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台北 陪伴街友的溫柔力量

社區

街友,也是城市中的一員,長期關注街友議題的「人生百味」,在熱鬧的台北車站旁,為街友打造舒心的溫暖歸所;深耕萬華的「夢想城鄉」,則協助弱勢者化身為導覽員,連結社區店家、景點,述說萬華生命故事。透過對內、對外雙管齊下,為台北的各個角落引入溫暖陽光。

就在繁華的台北車站旁,隱身在巷弄裡的「重修舊好」,是間非典型的暖心小食堂。三層樓的空間,既販售簡餐、飲品,也無償提供街友洗澡、洗衣和打工換餐,這是長期關注街友議題的「人生百味」團隊在去年7月最新開張的空間據點。

「重修舊好」內的餐點,一般消費者可付費購買,街友則能以打工換餐的方式取得。

對內有家,打造街友安心的歇腳據點

這個共好空間,原是台北市公共運輸處的老舊宿舍,團隊接手後,打造成街友的歇腳據點,不僅讓他們免費洗澡、洗衣、烘衣、打工換餐,也連結社福資源,甚至開設藝術工作坊,「我們希望大家可以在這裡修復元氣。」重修舊好專案統籌鍾世柔說。

重修舊好的友善氛圍,讓街友展現不同樣貌。有位過去常有鬧事紀錄的街友,來到店裡兩週後,有天突然開口想借廚房,原來有餐飲背景的他,想煮泡麵給另外兩位街友吃,「老實說一開始我有點怕他,但如果我只記得他會喝酒鬧事的一面,就看不到他想煮東西給朋友吃的這一面。當大家在這裡自然互動,就會發現每個人還有很多其他面向。」

每位街友都身懷不同知識與專長,夢想城鄉團隊透過溝通、策展,將街友與萬華在地的故事分享給大眾。

相比其他機構以提供物資為主,「我們強調的是重新建立人際連結。」鍾世柔說。除了讓街友在這裡相聚聊天,每月舉辦一次的藝術活動,更透過畫畫、寫感謝卡等方式,鼓勵他們說出人生故事,「在街上久了,很長時間遭受別人異樣眼光,我們希望他們能感受到好的人際互動,和別人的友善回饋。」

鍾世柔認為,一個人會變成街友,甚至精神狀況異常,絕對是經過非常長的歷程,同樣的,要改變也需要很長時間,「我常用失戀形容,明明知道趕快放下就好,但就是會有一段『爛泥』的過程,我們就是陪伴他度過這段爛泥時間。」

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現在重修舊好每天都會吸引10到15位街友前來,許多人從一開始的觀望、防備,到現在看到店員忙不過來時會主動開口幫忙,「他們真的把這地方當作自己的家,有認同感,所以才會願意一起整理。」更重要的是,從失序匱乏到願意協助他人,「在這裡可以感覺到他們的身心狀態比之前穩定。」

沒有過度裝潢的「重修舊好」,就像一般民宅,成為街友溫暖的家。

扮演橋梁的重修舊好,一邊溫柔陪伴街友,一邊也開啟人們和街友對話的契機,「很多人知道隔壁坐的是街友時,都會很驚訝!」其實許多街友不像大家刻板印象中的樣子,「先撕掉一般人對街友的標籤,民眾就有機會重新認識街友,再回到生活中跟別人分享。」鍾世柔認為這跟台北市民的特性有關,不僅更加開放包容、友善程度高,也更願意傾聽街友的故事。

對外發展,和在地社區合作共存

另一方面,台北資源多,服務街友的組織也多,大家彼此互相照應、連結資源,也讓這張協助街友的網絡更加綿密。扎根萬華的「夢想城鄉」,也是人生百味重要的協力夥伴之一。

在面對萬華的弱勢族群時,夢想城鄉透過導覽、藝術創作和手作木工等三大文化方案,串聯經濟弱勢者和在地社區,「我們希望用『合作』取代『驅趕』,用共存的方式解決問題。當街友具備社區角色可以回饋時,就能在他們身上看到價值。」夢想城鄉活動企畫謝宜潔與陳亮君表示。

透過木工體驗加強街友的人際連結,作品同時還能做公益。

比如透過繪畫、拼貼⋯⋯各種形式的「藝術創作」,敲開街友心防,讓他們說出人生故事,面對外界可以展現自己的價值,內心也能更安定平靜。「手作木工」則強調人際合作,與夥伴一同完成作品,更可和其他社群連結,像是幫忙全球在地行動公益協會(Glocal Action)製作課桌椅,送往泰緬邊境。

至於「導覽」,則是培訓經濟弱勢者成為導覽員,揉合景點與街友生命經驗,帶領遊客看見不一樣的萬華,「我們在他們身上找到跟這個社區連結的故事,完全不需要背稿。」謝宜潔說。

像是67歲的樂樂姐,本身是單親媽媽,因車禍後無法工作,親子關係緊繃,後來還有憂鬱症。一開始請她分享故事,她常自我否定,但其實以前她在市場工作,講起店家生態活潑有趣,信手拈來就是一段萬華生意史。

後來夢想城鄉和當地的青年旅館「大可居」合作市場導覽活動,就請樂樂姐帶遊客去市場採買、聽故事,再回到旅館烹煮,量身訂做的導覽路線,讓樂樂姐重拾自信。陳亮君表示,「透過分享故事,樂樂姐開始看到自己的好,現在她變得更加勇敢,有種拿回自主權的感覺。」

夢想城鄉企畫謝宜潔(左)與陳亮君(右)參與許多協助街友新生的活動,同時也跟他們建立如同朋友的關係。

然而培訓導覽員並不容易,團隊幾乎要花上一年時間,才能讓這些弱勢者練習與人溝通、不害怕被批評與提問,5年來共培訓10位導覽員,目前有4位提供導覽服務,每次3小時的導覽活動,至今已累積千人參與。

透過生動解說,參加的民眾大都對街友印象翻轉,就連萬華在地的店家老闆也對街友改觀,「有位老闆告訴我們,以前只要看到街友他就會繞過,也無法理解他們為何不工作?現在知道他們其實很願意跟我們一起努力。其實當人們真的理解以後,恐懼也會消除。」陳亮君說。

「一個人要被支撐起來不是只有經濟狀態,他需要有朋友、有盼望,覺得自己有能力才行。」謝宜潔說。她也觀察到政府除了關注街友的工作、居住等外在條件,也積極幫助遊民重建人際關係,加強心理建設,跳脫以往必須有實際住所才算脫遊的認知,並反應在「脫遊指標」定義的改變上,「這都是跟過去很不一樣的事。」

街友的際遇,不僅是個體的生命問題,更是衡量一個城市是否重視弱勢族群的指標之一。今日的台北正以多元開放的姿態,接納各個階層的民眾,讓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用自己的方式發光發熱,找到珍貴的生存價值。

本文轉載自《台北畫刊》。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https://www.travel.taipei/zh-tw/pic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