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觀察》勞保基金又傳破產?看看世界排名第三的退休金制度怎麼做

國際

當疫情逐漸減退,民眾期望經濟復甦,此時卻傳出勞保年金破產可能提前在2026年到來。

無論台灣或國外,年金改革一直是爭議的焦點,甚至從財政問題延伸到世代對立。放眼國際,有些國家並沒有在這個議題上受到太大困擾,澳洲是其中一個。澳洲當今的退休金制度建構於90年代初期,被評比為世界第三的最佳退休金系統,僅次於丹麥與荷蘭。究竟是如何的設計,讓澳洲的退休金制度名列前茅,除了結構上的優點值得學習,是否也有潛在的問題必須解決。

退休金與養老金的區別

澳洲公民或永久居民,在達到退休年齡後(1952年7月1日前出生者為65歲,之後每一年半增加6個月,1957年1月1日後出生者為67歲),可以領取政府發給的養老金(age pension),目前最高領取金額為,單身者每兩周澳幣933.4元,伴侶每兩周澳幣 1407元。

退休金(superannuation,簡稱super)則是工作時由雇主在工資以外額外提撥到受雇者的退休基金(super fund),目前最低提撥率為 9.5%。這兩者的差別在於養老金人人都有,屬於社會福利的一部分,用於維持退休後的基本生活所需。退休金則是工作時額外的提存,為將來的退休生活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質。想要在退休後有更好的生活,工作時就要存入更多的到退休基金裡,這樣的設計,保證了一定程度的公平性,不至於因為身分或工作性質而有太大的差別。

提撥退休金

符合下列條件的員工,雇主必須為員工提撥工資的9.5%到指定的退休基金帳戶,稱為super guarantee contribution。

1. 年滿 18歲,稅前月收入達到澳幣 450元,無論全職兼職;

2. 未滿18歲,稅前月收入達到澳幣 450元,並且工作超過30個小時。

提撥率9.5%是當前的規定,未來還會繼續上調。在1992年退休金制度剛開始實行,提撥率是3%,一路調升到2002年的9%,2014年調整到9.5%,目標是在2025年達到12%。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員工是否為澳洲公民或永久居民,或者持有臨時工作簽證的外國人,雇主都必須提撥,外國人在簽證期滿離開澳洲時,可以申請將退休金領回,不必等到屆滿退休年齡。

管理退休金

不同於台灣的退休金只能依職業別提撥到勞退基金或者退撫基金,澳洲的退休金制度有相當大的選擇彈性。澳洲退休金市場上有大約500個退休基金,其中三分之二規模超過五千萬澳幣,總規模高達27兆澳幣。員工可以自行選擇將退休金存入指定的退休基金帳戶,如果沒有指定,雇主就替員工選擇。

舉例來說,員工甲在 A公司工作時使用 B退休基金,換工作到 C公司時,他可以選擇續用 B退休基金,也可以用 C公司慣用的 D退休基金。選擇的原因可能績效比較好,也可能純粹是方便而已。這會導致一個問題,一個人一生中可能會換好幾個退休基金,到最後自己也搞不清楚,根據澳洲國稅局統計,目前有180億澳幣的退休金無人認領。

退休基金的選擇通常是基於績效,有的基金投資標的比較積極,例如股市或新興產業,有的比較穩健,例如買債券或定存。但是一般人較少會去比較績效,不停轉換退休基金。

常見的做法是,退休基金在投資標的會有比例的調整,也會提供投資人不同組合,例如剛開始進入職場的年輕人,選擇高績效的組合,高收益可以快速累積退休金,但是也有風險,例如金融風暴。40歲以後,投資人會選擇穩健型的組合,在收益與穩定間求得平衡。50歲以後,可能就選擇以保本為主的組合。這些改變,都不需轉換退休基金,只要告知基金公司調整投資組合即可。

除了選擇不同基金公司,澳洲退休金制度更允許民眾成立自行管理退休基金,稱為 Self-managed Super Funds(SMSFs),加入基金的成員(最多4人),投入退休金,成員之一來經營管理資產,或者,交由指定的管理公司來經營。

