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努力書寫家園:咱的故鄉下七張犁 台中學的實踐

品味生活

集合眾人力量完成出版的《咱的故鄉下七張犁》鄉土誌,以報導文學形式撰寫,記錄下七張犁本身數千年的變遷史,其出版不僅凝聚地方情感,也讓下一代了解地方的故事與文化,更是落實台中學精神的一種典範。

在筏子溪西側與台灣大道南側一帶,當地有一個鄉土的地名「下七張犁」,早期因先民拓墾的面積約有35 甲地,以一張犁耕作五甲地計算因而得名。在乾隆中葉(西元1765 年間)漢番界址古圖已出現「七張庄」,至今應有250 多年以上。( 根據2017 年葉高華編著之《十八世紀末御製台灣原漢界址圖解說》)

褐頭鷦鶯 (俗稱芒噹丟仔),前面為白飯樹。(圖片來源/漾台中授權轉載)

安和阿嬤的故家

下七張犁是目前台中西屯區協和里舊地名,從筏子溪西畔至大肚山頂,多屬大肚台地的紅土山丘,海拔自50 公尺緩慢爬升至300 公尺間。

早期西屯區筏子溪西側有林厝、永安、福安與協和四里,這一帶多是純樸的山村聚落,1960、1970 年代依然缺水缺電,居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

西屯區「溪西四里」曾經是困苦與落後的代名詞,它一直與世無爭。2012 年間當地因市地重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主任屈慧麗的考古團隊,挖掘市定古蹟張家祖廟旁的土地,意外發現屬大坌坑時期文化層的安和遺骸,「母抱子」的母親被稱為「安和阿嬤」。台中盆地都會足跡往前推溯4,800 多年,下七張犁因而有「安和阿嬤的故鄉」美名。

下七張犁的水圳-東大溪。(圖片來源/漾台中授權轉載)

全國村莊變遷最精彩的代表

下七張犁的歷史,可說是全國村莊變遷最精彩的地方了。早期,本地是巴宰平埔族岸裡社的生活場域,也可能有海線的拍瀑拉族貓霧社民活動其間,至乾隆年間,先民自大陸沿海來台開墾,陸續寫下本地的歷史。

1953 年,東海大學在大肚山頂水堀頭建校,部分校地在協和里範圍。台中市從農業型態走向城市的關鍵地區,就在下七張犁。1976 年起陸續開發的台中工業區,主體都在下七張犁的大肚山,兩個主要的村落──虎寮埔與龜山,全被納入工業區;如今大肚台地東側已成為先進科技與產業的廊道,台中盆地的都會文明發展脈絡可在這裡找到發展源頭。

屈主任為民眾解說下七張犁遺址的古事,攝於科博館古代人故事。(圖片來源/漾台中授權轉載)

地方鄉土誌是台中學的實踐

這幾年來,熱心的學校老師、文史工作團隊與社區居民深入家戶採擷完成撰寫《咱的故鄉下七張犁》鄉土誌,集合眾人力量出版,不僅談本地數千年的變遷,內容還包含耆老翻箱倒櫃說故事、家族歷史地方變遷、河川水圳、烏類與植物生態,另外,也包含傳統建築以及頗富地方特色的精彩民俗活動。

以傳統民宅來說,位於安和路上的張家慶源堂與市定古蹟張家祖廟均具代表性,建築元素中的大木結構、彩繪與雕塑均有可看性,惟後者為私人宅院,入內參訪應先徵得主人同意。另外,高鐵旁的筏子溪是本市的母親之河,沿岸生態植物十分豐富,最普遍的是隨處可見的咸豐草,還有車輪草、相思樹、構樹與無患子樹等,豐富多元。而鳥類以小白鷺、夜鷺與麻雀較常見,還有綠頭鴨、蒼鷺以及冬季的留鳥等,約有數十種以上。

20190309_103758-安和遺址的文化層,攝於科博館古代人故事。(圖片來源/漾台中授權轉載)

一群人努力書寫家園

《咱的故鄉下七張犁》本書完成付梓,由台中市協和長青協會出版,參與訪查團體有台中鄉土文化學會簡金寶事事長、西屯區協和國小老師與在地社區協會,還有台中市政府的支持。本書主編是聯合大學教授黃豐隆、永安國小退休校長張金圓與協和國小主任梁崇輝,協和國小前任校長林立峰與現任校長賴秀英出力甚多,大家共同促成本書。

作者群近20 位陣容龐大,全部都是無償付出的志工,社區耆老受訪、提供史料,還出錢出力、用心感人。作者有張國輝、黃宗仁、陳美鳳、賴敏增、賴志育、張其正與努力訪查的協和國小老師群涂景閔、任純誼、盧忠勇、楊明慧、蔡旺霖、王淑珍、張慶伶、林憶菁、陳雅芳、吳欣蕙、趙玉琴、郭芳佑與陳靖益等人,還包含在地的文史作家與熱心居民們,可謂文史總動員。

臺中市鄉土文化學會與民眾走讀下七張家慶源堂。(圖片來源/漾台中授權轉載)

書中的文章以報導文學形式撰寫,由在地居民自覺參與,民間文史團體協助訪查撰寫,台中市政府與西屯區公所官方的支持,是落實台中學精神的一種典範,這本書值得市民朋友細細品味。

今年6 月5 日,這本鄉土誌舉行新書發表會,在台中市政府公開與市民見面,盧秀燕市長親自與會,鼓勵所有作者及參與成員。盧市長說,下七張犁是協和里的家鄉也是台中人的故鄉,地方誌的出版可以凝聚地方情感,讓下一代更了解地方的故事與文化,期盼更多人為台中作史。在現場屈慧麗主任也準備遺址所挖出的古物,包括三連杯、高圈足盤、罐形器、石器與紡輪等,解說遺址的意義。

本文轉載自《漾台中》。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