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小、復原佳!醫師推薦:最新心導管手術從「大拇指」就能進入

醫療技術

心導管檢查及介入治療問世已逾40年,據統計,國內每年施做的心導管支架手術也達4萬多例。心血管的保健攸關生命但發生病變的機率又是如此普遍,驅動介入治療日新月異的改良,本文就來介紹一項心導管新技術。

心導管是藉由我們身體的動脈作為天然途徑將特製的器械置入冠狀動脈或其他部位進行檢查及治療,而選擇適當的動脈經皮膚穿刺建立起入口就是首要步驟。早年一律透過鼠蹊部的股動脈,完成後傷口需先手工直接壓迫再用沙袋持續止血6小時以上且病患須維持平躺不能起身活動,傷口相關併發症例如局部血腫疼痛甚至血管受損形成動脈瘤的風險也較高。

1993年荷蘭Kiemeneij醫師率先利用手腕處的橈動脈施作介入治療,穿刺傷口在前臂因此術後無須平躺,止血亦較為安全簡便,大幅改善病患舒適程度以及傷口併發症,如今已成為執行心導管的主流路徑,不過術後手腕仍須避免提重物數天,橈動脈穿刺也不適合在同側動靜脈洗腎廔管的患者。

2017年Kiemeneij醫師嘗試以遠端橈動脈入路執行心導管並發表研究,首次證實了這個新方式的可行性及特點。穿刺位置介於手腕及大拇趾間俗稱為鼻煙壺的區域,主要優點是更為舒適簡便的傷口止血,對於執行的醫師而言無論是採用病患的左右手為途徑都一樣方便。不過因為此處的動脈較標準橈動脈細小且穿刺空間也較窄,執行所需的經驗及準備工作更為詳細,此外一些複雜的心導管介入技術或特殊器械尚無法從這較小的血管途徑單獨完成。

本院心臟內科介入治療團隊自從去年開展遠端橈動脈術式,完善術前的評估及超音波檢查橈動脈,配合術中嚴謹進行規範操作以及移除管路後護理止血方式的改良,目前已累積數十例成功經驗,病患對於此種方式的優點也都有實際感受,甚至在術後外觀看不到表皮傷口手部活動亦幾乎不受限制,還能豎起大拇指比讚! 

醫師小檔案_陳立威

現任: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學歷:慈濟大學醫學系醫學士、台灣大學高階管理研究所碩士
專科資格: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專科醫師、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介入性專科醫師
專長:冠狀動脈心臟病心導管介入性治療、心臟內科疾病

原文作者為新光醫院心臟內科 陳立威醫師,本文轉載自第336期《新光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