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成患者無法活超過1年...比癌王更可怕!醫:靠「這個療法」治小細胞肺癌

醫療保健

一直以來胰臟癌被稱作「癌中之王」,但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表示,肺癌連續7年居國人第一奪命癌,「小細胞肺癌」因發現多晚期、惡化快、易轉移、易復發等4大特點,「加上過去20年治療無進展,患者5年存活率僅6%,低於胰臟癌的9%,小細胞肺癌才是真正的癌王!」

台北醫學大學人體研究處人研長李岡遠醫師也解釋,肺癌的種類多,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其中,小細胞肺癌在台灣的占比約1成,5年存活率僅6%,比胰臟癌的9%更低,是名符其實的癌中之王。」

究竟如何早期診斷出小細胞肺癌?又有什麼治療新突破呢?

癌中之王!小細胞肺癌5年存活率僅6%

賴俊良先指出,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包括咳嗽、喉嚨沙啞、胸悶和喘氣等,都易被當作感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未能及早就醫和正確診斷,超過6成確診時已是晚期。」

「大家談到肺癌就會變色,因為它是一個難纏的疾病,每個人都有可能得到。而小細胞肺癌雖然每年僅有約1千位患者,治療上一開始效果也很好,可是一旦沒效就什麼藥都沒效了,就會兵敗如山倒,這也是我們醫師在治療肺癌上相當頭痛的一個疾病。」賴俊良提到。

賴俊良提醒,肺癌的高風險族群應建議定期做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以利及早揪出異狀和早期治療。那麼哪些人屬於高風險族群呢?他指出: 

1.抽菸史超過30包年(pack year)

2.有肺癌病史、特定職業暴露(石綿、交通警察、拆船業)、氡氣暴露

3.有肺癌家族病史

不過賴俊良也指出,早期肺癌仍不是那麼容易被找到,「且小細胞肺癌更不容易早期發現,原因是它長在肺部中間,所以用低劑量電腦斷層大部分抓到的可能是肺腺癌。」他舉例,曾在臨床碰過小細胞肺癌的患者,3個月前照X光都還沒事,3個月後就不行了,「不過小細胞肺癌還沒有一個很完整的危險因子數據可供參考,目前認為石綿也是危險因子之一。」

賴俊良指出,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且小細胞肺癌治療上一開始效果很好,可是一旦沒效就什麼藥都沒效了。(攝影/陳稚華)

如何有效治療小細胞肺癌,增加存活期?

至於要如何有效治療小細胞肺癌,增加患者的存活期?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醫務秘書陳崇裕表示,目前小細胞肺癌治療欠缺的是「長期控制的策略」,「小細胞肺癌在過去20年僅有化療可用,一旦化療失效,患者便無藥可用。所幸近年免疫治療藥物的出現,不僅能加強化療的治療效果,也可延長有效治療的時間,避免或延緩病症惡化。」

賴俊良進一步解釋,「標靶治療是針對癌細胞有特定突變的蛋白質,它可以直接針對這個蛋白質去治療,癌細胞自然就會走向死亡;而免疫治療是針對體內免疫細胞,來喚醒這些細胞,讓免疫細胞可以認得癌細胞進而直接去攻擊它,因為免疫細胞在人體各處都有,所以效果很好。」

陳崇裕表示,免疫治療藥物的出現,不僅能加強化療的治療效果,也可延長有效治療的時間,避免或延緩病症惡化。(攝影/陳稚華)

根據研究顯示,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傳統化療,近6成患者無法存活超過1年,但若合併免疫療法,約1/3患者存活可超過1年半。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胸腔科主任陳育民也表示,「近年肺癌治療已走向精準化和個人化醫療,非小細胞癌患者在醫藥快速進展下,擁有更多化療、標靶藥物和免疫治療藥物的使用機會,並透過組合策略達到較佳的治療效果。」

醫:盼健保補助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

即使是過去20年處於無新藥發展的小細胞肺癌,近年也隨著免疫治療日趨成熟,逐漸擺脫「沙漠癌症」狀態,陳崇裕也鼓勵癌友不要放棄希望,勇敢與醫師討論找出適合自己的理想治療方案,就有機會獲得較佳的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

不過目前免疫治療的價格大約在15-20萬左右,賴俊良表示,「小細胞肺癌的患者95%都是老菸槍、年齡較大,也大多屬於社會中低階層的弱勢,只有少數肺腺癌患者在標靶治療完後可能會轉型成小細胞肺癌。」陳育民也呼籲將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能納入健保給付。

而長年推動癌症預防的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也表示,60-7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養成天天彩虹蔬果579、規律運動、良好體重控制、戒除菸酒和檳榔,以及定期篩檢的習慣,都是遠離癌症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