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蔡總統的建言》市場經濟失靈!劉泰英提五大建議:推動公共投資才能救經濟

總體經濟

就在今年1月11日蔡總統順利連任不久,全球隨即面臨到百年一遇武漢肺炎風暴襲擊,全球受影響國家已達187國,染疫人數超過5百萬人,死亡人數超過34萬人,目前看來全球疫情短時間不會結束,人們必須與病毒共存,在全球疫情持續延燒下,台灣防疫有成,不過經濟上卻面臨內外嚴酷的考驗。

回顧過去4年以來,台灣經濟成長率開低走高,2019年更躍升為亞洲四小龍之冠,蔡政府看似交出了亮麗的經濟成績單,但實際上是美中貿易戰的外部事件推升了台灣經濟成長率,而疫情爆發後,就國際情勢來說,美中之間的對峙非但沒有降溫反而有越演越烈態勢,這對台灣到底是危機還是機會?

面對後疫情時代的台灣經濟新定位,《信傳媒》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從國家經濟戰略的角度,給蔡總統建言,並以系列報導方式呈現。

台灣既有的經濟成長條件資金充沛,人力也很充沛,且人員素質也很高,但是國內經濟表現卻始終不盡理想,台綜院創辦人、前開發金董事長劉泰英接受《信傳媒》專訪時,一開頭就直指,最大的問題就是政府的公共投資嚴重缺乏,內需動能明顯不足。

所謂的內需,包含了投資和消費兩個層面,其中,劉泰英認為,若是光靠消費恐引發惡性的通貨膨脹,因此必須與投資同時進行。從經濟學來看,投資本身既能增加就業機會,又能提升勞工薪資,只要薪資提高,消費力也會自然增加,這才是真正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引擎。

「但現在的投資幾乎都是過去前朝李登輝時代的延續。」劉泰英指出,台灣國內投資目前主要仍以高科技投資較為亮眼,這些大廠絕大多數是在李登輝時代所興建而成,像台積電等高科技大廠設備必須不斷更新、增加投資,這並非來自於蔡英文政府的貢獻,換句話說,蔡政府任內新的創業投資是少之又少

建議一》市場經濟失靈,政府推動公共投資才能拯救

今年85歲的劉泰英是前總統李登輝主政時代的主要財經幕僚,雖然年事已高,但他仍精神奕奕,砲火依舊猛烈,左批前朝總統陳水扁、右批中央部會首長,更強烈建議蔡政府,在面臨市場經濟失靈之際,必須大刀闊斧投入公共建設。

劉泰英說,前朝陳水扁時代把中華開發工業銀行賣給辜家後,工業銀行轉制成為商業銀行,使得台灣的工業銀行將正式走入歷史,也造成了台灣的創投環境大倒退,「早期台灣民間創投有上千家,由中華開發工業銀行當領頭羊帶動投資,但中華開發工業銀行退出後,現在創投只剩下70餘家。」

而政府投資也同樣顯著地不足。劉泰英直言,蔡英文這4年期間沒有重大建設,內需動能明顯不足,因此70%的經濟成長皆是依賴外銷,「這是非常不健康, 以目前的疫情情況,經濟就會受到很大的衝擊。」換言之,如果台灣的內需市場充足,受到疫情影響的經濟損失就能大大降低。

但劉泰英感嘆,全球利率面臨下滑,投資卻反而越來越少,代表的是經濟學上「市場經濟失敗」,唯有政府出手,推動公共投資才能拯救,但可惜,蔡英文的身邊幕僚及閣員卻沒有人正視出這個嚴重問題。

劉泰英也點名,從扁政府開始到蔡政府的歷任交通部長,經過了20年幾乎沒有重大的公共投資,他批評,每當他向政府建議應將高鐵應延伸至屏東、宜蘭,交通部僅以一句「不符合經濟價值」打了回票,認為未來的收益不足以回收投資成本。

但事實上,以國家的立場來看,就應該整體考量建設帶來的外溢效果,讓整個屏東、宜蘭地區經濟發展起來,創造勞工就業機會及產業商機,一方面政府也能增加稅收。

建議二》釋出國有土地活化,增加國庫財源

只是,要促進公共投資又該怎麼做?錢怎麼來?

