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是第一個竄改歷史的皇帝

書摘

西漢年間,從呂后到文景二帝,漢帝國用了近百年的時間才實現天下大治;隋文帝也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才實現天下大治。唐太宗真是神人,剛當上皇帝短短兩年時間就締造了一個歌舞昇平的天下!真的是這樣嗎?

記述貞觀朝,首先要告訴大家一件事:貞觀朝是第一個編纂帝王實錄的朝代,也是第一個公開篡改歷史的朝代。

春秋時代,史官記載的史料都是公開的;後來,史官為了不受皇權威脅,記錄皇帝日常言行的「起居注」只有史官一人知道,皇帝死後才能公諸於世。對至高無上的皇權來說,史官之筆是一種巨大的威懾,千載之下洗盡鉛華,史書當自有公論。這是一種所有人都認可的規矩,在唐太宗以前,暴戾如秦始皇、聰明如晉武帝,所有皇帝對史官只能恐嚇、賄賂,就是不能篡改原始史料。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公開叫板史官、要求看自己「起居注」的皇帝,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朕之為心,異於前世帝王。欲自觀國史,知前日之惡,為後來之戒,公可撰次以聞)。他不但看到了其父的《太祖實錄》,還看到了自己的《今上實錄》,然後,史料就變成了港臺影視劇——按照他的意思重新寫作的版本(上不從。玄齡乃與給事中 許敬宗等刪為《高祖》、《今上實錄》)。在篡改歷史方面,中國歷史上無人能跟唐太宗李世民媲美,後來的明成祖朱棣雖然也對老爹的實錄大改特改。但是,他做假做得實在太沒技巧,以至於根本就沒人相信他改的是真的。

年年天災還通貨膨脹,貞觀之治可能作假

《貞觀政要》關於貞觀三年的這段歷史記載,與《漢書》文景之治非常類似,如果檢測「抄襲」的軟體能夠意譯,那麼兩段文字的雷同度肯定相當高。如果說史書對文景之治的記載確有溢美之處,那麼,唐初貞觀之治的記載簡直就是不可思議了。

第一,終唐太宗一朝,所有官員朝廷俸祿居然全部為糧食,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武則天時代。任何時代,商品流通都是衡量社會經濟是否發達的標誌。唐朝初年,封建官僚是最有權勢的社會集團,這些人居然連錢都沒有,商品經濟凋敝可見一斑。

第二,貞觀年間,物價記錄根本不可信。按照《舊唐書》的記載,貞觀年間一斗米的價格平均在五錢左右,遠低於五代蕭齊大通縮時期——即使今天的基因轉殖玉米,也不會這麼便宜。我們仍舊借用彭信威的解釋:「唐初的米價記錄,大概都是各別地區大豐收時的記載」。

第三,貞觀年間,民戶總數遠低於隋朝。在中國古代,民戶數量是衡量一個帝國是否強盛最有效的標誌。民戶數量多,證明人們有能力生兒育女並撫養兒女成人,也為帝國增加了剝削對象。隋煬帝大業二年,《隋書》記載的民戶數為八百萬,貞觀初年民戶數僅為三百萬,而直到唐高宗李治登基,唐朝民戶數不過也就三百八十萬。

第四,按貞觀年間奏本,大唐帝國天災幾乎連年不斷。唐太宗即位後,黃河連續三年大水,貞觀四年,高昌王鞠文泰朝見唐太宗,這樣描寫沿路的景象:洛陽之東,諸州郡具為沼澤,茫茫千里,人煙斷絕,雞犬不聞,根本就沒有道路可行(今自伊、洛之東,暨乎海、岱,萑莽巨澤,茫茫千里,人煙斷絕,雞犬不聞,道路蕭條,進退艱阻)。貞觀元年至二十二年,大唐帝國年年有大災,貞觀十二年「吳楚巴蜀之地二十六州旱遣使賑恤之。」、貞觀十八年「穀、襄、豫、荊、徐、梓、忠、綿、宋、毫、易十一州大水;廬、潦、巴、普、郴五州疾疫」……

第五,按敕令記載,貞觀鼎盛時期,堂堂大唐帝國居然有很多人「揮刀自宮」。貞觀十六年七月,唐太宗發布敕令,禁止國人自斷手足。當時,自斷手足的行為被稱為「福手」、「福足」,因為,按照隋末舊制,肢體不全的人可免服徭役,很多人想藉老辦法逃避徭役。唐太宗李世民用事實告訴大家「揮刀自宮、未必成功」——就是自斷手足,也要繼續服役(今有自傷殘者,據法加罪,仍從賦役)!

這就是傳說中的貞觀之治?

按官職授田,平民中只有壯男可以分得土地

李世民當政二十二年,究竟幹了些什麼?

第一件事:試圖效仿呂后、文景二帝,試圖分配土地,不過,分配的主要對象是封建官僚。

土地代表著財富,在農耕時代就更是如此,「均田地」意味著打破現有利益格局,會得罪所有既得利益者。只有雄才偉略的帝王,才有魄力推行土地改革,也只有前朝末年強勢階層在社會動盪中損失殆盡,新的統治者才可能對天下財富重新洗牌。

隋末戰爭中,大唐帝國的締造者李淵本就是關隴貴族,他和他的繼任者都無法也不可能剝奪自己依靠的物件。所以,西漢、南朝、隋朝授田都是「每丁百畝」,唯獨到了唐太宗這裡,改為按官職授田:從五品至正一品,依官銜分別分配五頃到六十頃土地,六品以下按爵位可占有五頃至一百頃。至於庶民,二十一歲以上「壯男」授田一百畝,至於寡婦、中男、老男、篤疾和廢疾 ,對不起,不在授田之列。

更重要的是,但凡接受授田的庶民,都要從「狹鄉」遷往「寬鄉」。所謂「寬鄉」,就是富庶地區,是長安京城一環以內,是城裡;「狹鄉」就是土地貧瘠、無人耕種的地方,還要把戶籍遷出京城長安!即使在「寬鄉」,朝廷對「壯男」授田實際也只有每戶六十畝授田,較隋朝及前朝各代公認的標準少了四○%。

但在當時,狹鄉幾畝土地本來就可以在寬鄉換到幾十畝土地,這哪裡還是「授田」,說是搶劫都不為過。

李家平天下,硬改《氏族志》排序

第二件事:帝國原是要有點規矩的,最大的規矩就是要服從皇帝,包括所謂以敢於「直言犯諫」的魏徵!

