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美濕地陸蟹個頭小死亡率高 路殺、蟻攻夾殺紅螯螳臂蟹

生態保育

高美濕地是欣賞夕陽的熱點,但卻也是陸蟹遭路殺的熱區,短短500公尺晚間2小時單一方向行進的目視統計結果,死於路殺者至少百隻,且經3年的連續調查發現,成蟹的體形變小。

調查高美濕地陸蟹路殺情形的東海大學教授林惠真說,每隻抱卵母蟹前往海邊降海釋幼的過程,風險極高,遭遇到的是車禍及螞蟻夾殺,死亡機率約50%,且同一物種陸蟹體形大小與其他區域的族群比較起來,縮水近4成,高美濕地的陸蟹族群有不可忽視的危機。

高美濕地絕美的夕陽,前往賞景時,別忘了濕地還有很多生物,別傷害了牠們。

林惠真說,高美濕地陸蟹路殺的計算,其實是低估。2016年至2018年這3年,連續3個月初一、十五後2天,陸蟹出沒於防汛道路的尖峰2小時間,共12天的調查統計,發現死亡個體有1千多隻,平均每晚2小時內就會發現1百多隻死亡個體。

調查人員傍晚過後靠著路邊微弱的路燈及手電筒,在防汛道路500公尺的範圍內做調查,而且走過、數過的路段當天就不會再回頭,這期間,車子仍在防汛道路上行駛,所以已被數過的路段,還會持續有必須穿過馬路去海邊降海釋幼的抱卵母蟹遭車輾死,如果不是輾死,也可能因螞蟻攻擊而死,而這與海堤的堤角形式有關。

高美濕地遭路殺的紅螯螳臂蟹,抱卵母蟹為了爬過馬路到海邊降海釋幼卻遭車輾斃,在防汛道路算數個體,發現至少3成死於路殺。(圖片提供/東海大學教授林惠真)

死於車輪碾壓,佔3成

在高美濕地附近生活的陸蟹遭路殺,有很明顯的季節性,清明節開始就看得到,持續至中秋節,又以端午節至中秋節之間為最高峰,高美濕地的陸蟹遭路殺的原因,就是為了繁殖下一代,抱卵母蟹要穿過防汛道路到海邊,才能降海釋幼,正要繁殖下一代的母蟹,因為必須過馬路到海邊去而遭路殺,路殺死亡數量佔比約3成,對於族群的損失極大。

繁殖期的陸蟹遭路殺的情形,不僅發生在高美濕地,較為人所熟知的是墾丁的陸蟹,農曆6月至10月為其繁殖高峰期,牠們得冒著生命危險穿過的馬路是海岸公路。

林惠真觀察高美濕地的陸蟹降海釋幼習慣,繁殖期是從清明到中秋,但不是每天都跑去海邊,而是集中在初一、十五後的2、3天內,因為潮汐的關係,初一、十五及前後2天通常是大潮,陸蟹會趁著大潮,水位較高時到海邊降海釋幼;同時,研究者也對陸蟹做標示,因此得知1隻母蟹在繁殖期內的降海釋幼不會只有1次,以1個繁殖期過個3次防汛道路來看,生存機會可以降到多低!

海堤樣式也會影響陸蟹是否能順利越過、走向海邊,林惠真提出了建議優先改善路段(圖片提供 /東海大學教授林惠真)
海堤若呈直角,陸蟹就難爬上,做成與圖中一樣沒有垂直的堤腳,有利於陸蟹爬行;同時,粗糙的堤面也有利於陸蟹攀爬。(圖片提供/東海大學教授林惠真)

死於螞蟻攻擊,佔2成多

成功穿越防汛道路後,還有一道難關,就是海堤,海堤堤角呈直角,即使陸蟹有多隻腳,也不易爬上垂直的堤角,陸蟹就被阻擋於此,無法往前進到灘地,使得身上水分漸漸消失,體力變差,就變成螞蟻的獵物,死於非路殺的佔比約有2成多。

為什麼水泥的海堤會有螞蟻?林惠真解釋,為了綠美化海堤以及改善揚塵,當地的海堤種植了草海桐,造就了建構螞蟻窩的好環境、螞蟻聚集,當陸蟹身上水分漸乾時,牠成為螞蟻攻擊的對象而死亡。

路殺、遭蟻攻擊,令高美濕地陸蟹小又少

也因此,與其他地方的陸蟹體型做比較,高美濕地的成蟹尺寸小了很多,林惠真說,香山、桃園等地陸蟹的路殺比例較低,他們也去當地採樣,當地陸蟹的殼寬3.5公分,但高美的陸蟹殼寬僅2.2公分,顯然生活在高美濕地附近的陸蟹爭生存的風險極高。

保護紅螯螳臂蟹,可以這樣做

調查做了3年,林惠真認為再做下去,趨勢也是一樣,現在需要做的事是改善海堤堤角,並在陸蟹繁殖期定點定時設置交通管制措施。

需要越過防汛道路、爬過海堤,前往高美濕地降海釋幼的陸蟹是「紅螯螳臂蟹」,保護牠能繁殖下一代需要一些交通管制及環境改善措施,林惠真說,繁殖期間農曆初一、十五之後的3至5天晚間7時至9時,是紅螯抱卵母蟹釋幼高峰期,此時也正是高美遊客觀賞夕陽結束散場的時間,當抱卵母蟹上場遇到遊客散場車潮,造成母蟹極高的死亡率,因此需要這些段時間採取部分交通管制措施,讓抱卵母蟹可以安心過馬路。

至於堤角改善,林惠真建議,將抱卵母蟹常走的熱點區海堤修改為「低堤角、三面光」的友善陸蟹簡單工程,堤角不要垂直,否則陸蟹不易爬上去;三面光是指水泥體的海堤不要種植物,以免成為螞蟻聚集處、讓螞蟻來攻擊陸蟹,又,熱點區的範圍並不大,只有500公尺,短短500公尺不覆土種植物,應該不至於讓揚塵情形惡化。

農曆春節後,清明節就不遠了,期待在紅螯螳臂蟹下個繁殖季節到來前,各項人為死亡威脅就能改善。

原文作者為陳儷方,本文轉載自《農傳媒》,全文連結<點此>。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農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