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台中》重生的街角玫瑰──中央書局

書店

1998年,中區代表性的文化據點──中央書局,隨著中區的沒落,印刷書籍的式微,及多年來提供文化資源所累積的虧損,終究讓股東忍痛決議吹下熄燈號,成了文化城凋零的街角玫瑰,令大家相當惋惜。幸好,經過幾年的沉潛休養,在有心人士的努力下,再次讓中央書局回到臺中,於今年初正式開幕。

啟迪民智,引入文化思潮

早期,接受新式教育啟蒙的知識份子及資產階級,本著對土地的熱愛,與對社會的使命感,籌組了臺灣文化協會,做為推動文化運動的重要推手。作家莊垂勝於日本明治大學畢業後,曾到韓國、上海與北京等地遊歷,發現到出版業的重要性,回臺後便奉臺灣文化協會的策畫,開始募資創建中央書局,在大雅的張濬哲、張煥珪兄弟及各方有心人士協助下,最終募得4萬日圓,於1927年1月正式開張,遂成為具備啟迪民智與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

起初書局店面是在市府路103號的木造平房,直到1950年才於現址以三層樓的建物重新開幕,更設有「中央公共茶室」,吸引顧客不只選購書籍,更可在此喫茶聚會。

中央書局是當時全島規模最大的漢語書籍書局,且舉凡文具學藝用品、洋畫材料、運動器具服裝、留聲機、西洋樂器等一應俱全,已頗具現代大型書局的經營模式。

當然,他們也沒忘記傳承文化、散播知識的初衷,長年辦理講習會與藝術展覽,如臺灣知名畫家郭雪湖、陳澄波都曾在二樓辦過畫展,發行有《南音》與《臺灣文藝》雜誌,其中《南音》讓葉石濤推崇為「臺灣文學史上最有份量的一本文藝雜誌」,其歷史地位可見一斑。而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央書局仍持續為許多臺灣作家,如洪炎秋、張深切、林攀龍、徐復觀等人出版書籍,更設立出版委員會,為臺灣文學留下珍貴的紀錄。

中央書局內的一景一物,都可見到臺中珍貴的文化脈絡。

各方奔走,重拾昔日風采

做為中部地區的文化精神堡壘,中央書局也參與過許多歷史事件,如1953年,當時的美國副總統尼克森訪臺,便安排前往中央書局與文化人士座談。2樓也曾在美援時期,設置美國圖書室,引進許多翻譯與原文書。在各個時期,它都堅守岡位,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為文化發聲。

掛上金黃色的招牌,中央書局以嶄新的樣貌回到臺中了。

隨著國民教育實施,書局也開始出版銷售各類教科書,成為當代文化人的共同回憶,許多知名的臺中作家,都曾埋首在中央書局的書架間。1998年歇業後,陪伴臺中71年的中央書局暫別我們的生活,歷經了婚紗店、便利超商、安全帽店與舞蹈教室,對於1990年後出生的臺中人而言,這棟折衷主義的建物,只不過是中區老屋的其中一棟罷了。

所幸,被時代洪流重重地壓在街角的玫瑰,從小小的縫中再次萌芽,經文化界人士多方請命奔走,最後永豐餘集團旗下的信誼與上善人文基金會願意共同承租,中央書局回來了!其中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小時候就住在中華路上,她的父親是中央書局當年的股東之一,莊垂勝及張煥珪,都是她童年時敬重的長輩。

因書局是早期的鋼筋混泥土建物,工法並不成熟,甚至有部分結構以鐵軌充當鋼筋使用,整修期間困難重重,張杏如也因此決心買下建物,這樣才可以放膽修繕,幾經談判最後終於順利買下,並捐給上善基金會,將這間書局,再次放回臺中人的記憶中。

美好重生,拓展嶄新視野

今年1月,中央書局開始正式營運,掛上相當搶眼的金色招牌,全面翻新的建物,每個角落都值得你細細品味。走進1樓是選書及選物區,以臺中做為出發點,連結各地甚至國際,繼續當年文化傳播的使命;2樓則是親子共讀空間,推動幼兒閱讀,讓文化向下扎根。同時也策劃親子互動活動,如去年聖誕節,就安排了一系列DIY課程,拉進孩子與父母間的距離。

一旁還設有靠窗雅座,讀者購書後,可以在店內用餐或點杯飲品,體驗70年前2樓茶室的悠哉氛圍;3樓則陳列社會人文類書籍,還有講座及展覽的空間,經營團隊持續策畫多元的活動,從去年11月試營運起,就舉辦了多場講座與新書發表會,讓這裡不只閱讀,更有互動與交流。張杏如期望,未來的中央書局不只是書局,更是文化與設計共同交融的創意平臺。

對老臺中人來說,這是重返的旅程,打開記憶的盒子;對新臺中人來說,這是未知的旅程,探索浩瀚的書海;對中央書局來說,它承先啟後,將過去和現在臺灣文化的「人」與「土地」網絡起來,用嶄新的視野詮釋生活與文化,繼續帶給臺中源源不絕的文化能量。

本文轉載自《文化臺中》,非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