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給蔡總統的建言》全球供應鏈移出中國 和大沈國榮:打造台灣成為亞太科技中心

政治

就在今年1月11日蔡總統順利連任不久,全球隨即面臨到百年一遇武漢肺炎風暴襲擊,全球受影響國家超過186國,染疫人數超過4百萬人,死亡人數超過30萬人,目前看來全球疫情短時間不會結束,人們必須與病毒共存,在全球疫情持續延燒下,台灣防疫有成,不過經濟上卻面臨內外嚴酷的考驗。

回顧過去4年以來,台灣經濟成長率開低走高,2019年更躍升為亞洲四小龍之冠,蔡政府看似交出了亮麗的經濟成績單,但實際上是美中貿易戰的外部事件推升了台灣經濟成長率,而疫情爆發後,就國際情勢來說,美中之間的對峙非但沒有降溫反而有越演越烈態勢,這對台灣到底是危機還是機會?

面對後疫情時代的台灣經濟新定位,《信傳媒》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從國家經濟戰略的角度,給蔡總統建言,並以系列報導方式呈現。

和大工業是亞洲最大OEM汽車變速箱製造商,也是特斯拉關鍵零組件重要供應商。今年以來武漢肺炎疫情雖然重創全球經濟,不過和大工業卻持續擴大投資台灣。

5月15日在嘉義縣大埔美精密機械園區,和大工業舉行嘉義三廠新建廠房暨宿舍大樓工程上樑典禮,董事長沈國榮宣布在新購大埔美二期園區,投資80億元,興建國內第一座齒輪博物館及7個研發中心,嘉義總投資220億元,增加400個工作機會。

沈國榮說,疫情導致各國封城鎖國,也造成和大外銷交貨困擾,得通過層層關卡,世界經濟雖然暫停,但不能中斷,和大「不減薪、不裁員、不放無薪假」,為因應歐美客戶本月起陸續復工下訂單,和大為「報復性出貨」超前準備,建廠不延期。

和大董事長沈國榮,曾接下民進黨台中縣黨部主任委員一職,成為民進黨創黨以來,第一位同時身兼上市公司董事長的主委,近年來雖不再參加政黨活動,對於政治及台灣的未來仍相當關心。以下是《信傳媒》專訪和大董事長沈國榮摘要:

重要供應鏈移出中國

問:疫情之後全球經濟版圖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及挑戰?

答:經歷過這次疫情之後,全球將會出現幾個大方向的變化,其中在供應鏈的部分會有很大的改變。

中國的疫情我們不是太了解,雖然說解封但是很多地方也都還在封,還沒有復工,很多科技零件廠很多的生醫原料,供應鏈還是部分中斷的,現在有很多的國家,包括日韓歐美,慢慢的會把他們經常需要用到的重要科技零件,想辦法移出中國。

這個移出一定是政策性的,對他們來講,中國的不開放不透明,永遠是一個謎,所以經常性需要使用的重要東西,不能斷,所以會由政府主導,慢慢移到東南亞以及歐美這些國家,而且速度會越來越快。

至於中國的機會,畢竟中國有14億人口,中國會從製造工廠變成內需工廠,至於要仰賴中國成為低成本供應鏈的,這些會移出,有些速度會很快。

台灣的機會來了

問:供應鏈重新洗牌,中國地位被影響,這個對台灣是危機還是轉機?

答:對台灣來講,這次是一個機會也是一個轉機,也就是說,歐洲美國都還在處於疫情的復原階段,中國也處在不透明的狀態,中間能夠供應的,沒有封城沒有停課的就只有台灣,所以大家對於台灣這次的防疫以及供應鏈的不中斷有很深的印象。

經濟戰略是台灣最重要的,我想,我們要作為世界最強的供應鏈,這個機會已將到了,在轉移供應鏈的過程中,台灣絕對是先進歐美國家甚至開發的印度,都把台灣視為相當重要的位子。

所以我想台灣慢慢會有轉單的效應,也會有一些移動供應鏈的機會,對台灣來講,台灣是一個海島貿易國家,完全都是靠對外貿易,台灣能夠守住,對於歐美國家來講,轉移到台灣是最方便的,對台灣來講,轉單是最大的機會。

問:機會來了,台灣政府有注意到嗎?我們可以掌握這些機會嗎?

