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野味》鯰魚就是土虱嗎?超深度鯰魚

美好食光

朋友去年職場多波瀾,聚餐時無奈地說,主管空降了一位PM,意圖提升團體的競爭力。聽過「鯰魚效應」嗎?「在一群泥鰍裡放一隻活蹦亂跳的鯰魚,能有效激發泥鰍的危機感,拚命扭動的泥鰍生命力更旺盛,肉質也更結實鮮嫩」,不同國情之下,「泥鰍」可以置換為「沙丁魚」或「鱈魚」,這是企業管理理論中很知名的論點。

不過,朋友公司裡的泥鰍都跳槽去也,只留下一灘爛泥。管理者若輕易聽信企業管理有關「提升績效」的偉大寓言,透過高壓制度奴化下屬,最終的結局都不是太喜樂,這是出社會之後,我親身體驗也不時耳聞的老掉牙故事。

鬍子長,頭又大又扁,導致兩隻眼睛分得特別開,總是一副喝茫的表情,看起來不太美味。我在紐約哈林區住過幾年,走在路上不時會踢到吃剩的雞骨頭,這是因為美國「靈魂料理」(soul food,非裔美國人的傳統南方美食)特別鍾情燉得軟綿的菜餚,以及煎炸得酥脆噴香的料理,炸雞是其一。

除此之外,裹玉米粉的煎魚片也是靈魂料理的要角,在美國南方小鎮,道地的靈魂料理煎的是鯰魚片,味道其實不錯。

《哈克歷險記》(圖片提供/麥田出版)

鯰魚是生命力頑強的魚種,世界各地的淡水河常見。讀馬克.吐溫(Mark Twain)的《哈克歷險記》(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可以看到頑童哈克一天到晚釣密西西比河的鯰魚來吃。

哈克為了遠離家人而詐死,避世於河上島洲,豈知碰上害怕被轉賣到紐奧良同樣出逃的黑奴吉姆,兩人打完招呼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煎鯰魚大吃一頓。幾天後,兩人捕到一條將近188公分、91公斤的鯰魚至尊,哈克讚美「魚肉白如雪,煎來吃肯定美味」,與吉姆合力把大魚賣了。

鯰魚高壯得像籃球選手雖然讓人難以置信,但這是真的,到現在美國密西西比河上還是有很多釣客喜歡釣這麼大的鯰魚。哈克與吉姆在離群索居的孤島上實現了人生中最無憂無慮的自由時光,美味的煎鯰魚顯然替這段生活增色不少。密西西比河見證歷史,有很長一段時間,只有美國黑奴等貧窮人家才吃廉價的鯰魚,煎鯰魚其實有這層隱味,馬克.吐溫寫得相當含蓄。

在散文集《少了你的餐桌》裡,川本三郎嘴饞地說,《哈克歷險記》裡的煎鯰魚看起來好像很好吃,有機會造訪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時候,說什麼都要嘗一次哈克吃過的鯰魚滋味。後來他與工作夥伴到美國時真的特地上地方餐廳吃了「頑童哈克的鯰魚」,一行人在店內受到熱烈歡迎。

《少了你的餐桌》(圖片提供/新經典文化)

吃條魚為什麼會受到熱烈的歡迎呢?穿越太平洋來吃鯰魚,實在是稀客,不僅如此,借用村上春樹的話,這可是有「超deep」的文化情感在裡面。

村上的《邊境.近境》旅遊書收錄了〈讚岐.超深度烏龍麵紀行〉,聊他跑去香川縣大吃特吃烏龍麵之事,寫得相當好笑,讓人食指大動,想跟風去呼嚕呼嚕吸食烏龍麵。村上大叔強調讚岐烏龍麵和其他地方的烏龍麵「有本質上的不同」,這裡的麵「超ディープ」(超deep/超深度),學問很深。到底有多deep?

村上大叔做了個只能意會的比方:就像深入某個美國南方小鎮吃炸鯰魚的調調。以臺灣的情境來說,大概就是去東港懂得吃飯湯,去臺中知道喝碗麻芛湯的逸趣。

川本三郎在臺灣最知名的譯作是《我愛過的那個時代》,以一名退役記者的身分回顧日本六○年代一些重要事件,充滿了社會批判與個人自省,《少了你的餐桌》則完全是私人回憶錄,透過「吃」回憶過世的妻子,以及回憶中的重要人物。

無論談的是嚴肅議題或生活日常,川本三郎用筆皆簡練而深邃,閱讀時讓人為之震動。他說,自己有了年歲後,才在東京下町的居酒屋學會一個人喝酒的況味,我覺得這本書也很適合獨酌,文字讀起來清淡如水,後勁卻很驚人,是「大人飲酒的滋味」,超級deep。

包子逸 影評人、報導者。熱衷挖掘老東西與新鮮事。喜歡溫暖的幽默,常在荒謬中發現真理。曾獲臺 北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散文獎,梁實秋文學獎譯文首獎。著有散文集《風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