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劇美中衝突 台灣要跟誰同一陣線?林濁水:答案很簡單..

兩岸國際

武漢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不管是死亡人數、還是經濟方面的影響,都堪稱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等級,對國際情勢會顯著發展。前立委林濁水接受《信傳媒》電訪時表示,武漢肺炎僅扮演世界局勢演變「催化劑」,尤其在美中對抗這一塊,進程比以往快速。

武漢肺炎加速美中對抗下的「逆全球化」

以全球脈絡而言,林濁水認為,新自由主義下,全球化讓先進國家生產鏈外包,最後集中在中國,導致國內中低階級失業,形成貧富懸殊的嚴重對立,因此養出「民粹主義」這個叛逆的「嫡長子」;在各國民粹領導者帶領下,經濟民族主義、保護主義興起,與全球化對抗。

林濁水說,中國是全球化下的最大受益者,如今世界醞釀出「逆全球化」趨勢,中國的日子當然不好過,與他國關係逐漸緊繃。然而,偏偏在全球化各國密切交流的脈絡下,養出武漢肺炎這個超級瘟疫,加深各國對中國的不信任感,關係惡化嚴重,且這樣的衝突,無法短期內化解。

換句話說,林濁水將武漢肺炎定義為「逆全球化」現象的催化劑,並加劇美中衝突。其實,台灣防疫表現備受肯定,以及「Taiwan Can Help」的精神,獲得國際力度較強的支持,林濁水也認為,只是順著大趨勢發展的現象。

美中對抗只能選邊站,台灣怎麼選,答案很簡單

林濁水說,美國採取「聯中制蘇」政策是台灣國際地位盪至谷底的時候;自從冷戰結束後,台灣國際地位就逐步改善,這次疫情則加以彰顯國際對台的肯定,同樣是一個順著大趨勢風向的事件。

林濁水強調,武漢肺炎並未改變國際情勢,僅加速進展,而疫情對台灣主要影響,在於「選邊站」的問題。美中對抗加劇之餘,台灣沒有中立的空間,最好的作法就是選擇其中一方,並盡量不得罪另一方;至於要如何做出此抉擇,林濁水認為答案很簡單。

在美中台三角貿易關係中,以電腦為例,包括Intel處理器、面板所需的康寧玻璃、還有windows、IOS作業系統等,硬、軟體最關鍵要件都由美國提供,「中國垮了,台灣少賺一點錢;美國垮了,台灣電腦科技業全死」;因此,台灣要跟誰同一陣線,不言而喻。

經濟、軍事上,中國都不敢對付台灣

既然已清楚經貿、安全上要當美國的盟友,林濁水認為,台灣政府還是要對中國態度友善,尤其是中國百姓,應與北京當局做出區分。林濁水說,北京政府一天到晚修理台灣,那台灣也不能軟弱,但對中國人民可以多一點善意;他建議政府,在口罩援助上,對中國立場應做修正。

面對國際情勢發展,導致兩岸關係更加嚴峻,林濁水認為,台灣不需要過於擔憂北京的打壓以及軍事挑釁,他強調,台灣雖小,但是一個相當爭氣的小國,不需要妄自菲薄。

在經濟層面,北京不敢輕忽台灣的貢獻,林濁水指出,中國出口的10大廠商中,有4家是台資企業,佔有一定的份量。對台軍事行動上,林濁水認為,依照現在國際情勢,台灣戰略地位重要,中國採取軍事行動需要看美國臉色,而比較兩國軍事實力,中國根本不是美軍的對手,因此中南海缺少殺手鐧,沒有引爆衝突的本錢。

陳奕齊:「後武漢肺炎」面臨是全球「去中化」時代

針對武漢肺炎對於國際情勢的影響,台灣基進黨主席陳奕齊透露類似觀點,也就是疫情只是加速情勢發展。他以世界衛生組織(WHO)為例,中國透過國際組織來制定國際運行的遊戲規則,這是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一直試圖改變的現象。

這次疫情WHO展現明顯親中立場,川普便砍掉美方提供的金援,更揚言要成立新的機構取代WHO,因為改寫中國遊戲規則的方法只有兩種,一個是改革國際組織,另一個是成立新的組織。

不過要斷定美中台關係,還有一個關鍵事件,那就是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陳奕齊表示,那會是對台灣影響最密切的一次選舉,因為民主黨推出的候選人拜登與中國關係複雜,可能改變美國抗中的力道;雖然美中對抗是個長期趨勢,不會輕易改變,但若有人從中作亂,恐怕會減緩趨勢。

整體而言,陳奕齊認為,「後武漢肺炎」時代會朝全球「去中化」發展,也因為各國想降低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台灣發揮的空間就變大。不過陳奕齊也提醒,中國政權面臨壓力時,慣例上會以戰爭轉移焦點,雖然直接武統台灣機會不高,但局部軍事衝突相當有可能,台灣需要謹慎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