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全球疫情爆發大搞「口罩外交」...中國「善意」背後的政治動機

國際

近日歐美疫情每況愈下,聲稱國內病例趨緩的中國以援助名義發起「口罩外交」,雖贏得美名,但也引起歐盟不安。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 Fontelles)日前在歐盟對外事務部(EEAS)網站撰文,警告這是一場「全球論述之戰」(global battle of narratives),中國「善意」背後,是亟欲掌握話語權、擴大影響力的企圖。

《華爾街日報》駐羅馬專欄作家波奇(Alessandra Bocchi)也指出,中國利用醫療援助「洗白」自己,好推卸他們導致疫情在全球爆發的責任。

根據中外媒報導,至少75國接受或採購中國官方或民間醫療物資,遍及歐洲、美洲與亞洲,代表全球約4成國家接受中援,其中包括美國、日本、南韓、俄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等。

擴大政治影響力的「話語權之戰」

波瑞爾表示,由於中國官員隱瞞關鍵資訊,1月時各國以為武漢肺炎(原文為COVID-19,下文統稱武漢肺炎)只是湖北省的地區危機,而歐洲送予中國大批醫療資源。

他認為如今中國對歐洲「禮尚往來」,致力於傳達這個訊息:有別於美國,中國是一個負責任且值得信賴的夥伴。

「在這場『論述戰』中,我們也發現有人嘗試汙衊歐盟,將歐洲人汙名化為病毒帶原者」波瑞爾並未指明是誰。

波瑞爾警告,歐洲人必須意識到「這些編造還有『慷慨政治』(politics of generosity)不僅帶有地緣政治布局意味,也是為了獲得更多政治影響力」,因此他們應以事實武裝自己,捍衛歐洲、抵禦誹謗者。

疫情惡化美中衝突

「武漢肺炎可能加深各國之間長期存在的衝突,尤其是美國與中國」波瑞爾提醒,疫情爆發前的各種問題至今依然存在,甚至可能惡化,例如日漸緊繃的國際對峙。

他強調與其彼此指責,不如團結合作,世界性瘟疫需要全球共同解決,而歐盟必須位於戰鬥中心,因為防疫「不能只靠單一國家,如此一來只會延長疫情,讓我們必須付出更高的社會與經濟代價」。

世界衛生組織(WHO)本次表現就是一個例子,應對遲緩、領導不力,國際缺乏統一防疫標準,例如檢驗條件,在這情況下國家各自為政,導致無法比較各國數據,因此難獲真實的疫情全景。

至於歐洲內部,有鑑於近日「疑歐」聲浪愈來愈大,波瑞爾認為第一波疫情中雖是由國家擔任要角,現在卻該由歐盟站上前線,協調成員國採取一致行動,展現自我保護能力,證明團結並非空話。

以慈善名義紓解訂單荒

「眼看北京趁機變成羅馬的救星,實在是很諷刺」《華日》專欄作家波奇說,「西方國家必須盡快提出計畫,幫助彼此防疫。否則不只是義大利,中共將以歐洲和世界的救世主之姿登場」。

3月初義大利向歐盟國家求援未獲回應,中國第一個伸出援手,提供口罩、呼吸器、試劑盒和300多名醫護人員,使本就親中的義國政府更加熱情洋溢地讚美北京。

然而,義媒揭露這背後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波奇也指出中國疫情趨緩導致國內剩餘許多醫療用品及設備,如今全球需求增加,他們正好出口搶佔國際市場。有鑑於中國許多產業正面臨訂單荒,此舉或也有助紓解缺單壓力。

根據波奇,北京送來的呼吸器,大部分是來自被中媒譽為「醫療界華為」的深圳醫療公司邁瑞(Mindray),他擅以低價與其他同業競爭。(圖片來源/邁瑞網站)

醫療軟實力加上中國野心,波奇警告,接受北京當局和國營企業的幫助必須小心,尤其是中共不僅不容任何國內異議,還想把責任推卸給別人的時候。

「沒有任何援助,能彌補中國政府在疫情初期所犯下的錯誤,最後導致疫情在全球蔓延」她說。

更多內容

網路狂傳病毒來自義大利 義名醫怒嗆:政治文宣惡意扭曲科學實證案例

柯侯會》全台確診病例超過一半在雙北 柯醫師、侯探長防疫策略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