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大選的最後仲裁者... 撲朔迷離般的中間選民

2020大選

「孫子兵法‧軍爭篇」:「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近年每逢勢均力敵或實力相差不逾10%左右的大選,「中間選民」的論析就成了關注重點,競選陣營也莫不以力爭中間選民自許;除了選民定位,還有擴大至以地區定向的所謂「決戰X台灣」等策略,如同美國「搖擺州」之定生死。

中間選民的論述,首見於1948年美國學者Duncan Black在其「論群體決策的基本原理」論文中提出,及至Anthony   Downs1957年專書 「經濟民主理論」出版後,普為國際政學界熟知。

初期「中間選民」概以美國左派與右派或保守派與自由派之政治光譜兩極中間的區塊定位,套在現今台灣,狹義就是國民黨與民進黨,進一步說就是藍營與綠營、統派與獨派之間的選民動向。

然選舉畢竟是反映社會結構,彰顯人性善惡,檢驗政治是非的有機活動,與日常生活中對政治、政策、政黨的感覺、表態與好惡固然有套合,卻未必是絕對堅持,常形塑出「動態穩定」或「穩定動態」之可能,特別是二年即有一次大選,從里長選到總統之11種公職選舉的台灣,尤是如此。

台灣選舉的複雜性源於長達41年之一黨威權統治的遺緒,以及多元族群的矛盾、國家定位的模糊、地方派系的傾軋、人情利益的收買、黑道勢力的延伸、律法的不夠完善、集體記憶的混亂、社會變動之快速、雙重標準的民族性、缺乏公正的中道力量,以及中國因素的干擾等。

2020大選, 立委與政黨票分割投票現象突出

這些因素長期影響著台灣的政治,然亦有些選民認為民主需要制衡,因此不堅持非特定政黨不選,若非投給表現良好或形象清新之屬意候選人,就是支持非正統藍綠第三黨、無黨籍、弱勢者,甚或不投票;這部分對常態大選未必構成決定力量,僅對小黨或無黨籍之不分區立委或非全國性之地方公職有助力,嚴格來說應是「中立選民」。

另若選情緊繃,勢均力敵勝負難測時,部分選民在選前民調或社交場合通常會觀望不表態,直到投票時才基於某些因素決定對象,這類游動性強,對大選具左右力量的群體,即是典型的「中間選民」主流。

台灣選前民調之氾濫,舉世罕見,然卻缺乏投票後之「出口民調」  ,因此「中立選民」、「中間選民」之區分辨識,以及其真正發揮的作用,撲朔迷離,很難深入具體瞭解剖析。

這次登記參與2020年大選者,總統副總統部分有3組、區域立委412人、平地原住民立委10人、山地原民立委11人,登記不分區立委名單的政黨則多達19個;參選爆炸下,立委及政黨票競爭激烈,相互牽引效應尤難估測。

「中立選民」往昔游動性不強;這次大選,總統方面因社會階層不同,立場分明;立委與政黨票,則年輕世代與老年世代觀點互異,加上大小黨廝殺慘烈,「分割投票」現象明顯,故而包括「中立選民」在內的「中間選民」,對不分區立委席次及政黨票能否跨越,即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沉默螺旋效應的中間選民,常態約佔20~35%

早年威權遺緒還延續時,因顧忌致民調不表態的,多是傾向黨外或民進黨者;歷經20年民主化洗禮後,如今社會高度開放,民調不表態的幾以「中性選民」居多;簡略觀察,除接近選前之民調外,近年國民黨、民進黨基本盤常態時各約25~34%,不表態或無意見之「沉默的螺旋效應者」,則約20~35%。

除了選民定位,另因地區性的特殊如地方派系之傾軋、同黨的內部矛盾,或競爭政黨經營不夠紮實,導致中間選民地區性擴大成為決戰票倉,最典型的就是最常聽聞之「決戰中台灣」策略,2018年甚至在高雄意外演出,跌破各界眼鏡。

儘管如此,但台灣幾次關鍵性的大選,都凸顯出中間選民強大的力量,尤以2000、2004年總統大選,及1994、2014年的首都市長大選、2018年高雄市長大選等,其沛然莫之能禦的強大顛覆動能,可謂典型。

