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恐列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許嘉棟示警:自己要「挫哩等」

金融

美國從去年開始針對中國製造的產品加徵關稅,迫使中國境內企業將供應鏈移往他地,而台灣成為貿易轉移的最大受惠國,但「轉單效益」之下,使得對美貿易順差增加,台灣恐遭到池魚之殃,被美國列入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的報告顯示,受到加徵關稅影響,今年上半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從去年同期的1300億美元降至950億美元,減少350億美元;而台灣上半年對美國出口則多出將近42億美元,成為最大受益國,其次依序是墨西哥35億美元、歐盟27億美元、越南26億美元。

外媒:台灣擬加強對美採購,免於被列入觀察名單

美中貿易戰意外為台灣帶來轉單效應,然而美國財政部每年4月及10月公布主要貿易夥伴外匯政策報告,也讓台灣大為緊張。據《路透社》25日報導,為了避免明年被列入美國的匯率操縱國名單,台灣中央銀行與經濟部已成立相關跨部會小組,密集討論對美商品的採購行動,力求削減貿易順差情況,降低被列入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的風險。

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台灣計劃在石油、天然氣、黃豆、玉米和軍事產品上提升對美採購量,藉以縮減台美商品貿易順差。但對此訊息,央行不予評論,經濟部高層否認有因應匯率操縱而組成跨部會小組。

事實上,根據美國財政部所公布的匯率操縱國標準,分別是對美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經常帳順差占GDP比重超過2%、央行淨外匯購買金額超過GDP的2%。只要符合以下3個條件中的2個,就會被列入觀察名單;若是3條件皆符合將被列為匯率操縱國。

報導指出,台灣的經常帳順差達GDP比重高達11%,已遠遠超過門檻的2%。意味著,該條件早已符合匯率操縱國的其中一項標準;且截至今年9月,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額已達174億美元,距離200億美元大關已不遠。

若貿易戰持續,楊金龍示警:對美貿易順差可能持續增加 

今年10月初,央行總裁楊金龍赴立法院備詢時,就被問到相同的問題,當時楊金龍指出,以三項條件來看,「經常帳順差占GDP比重超過2%」這一項條件今年勢必達到;假設貿易戰持續下去,「很有可能」持續增加對美貿易順差的金額。換句話說,一旦對美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就有兩項達標恐被列入觀察名單。

行政院前院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陳冲日前也表示,在最近一次美國公布的上半年匯率報告中,台灣對美貿易順差有160億美元,是歷來最接近200億美元,加上轉單效應將使對美貿易順差更增加,萬一達到200億美元,可能被美國列入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影響不可小覷。

因此,楊金龍當時特別示警,相關單位必須特別注意。至於第三項指標,也就是央行主掌的範圍:「央行淨外匯購買金額超過GDP的2%」,對此,楊金龍拍胸脯表示,「絕對有信心不會超過!」

許嘉棟提醒:自己要『挫哩等』

前央行副總裁、台灣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許嘉棟接受《信傳媒》電訪時指出,過去台灣每年的經常帳順差占GDP比重動輒超過10%以上,以全球的角度來看,「台灣的順差就是他國的逆差」,雖然貿易順差大能為台灣帶來就業機會、提高國民所得及經濟成長,但同時也犧牲了其他國家,就經濟學角度來講就是「以鄰為壑」。

「就台灣來講,我們是洋洋得意,但是話說回來,別人也會眼紅。」許嘉棟示警,假設全年台灣對美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等於兩項指標達標,「我們自己就要『挫哩等』了」,因此,台灣必須正視這個問題。

話鋒一轉,許嘉棟說,以美國總統川普的大砲個性,未必等到三項指標才「開幹」。以今年8月美國財政部宣布將中國列為正式匯率操縱國的例子來看,中國也只有一項達到匯率操縱的標準,那就是中國對美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顯示出,美國也不一定按照標準在做。

許嘉棟下了一段註解,「不要太招搖讓人家注意到,像中國就是太招搖了,因為它一直想爭取世界強國,與美國爭霸,因此才惹得美國不爽。」

若被納入觀察名單,也僅是一種警告作用

不過,台經院六所所長吳孟道觀察說,台灣對美貿易順差今年全年確實有機會突破200億美元,問題是,台灣是否被納入觀察名單是由美方貿易談判代表「自由心證」,即便台灣真的被納入觀察名單,也僅是一種「警告效用」,還沒有實質影響,政府單位雖然必須密切注意,但也不須過度擔心。 

「我覺得轉單效應在慢慢遞減之中。」吳孟道認為,雖然貿易戰初期確實出現轉單,讓台灣對美國出口非常暢旺,但留意今年9月、10月近兩個月的國內出口表現,已連續2個月負成長,意味著轉單效應、提前備貨已逐漸消退,「當出口率退的時候,台灣對美貿易順差自然慢慢也會跟著減弱。」

吳孟道建議,政府還是要盡量扶植出口廠商進行多元化佈局,而非將雞蛋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畢竟分散市場才能降低風險,這才是比較聰明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