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配色法則 日常底蘊中的城市本色

藝術文創

假如要製作一本名為台北的雜誌,你會如何挑選和配置顏色。生活在這座融合多元文化、新舊風貌交錯的都市,心裡覺得最「台北」的場景又是何處?若你總苦於不知如何向外地朋友介紹台北,從「色彩」開始,或許會是個吸引人的方式。

發掘台北的場所底蘊

20 世紀著名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埃羅・沙里寧(Eero Saarinen)有句名言:「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知道這個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麼。」當我們踏入一座城市,五官接收到的第一印象通常包含建築、街道景觀、天際線、氣候和當地人的樣貌;然而,若要進一步觀察這個城市所具備的內涵,就得擴大感官,感受「城市色彩」, _它指的不僅僅是肉眼看見的色彩,更涵蓋了一座城市的文化、人文、信仰、生活步調與地域性氛圍,最能直接體現一座城市的個性與文明發展程度。

台北各區予人不同的印象,但街道上的綠意形構了台北整體色彩的基調。

形容自己是台北資深居民的滴鴞實業創辦人蕭冠宇,去年1 月發起「全球城市玩色計劃」,邀請色彩權威機構一同為台北選出3 個代表色,透過色彩定義城市、挖掘絕無僅有的魅力,不僅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每個人更有認同感,也讓世界看見台北。

為什麼是3 個顏色呢?蕭冠宇舉RGB 與CMYK 兩套構成色彩的系統為例,「排除黑色油墨K,皆是用3 種元素來定義一個顏色,我認為每座城市都能有足以代表它的三原色,這包含了它的個性、正在發生的事以及它的環境。」他認為,這些顏色所象徵的不僅僅是台北的視覺風景,更包含著城市的脈動、精神,與居民們關注的議題。

為了選出三原色,蕭冠宇規畫了5天的台北街區探訪與觀察。他們的第一站不是直奔台北101大樓,反而是到陽明山上吸收芬多精、品嘗山菜料理,「在一個城市裡,有個開車30分鐘就到得了的國家公園,甚至從鬧區走路20分鐘就能上山賞景,這對外國人來說是件很稀有的事。」下山後一路經過故宮、復興北路與敦化北路,看著川流不息的街道旁仍延續著山上的綠意,期間還有人騎著YouBike和時髦的電動車穿梭其中,進入住宅區也能看到小公園,加上台北在環保、永續議題上的積極,帶有嫩芽色的綠,成了象徵城市整體容貌的代表色。

調出屬於台北的氣質色

遠離風景宜人的北投和士林山區,下一站則是體驗了台北市上班族的通勤日常。搭上捷運文湖線,從西湖站走到港墘站,跟著內科的上班人潮踏步,再到南港軟體園區喝杯咖啡醒腦,一路上皆是方正的現代辦公大樓,看著穿著灰色套裝的上班族進進出出,交織出一幅穩定又富有秩序的畫面。

西門町不只是台北年輕活力的代表,位於捷運出口旁的紅樓,更是同志文化的精神象徵。

乘上板南線前往熱鬧的信義區,同樣充斥著灰色摩天大廈,卻多了些步調優雅的行人,身處繁忙的商業區卻不令人感到緊繃。從鄰近的松菸倉庫一路往西到華山文創園區和台北車站,其建築和街景眼見的都是柔和的灰,更帶有溫暖、樸質的氣息。「台北市的步調雖然很快,但和其他大城市相比,卻顯得有條不紊,即便是在繁忙的商業區,仍可感受到優雅的人文氣質,這也是為什麼最終選出來的色彩,是一種具有溫度、穩健的暖灰色。」

走過高科技園區、商業區、文創區,再從台北東區一路往西,到年輕人最愛聚集之處,可以看到台北最有活力的面貌,聯想到台灣年輕人對兩性平權、人權與女權議題的注重,也是這座城市中最前衛又具包容性的力量。蕭冠宇說,「無論大家支持與否,它都是正在發生的聲音。因此,我與色彩權威機構一致認同帶有紫色調的粉紅,是用很有個性的方式訴說愛與柔性,來代表現在的台北最適合不過了。」

走在綠意盎然的富錦街上,蕭冠宇從街道景觀感受城市四季的色彩。

讓色彩成為台北的新識別

以色彩作為城市畫布基底, _插畫家飛飛飛有志一同以綠色為基調,為日本媒體HereNow 畫下「台北」這座城市。他用淺綠色展現台北的充沛活力,並以黃色巧妙點綴,象徵節奏感十足的台北步調。

問及台北各區是什麼顏色,「台北捷運的路線顏色是描繪各區性格最好的代表!」擅長觀察色彩的他比喻,藍色的沉穩正好適合富有商業氣息的板南線、棕色的文湖線呼應著前往木柵的緩慢步調;2014 年松山新店線開通之際,飛飛飛也曾受捷運中山站的百貨商場邀請繪製主視覺,「中山站就像是繽紛的紅綠配,永遠讓人期待歡慶的驚喜。」

松山文創園區倉庫群的暖灰牆面,巧妙呼應了台北的人文氣質與今日作為展演空間的身分。

若要為台北挑出一個代表色,飛飛飛會選擇卡其色,他說國際化的台北足以開創一組耐用、耐看的大地色系,廣納不同的人們在上頭揮灑亮麗的色彩。作為插畫家, _喜愛以顏色替創作定調的他,也期待有一天能真正替「台北」這本雜誌設計封面, _「我想那將會是經過光照折射出色澤、不可被定義的彩色!」

本文轉載自《台北畫刊》。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https://www.travel.taipei/zh-tw/pic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