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協定》習近平內外夾擊 川普為何要陪他跳雙人舞?

國際政治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週二又和美國的貿易談判代表及財政部長通了電話,「就解決好相關問題取得共識,同意就第一階段協議磋商的剩餘事項保持溝通」,這是接著週末國務院提出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新意見,對美方示好後的放話。

話雖然一直放,但美中在10月初就傳出要簽第一階段的貿易協定,但經過了一個多月,還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這次的中國官方放話示意,恐怕又是說說而已。

為什麼連一個只是表現雙方善意的初步協定,都簽不下來? 因為雙方都沒有達成協定的誘因,都在以拖待變,都等著美國總統大選情勢更明朗了,才會攤牌。

但世事難料,寫好的劇本,不一定能照實演出。 從中國的角度來說,目前共產黨內部的情勢緊繃,沒有任何對美讓步的空間。中南海的決策是有名的不透明,所以外人很難知道內部真實的情況。

從新疆密件一窺習近平位子不穩

但最近幾個發展,可以猜測習近平並沒有穩坐中南海。首先是《紐約時報》取得的新疆文件,該文件把共產黨對維吾爾人的高壓統治手法表露無遺,但更大的重點是文件明確點出政策出自習近平。從2014年的幾個恐攻後,習近平一改先前用經濟手段拉攏少數民族的手法,而下令讓陳全國施展近乎種族清洗的政策。這樣的密件會洩露出來,就是有心人士箭指習近平,把新疆成敗、國內外壓力,都往習近平頭上倒。

這一點,在密件公佈後,從人民日報的文章裡,又得到證實。11月18日,中央辦公廳主任丁薛祥花了《人民日報》整版,寫下強調「兩個維護」的護主文。維護什麼?「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對象是習近平總書記而不是其它任何人; 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對象是黨中央而不是任何其它組織。」

如果一個獨裁領袖的地位穩固,底下人的生殺大權都在他的手裡,何必大聲疾呼,維護核心、維護黨中央?只有在面臨敵對派系的挑戰時,才需要放這種話警告對方不要輕舉妄動。 如果中南海的鐵板一塊領導,出現鬆動,那對外的政策,就「寧左勿右」,只能強硬,不能軟弱。

中國經濟陷境困,對美採「以拖待變」策略

北京「寧左勿右」的訊號,應該可以在香港選舉被親中派打臉後,進一步可以得到確認。但中國經濟的發展困境又是真實的,真和美國撕破臉,對出口的打擊太大,共產黨不見得挺得住。所以北京在這兩種壓力下,只有一招,「拖延戰術」,有時放出風聲會有談判的好結果,但又適時地把談判弄破裂,讓美中的貿易戰,就此僵住。目標是接著看看美國的國內政治,會不會把川普擊垮,為共產黨領導的困境製造出缺口。

中國的司馬昭之心,美國的談判代表,當然瞭若指掌,但為什麼美方也隨之跳起這段雙人舞? 答案就是美國的國內政治。

總統大選剩下不到一年的時間,川普和共和黨非常希望可以連任,但連任這局,有太多的變數。目前進行的如火如荼的彈劾案,對川普當然是一大壓力,但只要共和黨在參議院掌控多數,而共和黨主流意見還是不認為這事比得上水門案,川普就穩坐泰山。

除了彈劾案,經濟是川普連任最大變數

所以彈劾雖然大戲連台,並不是影響美中談判的最大變數。最大的變數還在於經濟的情勢,只要景氣進入衰退,現任總統就沒有連任成功的可能,這是歷史告訴我們的教訓,川普的白宮當然非常清楚,所以雖然打中國會穩固保守右派的票,但打得太用力,也會把經濟打壞,最好的就是「拖延戰術」,一方面留著對中強硬的說詞,讓支持者開心,但另一方面,又不斷放風聲說談判即將成功,目的是要企業大膽投資,要民間放心消費,讓景氣和股市繼續上揚。

所以美中雙方,都會這樣沒有實質進展地拖延,一直到明年11月選完總統。 但在這個探戈的進行過程裡,還有一個難以預料的變數,就是香港問題。現在反習派一如在新疆一事上,把香港的成敗,也都倒在習近平的頭上。

《香港人權法案》讓川普陷兩難

所以當美國參眾兩院都通過《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時,中國官方媒體像發瘋了一樣,不斷地譴責美國,這代表了習近平一派失去了從容。

川普在這事上,也進入一個兩難,為了美中這個探戈,他可以否決法案,給中國一個面子,但參眾兩院的同意票,遠超過推翻否決所需要的門檻,川普否決法案,有被立即打臉的危險。而且以當前美國反中的社會氛圍,國會議員不敢在香港一事讓北京得逞。所以川普更不可能冒這個險,為了討好中國,而戴上對中鴿派的帽子。

香港是雙人舞最大變數

但如果川普很猛地簽下法案,還找記者來拍,習近平就不可能讓這個探戈跳下去,光這麼丟臉,讓美國「干涉內政」的事,就可以動搖他的寶座。探戈跳不下去,對川普,對習近平,都不是好事。

眼下,川普大概會讓法律自動生效,不用記者會簽名的方式給中國難堪,但會透過人傳話給北京,說他暫時不會動用法案賦予他的制裁權,期望讓這個探戈跳下去。

中國也許只能接受這結果,但香港事態,一日數變,只要再有稍為大的事情發生,國內的壓力,會讓川普很難不動用制裁權修理獨裁者,這會造成美中談判的全面破局。到時川普和習近平,都只能為了國內政治,而棄經濟不顧,為新冷戰,甚至是熱戰作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