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易和感冒混淆...致死率僅次肺癌!醫:流感季4招避免「肺阻塞」復發

醫藥保健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7位,每年死亡人數超過6000人,其中肺阻塞(COPD)就佔了超過8成,且肺阻塞的致死人數比例僅次於肺癌......

「急性惡化是肺阻塞致死的主因,若發生一次重度急性惡化,2個月內死亡率高達20%!」台大醫院內科部胸腔科主治醫師古世基指出。

天氣變冷,許多人咳嗽咳不停,更可能讓慢性肺阻塞患者急性惡化。究竟哪些原因是預防肺阻塞急性惡化的最大阻力?又該如何正確治療及預防呢?

致死率僅次肺癌!3原因導致「肺阻塞」急性惡化

肺阻塞是常見的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因初期症狀「咳、喘、痰」容易和感冒混淆,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是中重度。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王鶴健表示,「急性惡化是導致肺阻塞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若患者未聽從醫囑或用藥方式錯誤,可能會影響治療效果。」

王鶴健指出,用藥順從性高的患者,可降低超過4成急性惡化的比例,而正確用藥的患者,可降低超過2成的死亡率。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進行的患者用藥行為調查也發現,6成(60.7%)患者雖確診時間為3年內,但卻有超過7成(70.2%)為中重度患者,「代表民眾對肺阻塞病識感仍待加強,及早發現、治療,才能維持肺功能,降低急性惡化風險。」

至於又是哪些原因,成為預防肺阻塞急性惡化的最大阻力?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公共事務召集人、宜蘭羅東博愛醫院副院長邱國欽指出,「調查發現,患者用藥3大障礙,近4成沒有在吸藥前先把氣吐完導致『吸氣量不足』;近2成吸藥後閉氣時間未達5秒,『閉氣時間不夠』;超過3成患者無法在按壓吸入器的同時吸藥,有『手口協調性不佳』情況。」「尤其是罹病時間越短者,出現用藥障礙比例越高,這也是醫師常鼓勵初診斷病人應定期回診追蹤用藥狀況及吸入器使用正確性的原因。」

菸齡長達30年、65歲的王伯伯,半年前因感冒造成呼吸急促且合併有喘鳴聲,緊急送至急診後轉至門診檢查,確診罹患肺阻塞。邱國欽指出,在門診追蹤治療期間,王伯伯仍抱怨如果走動太快就會喘、甚至天氣變化大時就感到胸口不舒服。「2個月前又因呼吸急促送急診,進一步才發現是使用吸入器時出現問題......」邱國欽表示,王伯伯會模仿電視劇的吸藥方式按壓兩下、快速吸入且沒有閉氣,導致藥物沒有進入肺部,無法發揮作用。

邱國欽表示,肺阻塞是常見的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因初期症狀「咳、喘、痰」容易和感冒混淆,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是中重度。(攝影/陳稚華)

2020最新治療指引:靠「它」降4成肺阻塞惡化風險

那該如何正確治療及預防呢?

邱國欽指出,根據2020年國際最新治療指引(GOLD Guideline),目前國際最新治療是以長效型擴張劑為主,「長效型擴張劑有分單方、複方和三方,會跟著患者的嚴重度會選擇不同的擴張劑。」古世基提到,目前用於治療肺阻塞的藥物至少有3種,而吸入器就有至少4種,在眾多選擇下,針對不同階段的肺阻塞患者,更應依照病情選擇不同的治療藥物及合適的裝置。「根據2020年國際最新治療指引提到,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能降低40%急性惡化風險,且已連續4年被納入治療指引中。」

目前用於治療肺阻塞的藥物至少有3種,而吸入器就有至少4種。(圖片來源/古世基醫師提供)

不過許多肺阻塞患者,是否會因肺功能不好,導致使用吸入器無法吸得比較飽滿?

邱國欽表示,國際有調查發現肺阻塞患者有7-8成都是因使用方式錯誤,「有少數極重度的病人或年長者、記憶力衰退者,他們的肺功能不足以把藥物吸入或不方便,所以衛教非常重要,我們也會特別衛教這些患者的家屬,請家屬協助患者好好用藥,再來是使用主動噴出的藥物或是搭配吸藥輔助器,讓患者不用這麼費力。」

而是否單純使用長效型氣管擴張劑,就能阻止肺阻塞的急性惡化?

邱國欽解釋,基本上藥物分「保養控制」和「疾病控制」2種,「長效型屬於疾病控制的藥,短效的擴張劑和藥物是用來緩解急性症狀,即便有使用長效型用藥的患者,不管是因為感冒、空氣品質變差、溫差引起的急性惡化,這時候就會加上額外的短效藥物來緩解瞬間的症狀。」

至於相對穩定或輕度的病人,邱國欽表示他們較少出現急性發作的狀況,只要使用保養的藥物即可;但是當病人進入到中度、中重度、常發作的病人,就會備給他臨時需要的急救用藥。

流感流行期!醫:4件事避免肺阻塞患者復發

至於導致肺阻塞急性惡化最主要的原因有哪些?邱國欽指出以下4點:

1.用藥不規則

2.延遲診斷導致疾病嚴重度增加

3.環境因素(沙塵暴、溫差、流感季、感冒、空氣品質)

4.病人本身因素(抵抗力低、免疫力低導致復發感染)

近期也進入流感流行期,要如何避免肺阻塞病人復發?邱國欽建議:

1.戒菸

2.空氣品質不佳時避免出入公共場所

3.戴口罩

4.家中可擺放空氣清淨機或除溼機

古世基也強調,「肺阻塞不是只有藥物治療,肺復原、復健運動也一樣重要!」不過肺復原動作也要先評估患者到底是肌耐力不足、還是其他因素,「如果患者膝蓋不好就不能叫他一直走路,也許就可以建議騎單車。有些醫院也會建議練習「八段錦」,藉由這些柔和的動作來運動,只要持續做耐力就會慢慢建立起來,可能也較適合心臟較不好的族群。」

古世基強調,肺阻塞不是只有藥物治療,肺復原、復健運動也一樣重要。(攝影/陳稚華)

他表示,一般比較可行的作法是讓患者6分鐘行走300公尺的距離,「走的距離本身就能看出成效,可能經過復健就能走到350公尺,這個也是很明確的指標。」

古世基也再次提醒肺阻塞患者,3大吸入器用藥建議:「吸藥前先把肺裡空氣吐完」、「按壓吸入器同時吸藥」、「吸藥後閉氣至少5秒」。「回診時主動和醫師討論用藥狀況,選擇合適的藥物和吸入器,並搭配6周以上的肺復原幫助減輕症狀,維持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