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三倍券能創造千億商機?學者:不敢這麼樂觀...

政府政策

國內疫情趨緩後,從事與觀光有關的小店家紛紛引頸期盼政府推出振興方案,行政院院長蘇貞昌2日正式拍板「三倍券」,基本概念就是民眾消費1千元、政府將給予3000元,預計將於7月15日正式執行。

三倍券分為實體非實體2種

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指出,三倍券整體預算規模初估500億元,而經費來源除了原有行政院的追加預算中110億元之外,其餘差額近400億將先從經濟部原先的970億預算額度移緩濟急,若不夠,再由其他部會有餘額支應,也就是2100億元的特別預算。

而三倍券主要分為紙本與數位2種形式。紙本部分,民眾可以到郵局用健保卡兌換,支付1000元獲得3000元;或是比照口罩實名制,7月1日起在網路預購後,15日4大超商領券。

另外,數位的部分,可選擇電子票證(如悠遊卡、一卡通、icash)、信用卡以及電子支付(如Line Pay、街口支付)3種,從7月1日起開始綁定,15日消費累計滿3000元後,就會獲得2000元回饋金;信用卡則在隔月帳單直接扣除2000元;電子支付則是由APP通知領取2000元。

但政策方案一出,有人給予肯定也有人不埋單,正反意見不一。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批評,三倍券用1000元去換3000元等於是變相的消費券,還不如直接發現金,諷刺執政黨之所以堅持不發消費券,是因為過去在馬政府時代擬推出消費券時,當時民進黨就是最大反對黨,基於政治考量,才堅持不發消費券。

真相是:消費券刺激額外的消費不到3成

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則回應,過去發消費券的經驗,顯示對於刺激經濟不具太大效益,因此政府這次不會重蹈覆轍。

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邱俊榮接受《信傳媒》電訪時表示,回顧過去馬政府時代發行消費券的情況,數據顯示超過7成的規模是被變相儲存起來,也就是民眾將消費券用在日常本該支出的花費,而原先要付的這筆錢就存了下來。換句話說,真正能刺激額外的消費不到3成。

邱俊榮強調,「金融海嘯時期只有台灣發消費券,沒有其他國家做這樣的政策,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全世界都在發錢的時候,我們卻不跟進,就是因為我們過去有消費券的經驗,告訴我們(消費券)刺激經濟的效果不如預期。」

為什麼不直接發2000千元?

至於為什麼要採取「花1千換3千」?邱俊榮說,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你至少要花1千元才能換3千」,也就是最低至少將會有3分之1的額外消費效果,刺激效果一定比直接發2000元的消費券效果來得更大。

「這是一個折衷的作法。」邱俊榮認為,雖然很多人會批評三倍券不如直接發錢,但他直言,現在政府最主要並不是要爭取民眾的「心理的撫慰劑」,而是要確保能夠真正刺激商家的生意才是最終目的

另一名不具名的經濟學家更直言,過去馬政府推出消費券共發放800餘億元,刺激額外消費效果差,還不如將這些錢拿來推動公共建設或是發展特定產業,效果還可能更大。他認為,雖然三倍券還是有可能被變相地儲存起來,但至少已有前端的額外消費,能讓刺激消費的效果不至於像消費券這麼差。

經濟部稱三倍券將能創造千億商機

經濟部長沈榮津2日在行政院上則指出,三倍券可望創造將近1000億的經濟效益。經濟部官員解釋,不管是使用紙本管道或是數位管道,最終皆會消費3000元,等於2300萬人能帶動700億的消費規模。

但這還不包括數位管道,政府補助2000元之後的乘數效果,加上平台、支付業者預期將會趁勢祭出促銷優惠或是回饋額度,因此若推估有5~6成的民眾是使用數位券,等於預計還能創造2百多億的消費商機(2000元乘上5成民眾1150萬人)。

「我不敢把事情看得這麼樂觀。」邱俊榮認為,是否有千億商機是「見仁見智」,民眾用1千換3千所多出來的2千元,仍是很有可能用於原先的民生消費,而不是用在額外的消費,因此「淨效果」不見得將有這麼大的好處,畢竟振興措施是一種鼓勵消費的心理振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