為了確立皇族的統治地位,唐太宗命高士廉修訂《氏族志》,名義上是為魏晉以來的士族高門確定門閥。高士廉是一個很懂事理的人,他在收集全國士族家譜、考證世系的基礎上弄出一份《氏族志》。在最初的《氏族志》中,天下士族高門被分為九等,李姓皇族位列第三。

這已經是高抬了李姓皇族了,在士族高門中,關隴貴族根本就排不上號,不過是一些漢代「豪強」而已。何況李唐皇室在關隴士族中也不應該名列第一。

對於這個很炫的馬屁,李世民還是非常氣憤。

看完初稿後,他指責高士廉:世俗相沿,江南崔、盧、王、謝是源自山東的一等大姓(看來李世民自己也知道自己門第不夠)。現在,你必須知道,是我李家平定四海,難道你看不起我賞賜的官爵(赤裸裸的威脅)?所以,絕不得以前世祖先功業,論士族高低,《氏族志》必須修訂,皇族李姓必須排第一!

有這樣的《氏族志》、連老爹都坑、連親兄弟都殺、歷史都敢篡改的貞觀朝,怎麼可能真的存在直言敢諫的大臣?

•魏徵本是瓦崗軍李密的謀士,瓦崗軍敗亡後,魏徵降唐,居然自告奮勇去招降瓦崗寨殘部。

•勸降未果,魏徵再為竇建德所俘,結果:投降。

•竇建德在武牢(今河南滎陽西北汜水鎮)為李建成所破,魏徵為李建成所俘,結果:投降。

•李建成為李世民所殺,魏徵被俘,結果:投降(李世民如果敗亡,估計魏徵一樣能找到一個新主子)。

魏徵根本也不是什麼宰相(僕射),貞觀朝共任用二十三名宰相,二十三人之中馬周、張亮、褚遂良、許敬宗早就是魏徵的晚輩,輪了多少圈,就是沒有這個號稱直犯龍顏的魏徵。

所謂魏徵直言敢諫,除了不許唐太宗喝酒吃肉、玩女人,就是一些求饒的哀鳴:李世民你如果敢殺我,你就是歷史上的昏君(願陛下使臣為良臣,勿使臣為忠臣)。所以,李世民才說「你們都覺得魏徵說話難聽,我倒是覺得很中聽、很好聽!」(人言魏徵舉動疏慢,我但覺嫵媚,適為此耳)。

官營高利貸,一人借債,全民有責

第三件事:鑄行「開元通寶」,用於放高利貸、官府放高利貸。唐太宗鑄行的開元通寶確實成色很好,一千錢大概成本在九百錢左右。只不過,貞觀朝「開元通寶」最主要的用途是用這種錢放貸款,即臭名昭著的「公廨錢」。

所謂「公廨錢」就是官營高利貸,官府將錢借給黎民百姓,然後收取本息。「公廨錢」始於隋文帝楊堅,楊堅對公廨錢進行了嚴格的限制,只能用於為貧困的農人購買種子和度過荒年。

唐朝的公廨錢,如果承貸者死亡或逃亡,本息就要由子孫償還;如果沒有子孫,就要由親族旁系代償;如果旁系親屬死亡殆盡,就由支族償還;如果族人也沒有,一定要當地的人代償。用彭信威的評價,「公廨錢」就是「一人借債,全體人民有責」。

反正最後要還錢!百姓之利,以權奪之,形同猛火;以商奪之,摧之無形!

非但如此,李世民及其手下還對「公廨錢」進行了金融創新,官府不但可以對黎民百姓放款,大官也可以對小官放款——擺明了就是直接索賄!

李世民親自修訂了《今上實錄》,《舊唐書》、《新唐書》,書中當然不會對「公廨錢」的悲慘之處過多描述。沒有關係,北宋年間這個悲劇會重演,到時候我們再詳細說。

三征高麗,全敗!

第四件事,三征高麗。

貞觀年間,一小撮高麗好戰分子愈來愈猖狂,不但扣住新羅、百濟對唐朝納貢、不允許唐太宗收葬隋朝將士屍骨,還窩裡反殺掉了親唐的建武帝(高麗王)。

以隋朝經濟之鼎盛,隋煬帝三征高麗尚且無功而返,何況疲敝的唐朝初年。果然,唐太宗三征高麗,結果是全敗!唐軍所失,千條萬條,其實就一條,糧食不夠。(太宗以遼東倉儲無幾,士卒寒凍,乃詔班師)

唐太宗三征高麗,前後耗費了十幾年時間,也耗盡了大唐帝國血脈。貞觀末年,「開元通寶」已經在市面上消失了。貞觀二十三年(西元六四九年),這位在史書上最偉大的帝王,最後一次頒行討伐高麗詔書,未及出師就溘然長逝。

內容來源:《中國金融大歷史:從西周封建經濟到唐朝盛世真相(西元前1046~西元907年)》野人文化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