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兒虐事件勿先PO網、私刑正義 律師:糾眾撒冥紙、丟雞蛋可能給被告一個很好的藉口

社會議題

家扶基金會18日公布「2019兒童保護概況調查」,結果顯示57%的民眾覺得台灣兒虐現況嚴重,且有高達76%的民眾對托育感到不放心,其原因應與近期幼保施虐案件常躍上新聞版面有關,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表示,在今年十大兒保新聞中,有2起是托育人員去傷害小朋友,這相較往年是比較特別的現象。

因此,何素秋呼籲,幼兒教育其實是一門專業,應重建專業品質與形象,讓民眾能夠信任,一同守護兒童安全。

受虐黑數還有更多,醫生:精神虐待往往被忽略

根據家扶基金會統計,今年1月至11月與兒童保護相關的事件報導共有277件,其中比率最高為身體傷害達24.19%,其次為性侵猥褻16.79%,總受害兒少高達345名,其中69位還來不及長大就不幸去世,最小的受害人出生僅6天。

另外,由社工及「兒保好鄰居」票選出來的十大兒保新聞包括身體傷害3件;兒虐致死、性侵及殺子自殺各2件;疏忽致死1件,肉圓爸家暴事件與女童遭洗車空氣風槍奪命2件受到大眾矚目的新聞也名列其中。

然而,不論是新聞報導還是衛福部統計,社會角落總有黑數存在,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梁歆宜指出,其實無形的精神虐待在台灣嚴重被低估,而精神虐待似乎沒有傷,但其影響不亞於身體虐待與性侵。

梁歆宜表示,從實務經驗來看,身體虐待往往不只有身體的虐待,精神虐待將影響大腦的發展,對於受害者的情緒、智力、人際與自我發展的傷害甚深,但精神虐待發生時,大多不是沒被發現,就是不被覺得這是個問題,就連孩子也可能因為長期與父母親相處的模式就是如此,也不覺得父母有錯,造成台灣精神傷害的通報量偏低。

PO網容易個資外洩且延誤救援,私刑正義也可能給被告一個藉口

每當兒虐事件的發生,都讓社會感到心痛,但選擇正確的通報方式非常重要,在這次的調查結果中,有9成民眾發現疑似兒虐事件優先會選擇通報110或113,但仍有4.5%民眾會選擇在社群網站上求助。

何素秋表示,社會需要雞婆一點,但通報需要透過正規管道,而PO網求助,不僅容易讓孩子的個資外洩,在第一時間也延誤救援,甚至網路的高度關注,還可能出現「公審」或「私刑」,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律師林瓊嘉舉例,曾經有女童被性侵,嫌犯還將竹籤插入女童下體,導致女童腸子只剩下8公分,雖然嫌犯一度承認犯罪,但當下大批憤怒民眾前往警局謾罵,嫌犯最後改口因為媒體民眾壓力逼迫才承認犯罪,被認為是「非任意性自白」為無效證據,最終因證據不足,無效定讞。

林瓊嘉說,被害事件發生時,民眾若想制裁犯罪,不是糾眾撒冥紙、丟雞蛋,因為如此一來,不只行為人可能犯了妨礙公務、妨礙秩序外,還會給被告一個「很好的藉口」,應相信檢警辦案。

此外,林瓊嘉也建議,「刑事妥速審判法」規定,若一審無罪、二審無罪便無法上訴至最高法院,兒少案件有其難度,有時候孩子無法完整表達,說詞反覆也無法被採證,「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應該進行修法,讓最輕本刑三年以上的少年保護事件得上訴到最高法院,給檢察官更充分的時間還原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