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下的風景城市設計革命水孔蓋

藝術文創

雨後雨水涔涔流下,敲擊著水孔蓋,雨露劃過極富鮮豔的設計,經過洗禮後上頭的圖繪顯得更為清澈、明亮,台中,正在為市容悄悄著色,腳底下踏得不再是冷冰冰的鐵製品,而是透過城市印象所繪製出的圖繪。

聘邀三位插畫家:陳姝里、川貝母、鄒駿昇與豐原、水湳、太平交織,讓時間遺忘的畫面重現,舊時光景成了本次設計元素,跟著日日好日一起追隨腳底下的風景,與三位設計師暢談創作理念。

用設計為家鄉點綴街景,在製作過程中有更了解城市所需要的規劃是什麼?

陳:剛好我是台中水湳人,水湳第一個聯想到的是水湳機場,因為這曾經是該地區最重要的建設,但對於2004年(民用機場搬遷至清泉岡)後才出生或搬進水湳的人,記憶肯定又會不同。曾經因此考量,而猶豫「飛機」是否為最合適的畫面主體,因此在畫面分割出的四塊空間中,分別放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水湳樣貌。

川:插畫的工作往往都是平面的,所以當收到水孔蓋的設計邀請時,很快就決定接下這個工作。這次的構想在搜尋有關太平的資訊後,很快就決定使用舊名「鳥榕頭」,在字面上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視覺感,對當地人而言提到舊名會感到親切,對外地人來說,很快會被這名字吸引。所以我決定以「鳥」來當作最主要的外型,搭配太平有很高的地形比例是山,另外農業方面枇杷相當盛行,我將這些元素都融入到鳥的形體裡面。

鄒:執行單位(樸實創意)邀請我的主要動機應該是因為“我是豐原人”這個因素。開始動手之前就直覺地把風格定調的很Old School,除了符合都市形象也突顯人文味。內容以客觀歷史做為基礎,再添加一些個人的在地體驗。例如黃綠配一直是長久以來我對豐原的既定印象,也是豐原客運過去的配色,讓人聯想到稻米,它是圳水開墾所帶來的成果,也帶動了糕餅業和整個都市的發展。

人孔蓋是相當罕見的創作材質,在溝通了解時有什麼特性很特別?讓設計突破框架?

陳:孔蓋第一要考量的是實用和安全功能,再來才是美觀,而這次的工作任務就是要讓兩者兼具。再來孔蓋不能有太大片的凸面(打滑問題)或凹面(積水問題),這跟我大學主修的梭織也很有關聯,平織布需要排組織點,不能有太長的浮沙會影響使用,所以必須設計結點,這跟我這次設計過程中排列畫面區塊的感覺很像,很有趣。

川:比較費心會是跟工廠師傅的對色吧,由於顏料都是手工看色票調配,來回檢驗了許多次才完成最終的樣子。另外孔蓋的線條有最小單位的限制,這部分也是做過之後看到成品才有更多的心得。

鄒:它的線條被要求需至少5mm的粗細,完稿線條也需要乾淨俐落,因此在創作過程必須一直化繁為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它一旦被鑄造完成後,是非常堅固耐用的,因此創作時背負著不能失敗的壓力(笑)。

聊聊台中,最喜歡台中的什麼特質?及推薦的私人景點?

陳:最喜歡台中的生活步調。因為是家鄉,情感無可取代,很難去形容。至於推薦的景點,因為我很宅,最新興和最受歡迎的地方我通常都不知道,常常被朋友說根本不是台中人。但我很想念永興街的高麗菜紅豆餅和小夏天的焦糖鮭魚燉豬肉。

川:喜歡台中的「慢」,尤其是科博館、國美館等西區這個地方,是很適合步行與生活的區域。

鄒:台中有一定的都市發展,人情味還在,街廓也不太壅擠,對新事物包容度高,許多餐廳都像旗艦店。私人景點推薦Hauinc,老闆原本是建築師,因為理想轉換跑道,是個舒服的地方。

插畫家:陳姝里,廣泛嘗試各種新東西和媒材;喜歡工作上帶來的不同敘事方法和挑戰

插畫及小說家:川貝母,作品常刊載在報紙副刊等雜誌上,活動主視覺可以常看到他的作品

藝術總監:鄒駿昇,作品曾四度入圍波隆納插畫獎、拉加茲獎、美國3X3國際插畫競賽首獎等

本文轉載自《日日好日》,非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