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秋刀魚漁獲限額首年適用 單船配額約1800噸

漁業

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NPFC)去年通過「秋刀魚養護管理措施」,今年開始,秋刀魚的捕獲數量就會受到限制,NPFC公約水域及沿岸國專屬經濟水域的秋刀魚總容許捕獲量,不得超過2018年回報的漁獲量。農委會漁業署日前也配合修正並公告《漁船赴北太平洋從事秋刀魚漁撈作業管理辦法》,新增「漁獲數量限制或配額」共9條,並修正2條條文,平均每艘漁船配額約1800噸。

臺灣捕撈秋刀魚的漁船,與捕魷魚的漁船是一樣的,雖然秋刀魚季5月即登場,但實務上,漁船要等到7月以後才會前往漁場捕撈秋刀魚,因為漁船要先結束在西南大西洋的魷魚捕撈作業,約6月中旬回國整補,7、8月才能再出發前往日本北海道附近的公海捕撈秋刀魚。

NPFC限制各會員國2020年秋刀魚的捕獲總量,不得超過2018年回報的捕獲量,漁業署表示,我國2018年的秋刀魚漁獲量不錯,有18萬4百公噸,屬於中上成績,不過,若秋刀魚漁業資源狀況不佳,恐怕也捕不滿配額,像是2017年的秋刀魚漁獲僅10萬噸,2019年更少,只有8萬3千噸,資源量還是漁獲量的關鍵。

申請捕撈秋刀魚的漁船約有7、80艘,每年5月至11月為秋刀魚季

漁業署指出,申請捕撈秋刀魚的漁船約有7、80艘,每年5月至11月為秋刀魚季,配額可使用期間則是5月至12月底共8個月,如果申請許可並實際出港作業時間不到8個月,配額也會按比例減少,前1年魚季超捕的額度,今年也會被扣掉。

漁業署舉例,若主管機關公告的單船秋刀魚配額為1800公噸,某漁船僅取得7個月的作業許可,前1年有超捕5公噸的記錄,但曾受讓他船的秋刀魚配額20公噸,並申請獲准分配秋刀魚配額10公噸,則該船按7個月的作業許可比例,可取得1575公噸的漁獲配額,但要扣掉前1年超捕的5公噸,加上受讓的20公噸,以及獲配的10公噸,則這艘船的秋刀魚單船配額就是1600公噸。

漁業署表示,已告知魷魚公會秋刀魚漁獲單船配額約1800公噸,但加上受讓、轉讓、申請分配、獲得獎勵配額等等,單船許可配額仍有4000噸的上限。

同時,當漁船取得當年度捕撈秋刀魚的作業許可,但遲至9月30日前都沒有出港作業,漁業署有權收回該船配額的50%。漁業署表示,我國於北太平洋的年度秋刀魚漁獲總配額,除了政府保留部分之外,也可能因為許可的廢止、漁業證照的撤銷,或其他依規定而收回配額,作業辦法修正內容也賦予主管機關可統籌運用賸餘漁獲總配額的權利。

台灣秋刀魚漁獲量世界第一

秋刀魚因漁業資源量的危機問題,已成為北太平洋配額限制魚種,漁業署認為有必要採取較嚴謹的管理方式,因此參照鮪延繩釣漁船作業管理辦法,修訂電子漁獲回報與實際卸魚量容許差值,從20%限縮至10%,且超過20%即屬「嚴重不實」,較原來超過50%才視為嚴重不實的規定,嚴格許多。

臺灣的秋刀魚漁獲量位居第1名,第2名是日本,我國的秋刀魚場在公海,漁獲量的3分之1供外銷,外銷市場有韓國、俄羅斯,以及中國;3分之2是內需,內需除了做為食用魚之外,也會用做餌料,但實際庫存情形漁業署也難以掌握,主要是因為涉及商業機密,業者不願公開。不過,從價格倒是可略窺供需狀況,2015年1公斤30元、2016年36元、2017年及2018年1公斤約40多元,2019年因為捕獲量實在少,所以價格漲到57元,秋刀魚價格呈現逐年上漲。

原文作者為陳儷方,本文轉載自《農傳媒》,全文連結<點此>。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農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