劉泰英強調,「國家的資源有效運用是最重要的,經濟才會起來。」他認為,現在不僅台糖、台鹽擁有大量的閒置土地,國防部、教育部等部會也有大量閒置用地,應該加以活用,部分釋出民間開發、創造國庫財源,讓國庫有能力去投入公共投資。

他舉例,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的老松小學,原校地面積超過3公頃,過去學生人數最高有1萬1千多名學生,但現在學生只剩下200多位,教職員比學生還多,「像這個就是浪費資源!老松國小可以併入其他國小,把原校地變成國民住宅或者是老人住宅,這些都是公共建設。」

另外,他也指出,創立於日治時代的台灣銀行同樣擁有上兆元土地資產,但卻無法進一步開發,只能「凍」在原地。

有爬山習慣的劉泰英則批評,自己爬了20多年的陽明山,這麼重要的觀光之處,政府卻把它設置成國家公園,這個不能蓋、那個不能蓋,像是台灣銀行在陽明山的土地就完全不能開發,造成陽明山毫無建設,「連一個五星級飯店都沒有!」;而通往陽明山的必經道路仰德大道在假日也祭出交通管制,顯然這代表著缺乏交通建設的問題。

劉泰英更是質疑,台灣哪裡需要這個多國家公園?像台灣人口少、土地少,但政府卻設立了9座的國家公園,「這簡直是奇蹟!」他認為,像陽明山就不該改為國家公園,應該像日本的觀光勝地箱根一樣,改為低度開發區域,應能創造出上兆元的價值,但很可惜,十幾年來完全沒有改變,因為沒有人敢去動這一塊。

話才說到一半,劉泰英也忍不住拉高分貝地說,「我們永遠有三流學者認為這是在賣祖產、蓋蚊子館」,因此反對政府把土地出售,他氣得拍桌:「什麼叫賣祖產?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把祖產從沒用變成有用,效率是大大提高。」

建議三》儘速成立跨部會的財政改革、投資審議委員會

劉泰英坦承,政府國庫空虛的確是事實,但其實國家很有錢,只是政府各部會單位不懂得活用,為了提升執行效率,必須由行政院層級成立財政改革委員會,由國發會為主導幕僚單位,擔起活化政府單位資產的重擔,以挹注國庫。

另外,為了避免公共投資形成蚊子館的亂象,劉泰英也呼籲政府,成立行政院投資審議委員會,由產官學界的專家共同審核公共投資的必要性。

建議四》蔡政府必須要有明確的產業政策

除了政府的公共投資之外,民間投資也是重要的一環。但如今面對全球經濟相互依存的關聯下,若政府沒有明確的產業及輔導政策,民間單位又怎麼敢投入資金?

「這不是隨便去開一個雜貨店或是攤販。現在的投資風險越來越大,民間雖然金充資沛,但是民間投資除了評估既有的產業獲利之外,另一個很重要的評估因子就是風險。」劉泰英說。

像是現在市場很熱的生技產業,就屬於風險最大的產業之一。劉泰英指出,雖然台灣具備很多生技領域的研究員人才,同時也擁有相關科技技術,但由於最主要的耗費成本在於研發費用,投資風險過高,也造成資金缺乏投入,「這時,政府應該與民間共同承擔風險。」

由於生技產業須不斷地研究、不斷地開發,因此他建議,應該由各學術單位、大學及中研院、工業技術研究院等機構共同合作協助技術領域,政府給予相關的研發費用支持補助,等到研究成功,再從民間募集資金,給予資金挹注。

但劉泰英也感嘆,過去中華開發工業銀行有上百個科技人員、財務人員、市場人員等組織人力足以評估整體投資規劃,一旦認定評估可行就啟動投資,如今中華開發工業銀行退出後,現在的金融機構對創投事業的投資功能幾乎不見了。

他指出,雖然行政院目前有國發基金投入新創企業投資,但規模普遍不大,最重要的是「公務員怕丟官」,使得投資策略保守,因此建議,應將現在的兆豐銀行恢復成過去交通銀行的政策性工業銀行角色,或是將現有的國發基金管理委員會適度改組,並建立一套避免圖利民間之機制,交由該會評估投資案是否可行。

建議五》重視專科改制大學的後遺症

談經濟發展,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環,其中,人力資源就是靠教育撐起,但國家教育的結構體制問題,導致學生只剩下空洞的學歷、沒有扎實的能力。

「我們現在的教育是有一些問題。」劉泰英指出,台灣教育把專科技術學校改制為大學,但大學是倡導理論,專科學校重視的是實做技術,像是德國、日本等先進國家皆很重視技職學校,更講究因材施教。

劉泰英指出,自己剛就讀大學時,台灣當時只有台大一所大學,如今全國大學家數暴增至超過150家大學,人人都是大學生,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大學畢業生起薪還比李登輝時代的3萬5千元還低,素質也不比當時來得佳,「實際上有些人不適合念大學,適合搞技術,你把它放在大學,人才都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