1994年台北市長大選,國民黨推出時任官派市長黃大洲迎戰,自國民黨分裂成立的新黨由趙少康出馬,民進黨則由被評鑑「第一名立委」的陳水扁挑戰,結果阿扁以43.67%獲勝,讓民進黨首度插旗天龍國。

阿扁能在藍營銅牆鐵壁之首都台北勝選,主要繫於「三腳督」加上他市議員、立委任內表現傑出,以及「走出悲情,迎向希望」和建設「快樂市民、希望城市」等文宣廣獲認同;另個重要因素是臨選前新黨在北市大遊行,導致黃大洲選情告急,中間選民因而紛紛棄保改投阿扁。

市長任內民調滿意度高達76%的阿扁1998年連任失敗後,原支持與同情者轉而力拱他參選總統;2000年一戰再因連宋扁「三腳督」而獲得大位。

從扁得票率39.3%、宋36.8%、連23.1%觀之,當時剛自創親民黨之宋的聲勢遠高於連,而逼近扁,其以些微票數落敗,主要是扁蓮配有互補作用,張昭雄對宋無論是女性、年輕選票或利益選民,均乏吸引力;至於連蕭配,得票率大致固守國民黨基本盤,看不出有開拓中間選民之跡象。

選情鬆緊影響投票率,中間選民牽引成敗動能

2004年連宋合挑戰在任的扁蓮配,原是勢均力敵中連宋略看好,主戰場繫於中間選民之大決戰,卻因投票前夕發生二顆子彈事件,一夕之間選情扭轉,致阿扁以50.11%得票率險勝連宋的49.89%。

從2000年82.69%、2004年80.28%二次總統大選投票率觀之,扁連宋的二度大對決,中間選民的翻轉,都發揮相當作用;2008年馬英九跟謝長廷競選時,因實力與魅力有所差距,投票率即降至76.33%;可見中間選民與選情的鬆緊,具一定的牽引作用。

至於2014年台北市長選舉,投票率70.46%,與2010年之70.65%相比,沒啥增減;而2006民進黨謝長廷得票率40.89%,國民黨郝龍斌53.81%,2010年蘇貞昌得票率43.81%,郝龍斌55.65%;但2014年柯P得票率57.16%,連勝文40.82%,顯然民進黨禮讓首次參選的政治素民柯文哲,加上支持綠營的網民全力為柯讚聲,造成原支持藍營的中間選民積極移動所致。

全力拱柯帶來的強大聲勢,也外溢回饋民進黨本身,讓民進黨在2014年奪得包括4個直轄市及9個縣市。這種打造「超級明星」誘動中間選民的戰略,同樣發生於2018年九合一大選以韓國瑜為庶民救星的國民黨,讓未曾任何政治改革的國民黨意外拿下失守20年的高雄,同時奪回3個直轄市、12個其它縣市。

觀諸歷來大選,中間選民的移動除了翻轉選情,最突出的是具有明顯的「鐘擺現象」,同時建構出週期性「政黨輪替」的局面,符合政治學與人民「幹不好下台換人作」的期待;至於利弊如何則觀點互異。

天平上砝碼作用,中間選民成選舉最後仲裁角色

2020大選,由於韓營未見實質政見而發言又一再凸槌,導致民調直落,韓國瑜被迫出險招呼籲韓粉「反民調」支持蔡英文,致民調為之混亂,而其「蓋牌」作用是否有效,不得而知;惟若影響中間選民投票意願或造成選民誤認蔡票太多「不差我一票」,也可能衝擊選情;民進黨似該有所警惕。

總結而論,中間選民正如「孫子兵法‧軍爭篇」所云:「部隊急行時,如狂風飛旋;行進從容時,如森林徐展;攻城掠地時,如烈火迅猛;駐守防禦時,如大山巋然;軍情隱蔽時,如烏雲蔽日;大軍出動時,如雷霆萬鈞。」

由於深具天平上砝碼決定選舉最後成敗的作用,中間選民雖談不上是上帝的使者或魔鬼的幫兇,以及正義的化身或邪痞的徒眾,但至少可能是理智的代表或盲從的部隊,熱情的團夥或冷漠的族群,制衡的力量或失衡的動能;唯一可以肯定的則是它扮演最後仲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