答:蔡英文總統,第二任因為沒有繼任的壓力,她如果能把台灣從經濟困頓中轉移出來,加上國際對台灣的認定,這是台灣很好的一個機會。

至於我們要怎麼掌握這些機會?這個要從幾個面向來看,考慮中國內需的還是會留在中國,考慮用到低端勞力的就會到東南亞給、印度等,因為東南亞及印度有廉價勞力的優勢,對台灣來講是高端的勞力市場,比如ICT產業、晶圓、半導體等,我們到目前完全沒有封城沒有鎖國,所以物流沒有終止。加上台灣的公共政策、公共衛生以及民主政治,這些對於老外來講,是一個他們可以信賴的地方,因為台灣在很多部分都是很透明的。

勞基法應該更有彈性

問:國際肯定台灣防疫,在後疫情時代,蔡總統在經濟上要做什麼,能帶領台灣走向下一步?

答:以我對蔡總統的了解,蔡總統不會躁進,她不會馬上把台灣帶到一個獨立國家的這條路上,但是她會把台灣打造成一個大家認同台灣是一個民主社會、言論自由、公共衛生一個先進的民主化、科技化的地區。

蔡總統從沒有說,我們要加入WHO成為會員國,而是說我們要加入WHA,能夠加入觀察員,像這樣漸進的,也是對台灣比較有利的,因為中國內部會有轉移的效應出來,尤其習近平如果有壓力,要轉移壓力第一個對象一定是指向台灣,蔡總統不會讓中國轉移焦點來打台灣,蔡總統不會去冒這樣的危險。

當然對於中國來說,也不容他冒進,因為冒進很可能產生亞洲、東北亞、東南亞整個效應,現在甚至連北韓金正恩一點點事情都會引起這麼大海嘯,你就知道這是牽一髮動全身。

問:經濟上,蔡總統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努力?台商回台、一例一休等等,台商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答:這些都是政府在思考的,勞基法如何更加有彈性,現在台商回來的問題不是在五缺而是在人才,勞工也不夠,人才是企業要陪養的,尤其南進國家是勞工的輸出地,現在越來越多廠商把製造基地轉到東南亞,這些廠商南進越來越多,需要的勞工也越來越多,所以當地可以輸出的勞工將會越來越少,台灣缺工的現象會越來越嚴重。

台灣也必須對更多的地方來開放,比如緬甸、柬埔寨、斯里蘭卡、寮國等甚至於北非、南非等等,這些地方都可能要思考,因為台灣畢竟是老人的社會。少子化社會,現在馬來西亞不輸出、泰國越來越少,印尼是大家都往哪邊跑,越南輸出的勞工越來越少,所以要開發新的,這部分也是政府要注意的。

台灣在美中之間扮演重要角色

問:怎樣可以讓台灣重新回到世界經濟鏈的角色?

答:在美中角力之下,台灣的角色很重要,是很重要的棋子,台灣這個角色不是小角色,而是重要的棋子,可能是車馬炮中間的一個。

在這個過程當中,美國把台灣當車,中國把台灣當卒或是砲都不一定,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必須要樹立自己一個獨立的角色,台灣夾在美中中間,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個角色能讓美國放心,也能讓中國覺得,我們不會趁機去危及中國政權的轉移或是改變,我想台灣要發展的是經濟,民主自由科技發展,我想全世界都會支持,這方面蔡總統是有他的智慧的。

問:反送中之後,香港金融地位被取代,資金撤出中國這麼風潮,看起來是新加坡受惠,台灣吃不到,那在這個全球金融、科技、甚至製造、製藥「脫中」過程中,台灣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腳色?

答:台灣想要成為世界金融中心,這個位子大概不是很容易,因為這牽涉到各國的角力,還有中國與台灣之間的關係一直混沌不明,成為各國之間的壓力,新加坡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雖然民主不盡人意,但是金融是自由的,行動、外匯、科技都是自由的。

對於台灣來講,科技、經濟獨立都沒問題,但是政治上的風險,大家就會考慮,所以台灣要成為一個金融中心比較不容易。

數位發展部需要更縝密的構思

問:所以我們比較有機會成為一個科技中心嗎?

答:沒錯,台灣成為一個亞太地區科技中心,是比較有機會的。

科學園區未來的改變,大家也是很重視的,台灣科學園區的競爭力只有小於美國矽谷,竹科全世界排第二,科學園區的改變一定是大事,這也需要思考週全才能去做。

台灣是一個科技中心,谷歌把台灣到美國的地下電纜開通,就是代表台灣成為科技數位中心的地位以及重要性,如果蔡總統想要把數位科技獨立出來成為一個「數位發展部」,這需要再更縝密的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