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困」加「急難救助金」注定衍生萬元之亂 蘇麗瓊坦言:不是首選

紓困

台灣疫情掌握穩定,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宣布,防疫做得好,已進入紓困階段,振興措施也預計7月暑假上路;然而,政府在紓困階段就面臨不少問題,其中無勞保者的萬元紓困便有不少爭議,衍生出的「萬元紓困之亂」更是蟬聯媒體版面。

萬元紓困之亂從紓困條例開始

蘇貞昌甫宣布萬元紓困政策時,就因行政院和衛福部不同調,中央跟地方也溝通不周,就一路亂下去。但其實,在政策宣布前,從特別條例訂定開始,萬元紓困就註定要衍生亂象。

立委洪申翰表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3條第5項規定,「主管機關應依社會救助法及相關法令予以救助」是亂象的源頭。目前萬元紓困是透過《社會救助法》底下的「急難救助金」機制,再擴大認定,協助受到疫情影響的無勞保者。

洪申翰指出,急難救助金有2項申請條件,就是「家戶中發生急難事變」,以及「生技困頓」。一般的急難事變比較像是,家庭收入來源突然中止的問題,舉例來說,維繫家庭收入的工作者過世,或是突然失業等狀況。這次的「急難事變」則是以疫情來概括。

擴大認定導致人數尺度、審查邏輯不同的衝突

為什麼將疫情影響視為「急難事變」勢必會出問題?洪申翰認為,這樣的認定衍生出兩大衝突。

首先,就是「人數尺度」的衝突,洪申翰指出,先前申請急難救助金的人,大約落在一個月1-2萬左右,這次擴大範圍後,1-2萬可能是一天申請案件的數字,有違機制的預設,導致系統承擔不住。

重點在於,社會體系對於適用補助的這群人,本來就沒有太多理解,甚至連大概人數都很難評估;尤其這次紓困、急難救助一併執行,人數從幾十萬還是百萬都抓不準。

另一個爭議在於「審查邏輯不同」,先前主要審核點在於當事人需證明自己經歷「急難事變」;但現在急難事變為工作受疫情影響,確實難提出證明,所以後續政府以簽訂切結書來處理,如此一來,公務人員審核的重點擺在,申請人是否符合「生技困頓」的定義,審查邏輯與先前不同。

無勞保者紓困,蘇麗瓊首選不是衛福部執行

衛福部政務次長蘇麗瓊20日到立法院接受質詢時也坦言,就維持勞動市場的學理上來說,應該由勞動部來協助這群人,畢竟紓困對象為有工作,只是沒有勞保,也就是說,蘇麗瓊的首選不會是由衛福部來處理無勞保者紓困;然而,蘇表示,這樣的想法並沒有和勞動部討論。

蘇麗瓊說,當初擴大紓困的案子決定非常匆促,時間很趕,溝通不是很充分,規劃上也沒有把可能遇到的狀況做完整考慮,並答應會事後檢討。不過蘇麗瓊強調,現在相關措施已開始執行,只能盡量把事情做到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