因為是自行管理,彈性跟效率當然高於大型退休基金,投資組合也有更大的操作空間,直接跟投資理財做結合。不過基金的管理十分專業,稅務與政府監管也很繁雜,必須投入相當的人力物力,例如各種憑證的保存與文件管理。目前SMSFs已經達到110萬人,規模占所有退休基金的四分之一。其中七成的 SMSFs有兩名成員,23%只有一人,平均規模在120萬澳幣左右。

自行提撥

跟台灣一樣,除了雇主提撥的部分,民眾也可以自行提撥,增加退休生活的保障,更重要的是,有節稅的效果。澳洲的稅相當的高,一般上班族的稅率就是15%起跳,接下來是29%,35%。

工作幾年的上班族幾乎都會繳到超過 30%的稅率,如果把錢提撥到退休金裡,只需要繳15%的稅。如果年收入在中低級距,又想自行提撥,澳洲政府會共同提撥(co-contribution),每年最高補助澳幣500元。如果是低收入者(目前為澳幣37000以下),還有另外稅務上的補助。

領取退休金

提撥退休金的目的,就在於退休不再工作以後,能夠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因此何時開始能領取退休金的時間點十分重要,目前澳洲規定是:

1. 年滿 65歲(無論退休與否);

2. 達到法定最低年齡(preservation age),並且已經退休不再工作;

3. 依然在工作,但處於轉換到退休(transition to retirement)的階段,意即達到法定最低年齡,未滿65歲,可以領取最多 10%的退休金。

大多數人都希望退休年齡越早越好,但是政府並不希望民眾太早退休,支領退休金,就算退休金是自己存的,在平均壽命越來越長的情形下,太早離開職場也是對退休生活造成風險,因此澳洲政府在90年代後期,開始調整最低法定年齡,以目前的規劃,在2025年,最早能支領退休金的年齡至少要60歲。

在可預見的未來,這個年齡會繼續上調。前面有提到養老金的領取年齡是67歲,當民眾已經退休卻還未達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最低年齡的設定就非常重要,尤其在政府財政持續吃緊,養老金領取年齡可能在未來上調到70歲,民眾可能不敢輕易退休。

除了年紀,某些特定狀況下,民眾可以提早支領退休金,例如,經濟狀況極度困難,永久離開澳洲,或是無法復原的永久殘障,必須提早支領退休金來維持生活。

另外,有一個很特殊的狀況,2018年開始,澳洲政府允許首購族,把錢存入退休基金裡,未來可當作支付買房的頭期款,減輕購屋的壓力,因為退休金帳戶的稅賦較低,比較容易存到錢。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也允許有財務困難的民眾可以申請提早使用退休金,上限一萬澳幣。

不擔心破產的退休基金

1970年代中期的澳洲,只有32%受雇人員領得到退休金,公部門有58%領得到,私人企業低到24%,這和台灣勞退新制實施前類似。當1992年退休金制度改革實施後,當年80%受雇者都有退休金提撥,爾後,退休基金產業越來越蓬勃,規模也越來越大,澳洲政府能從這裡收取到應有的稅收,也能更嚴密監管及查核沒有依法提撥的雇主。

先前台灣與澳洲都發生外送平台受雇人員是雇傭還是承攬的爭議,其中關鍵就在於,如果判定為承攬,這些外送人員是沒有退休金的保障的。澳洲勞動權益主管機關 Fair Work Commission很積極的查核,依然陸續有短報退休金的情事發生,其中更不乏知名大型企業。

澳洲退休金制度雖然排名世界第三,但並非完美。例如雇主提撥率不斷提升,造成經營者不小的壓力。民眾可以自行提撥,或者選擇自行管理退休基金,這其實是另一種M型社會的表現,低收入者的退休生活,不會因為退休基金的多元化而有任何改善。

另外,持續提高退休年齡,也是面對高齡化社會不得不為的挑戰。但澳洲退休金產業的自由開放,成功地將政府的財政壓力從經營、給付轉換到產業管理與改善監管,朝向永續經營的目標發展,而不是整天擔心退休基金何時破產,付不付得出來。這一點,值得台灣學習借鏡,雖然,這是高難度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