利用的最佳優勢,因此從美中貿易衝突開始之初,中方就一直不斷傳出「拖到大選年就沒事」,同時利用貿易戰的美方受損產業進行國會遊說施壓,期望能藉此擾亂川普總統與美國行政部門的步調。

此外,也從一開始的「通俄門」拉出了另一條制衡川普的戰線,從「通俄門」到現在引起彈劾風波的烏克蘭事件,中方在美國媒體與輿論上更是不斷見縫插針。再加上在玻利維亞與伊朗的煽風點火,不外是期望能藉著烽火遍地,來讓川普總統不只腹背受敵而是四面楚歌

美中已難回到柯林頓、歐巴馬時代的姑息政策

但是同時受過軍校養成與商場歷練的川普,儘管世人多認為他善變難以捉模,但是基本上川普總統與執政團隊的外交思維,是堅持美國政治賽局大師Robert Axelrod「在合作與背叛之間反復無常」(reciprocate both cooperation and defection)的理性原則,以獲取美國長遠的最大利益。

這一點不但在東北亞的朝鮮局勢上完全得以展現,近來在中東敘利亞問題上更是以撤軍行動的反覆,來將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負擔轉成實質利益。

明白這一盤全球大局之後再回到東亞局勢,就不難明白為什麼川普在面對中國問題上放緩步調。

儘管中國認為川普必須面對的是連任壓力,但在川普已經成功將美中貿易戰提升至中國對美國國家利益的全面危害層次,不論民主黨派出的對手是誰,都必須在這個主軸上表現出比川普更能實質捍衛美國國家利益的態度,而非回到過去柯林頓與歐巴馬時期的綏靖姑息政策。

中國正掉入軍備競賽大撒幣陷阱

中情局長出身的國務卿蓬佩奧,必然全面掌握整個全球脈動的第一手資訊分析。在棋局的中段,雙方等的都是對方犯錯的時機,然後在每一個子戰場上累積戰果。中方現在面對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動能減緩與貨幣危機,但是離實質造成北京政權讓步的壓力還有一大段距離。

美國明白過去20年的中國優勢主要來自於高度的國家投資性支出,因此短中期的目標就是盡可能削弱中國在國家投資性支出的能力。

在這個戰略主軸上,美方的最佳戰術是繼續在各個地緣政治上引誘中國對抗,讓中方用不切實際的大撒幣在外交戰場上與美國抗衡,同時美方逐漸收理不必要的軍事部署或協防開支,雙方在政府的現金流量上一來一往差距就會逐漸擴大。

再者就是藉著可經由全球售武支撐軍工產業,並且技術轉移至商業新創的美國軍武產業優勢,不斷再次提升軍備競賽,引誘中國將國家資本投入難以回收的國家軍武開發與生產,同時讓中國深陷在民族情感的激情,而掉進擴大國家軍事開支的陷阱,這和上個世紀雷根總統星戰計畫引誘蘇聯上鉤有異曲同工之妙。

以川普任期為談判籌碼,中方恐誤判情勢

除了軍事上的擴大支出,當然更不用提在新疆問題、香港問題之後,中國必須面對維穩不斷超過國防開支的財政壓力。

同時在全球供應鏈轉移,東協國家逐漸承接中國製造業動能之後,撇開川普個人的總統任期壓力不談,整個國家對弈的時間優勢明顯是站在美國這邊,這也是中方片斷以總統任期擴大解讀為談判籌碼的謬誤所在。

當然,這一盤全球博弈什麼時候會進入到收官的結尾階段,或是最終哪方獲得最後優勢,誰都說不得準。

棋局中段最重要的就是步步為營、小心謹慎,在全球不同角落、不同領域與各個國家之間的合縱連橫,都將牽動這整個博弈的最終結果。而避免因為深陷各種情緒或情感而在每一個子戰場導致不可挽回的失手,才是累積最終全局的致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