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藝術家的年味計畫

生活品味

有句話說,園藝是讓植物的生命影響人的生命,或許這正解釋了許多人在生活煩悶或工作忙碌時,暫拋煩憂的方式便是去度假、親近大自然。新年伊始是讓事物、環境乃至自身狀態都煥然一新的最佳時機,就讓植物帶來新的綠意提案。

除舊:借助植物看見自己

「你要跟我回家嗎?」站在郊山的小徑上,「草肉實堂」主理人葦葦彎下腰跟路邊的野花說著話。平時她以不同種類的花朵、草本甚至木本植物進行創作時,總先用心靈去感受植物的生命力,再用雙手調整出最佳姿態展現於眾人面前;而葦葦發現,直覺選擇的花朵居然與自身情緒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也讓葦葦一頭鑽進「花精療法」的領域,並觸發「花占」的靈感來源。

葦葦說,不經意被路邊某些花朵吸引,可以透過了解其含義,進而看見自我的身心狀態。她在外雙溪的山徑野地邊散步邊舉例,例如俗稱「鬼針草」的大花咸豐草,這種四處可見的植物,不管是在野外、馬路旁、屋簷下都可生長。喜歡大花咸豐草的人代表心裡渴望自由、嚮往無拘無束的生活,而內在的不自由,往往是自我的信念造成,而非外在因素捆綁。

而有著蓬蓬果實的倒地鈴,是台灣鄉間常見的藤蔓植物,有著用氣室小心翼翼保護種子的特性,她觀察到,選擇倒地鈴的朋友,時常是對未知關係感到恐懼與不信任,會用重重的防護罩包裹自己,它所代表的課題,是要試著放膽投入關係、信任他人,才有機會從付出當中獲得更豐沛的回報。

手作苔玉時選用帶有紅色果實或花朵的植物,佈置家中更添年味。

至於欲開還閉的龍膽花不像其他盛放的花卉般張揚,卻擁有很長的花期,它譬喻的是經歷挫折後的人,常會陷入憂鬱膽小的封閉模式,也會對自己的決定充滿質疑,但是透過練習失敗、自我肯定,就能鍛鍊出越挫越勇的精神。

而芒草花絮雖然柔軟,葉片卻很鋒利,美麗的身影與防衛機制兩者有著鮮明的反差,對人對己都要求甚高。

分享完花占的觀察,葦葦把這天採集的花草收進背後的竹簍,「像這樣回去就可以插成一束。」她笑著說,比起花店裡規矩搭配的花束,隨興採集、找個喜歡的瓶子整理插花,不僅能為居家增添清爽的綠意,也能更有意識地感受生活。

她建議,有植物的日常可以從逛台北的大小花市開始,若是有更多閒暇,就可以試著到郊野採集,但是葦葦也提醒,在國家公園或私人土地不能隨意採集花草樹木,入山時保持感恩的心,只取所需、不浪費大自然賜予的寶貴資源,如此才能讓植物的能量進入心底。

首先,葦葦說自己的最喜歡俗稱「鬼針草」的咸豐草,這種四處可見的植物不管是在野外、馬路旁、屋簷下都有生長,象徵的正是隨性的「自由」。選擇這種植物的人代表著心裡渴望自由、嚮往無拘無束的生活,可以試著練習不要太過重視旁人的眼光,勇敢的為自身建立標準而非屈從外界。

透過生活中簡單的綠意提案,就能為新的一年帶來不同的氣象。

而有著膨膨果實的倒地鈴,是台灣鄉間常見的藤蔓植物,它用氣室小心翼翼保護種籽的特性,她觀察到,「花占」時選上倒地鈴的朋友,時常是對未知關係感到恐懼與不信任,會用重重的防護罩包裹自己,而有可能阻擋了當下的體驗,它的課題則是要試著放膽投入關係、信任他人,才有機會從付出當中獲得更豐沛的回報。

至於欲開還閉的龍膽花不像其他盛放的花卉般張揚,看上去總是害羞的樣子,它譬喻的是經過挫折後的人常會陷入憂鬱膽小的封閉模式,也對自己的決定充滿質疑,但它雖害羞卻擁有很長的花期,正是在告訴人們必須練習失敗、自我肯定,鍛鍊出越挫越勇的精神。

而一大片白茫茫的芒草花絮雖然柔軟、葉片卻很鋒利,美麗的身影與防衛機制兩者有鮮明的反差,對人對己都要求甚高;被芒草吸引時,就是自然在提醒堅定溫暖的心靈需要適時調整一下偏執與分明的性格,來減少距離感、理解愛的本質而寬容大方的給予正面回應。

佈新:手作苔玉的新年療癒

對於不常接觸大自然的城市人來說,除了可藉由花草了解自身狀態,若想妝點居家,與其直接購買盆栽擺放,不如親手製作一株苔玉,從手作的過程中更深入感受自身與植物、土地、大自然的關係。

材料準備:

較不需水分的盆栽(蘭花是個好選擇!)

水苔

棉麻線或鐵線

覆蓋外觀用的青苔(視需求準備)

Step 1. 離盆整理

第一個步驟是抓住整株植物莖部接近土表的地方,小心從盆中取出,並把附著在植物上的土捏整成圓形。

步驟一 、離盆整理。

Step 2. 覆蓋水苔

接著從水桶裡取出泡開的水苔,並將水分擰乾。「去感覺手捏土壤、捏水苔的感覺,感受每一寸肌膚碰觸泥土的溫度。」葦葦一邊說明,一邊以水苔包覆土壤,並繞線固定,直到看不見土為止。

步驟二 、覆蓋水苔。

Step 3. 微調塑形

大致包好水苔後就可以開始細部塑形,用適中的力道把水苔太多的地方纏線包平,邊纏繞邊適度壓實土壤,使其不要鬆脫掉落。如果想要更多的綠意,只要用青苔或者其他綠色植物包裹最外層即可。和前一步驟不同的是,塑形時建議以規律的方向纏繞,做出來的成品會更美觀,最後還可以因應不同節日加上貼紙等小裝飾,更添節慶氣息。

感知的日常練習

「做苔玉不要怕失敗,重要的是過程。」自己動手做苔玉並非難事,只要選對植物、好好與之相處,它就能活得健康又自在。葦葦認為植物自有一套與人共處的方式,雖然它不會動也不會說話,但仍能靠著姿態、形體的變化來當作訊號與人互動。

日常的栽種和澆灌不能只靠參考書的規則與條例,更必須親自觀察植物的需求、它們開心與不開心時的溼度與狀態、喜歡陽光的神態或是過度曝曬的無精打采,如此一來,每一株植物才能與栽種者建立起獨有的默契。

一年之始,有植物相伴一起生活、成長,家中將更添盎然的生機,也從而更加領會內在的自我。

本文轉載自《台北畫刊》。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https://www.travel.taipei/zh-tw/pictorial

更多內容

探索城南 藝術家戴開成「跟著自己的感覺走」

日本作家栖來光的移住觀察 她沿著Y字路走進台北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