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物的紅寶石:台灣紅藜富含營養 更有觀賞花卉的潛力

農業經濟

紅藜是臺灣原住民耕作幾百年的傳統糧食作物,原住民俗稱Djulis,常與稻米或芋頭煮食,或供作釀造小米酒之用;紅藜成熟時優雅彎腰的花穗,絢麗的色彩,也是傳統婚禮和慶典中常見的花環裝飾,在喜慶日子讓女性穿戴。在19世紀初臺灣面臨嚴重旱災時,因紅藜高營養的特性成為人民的救命糧食。過往紅藜被誤認為外來引進的作物,經我國分類學者比對美國、英國及印度等國之標本館的模式標本後,於2008年12月正名為臺灣藜(學名為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成為臺灣特有的植物。

各自有不同顏色的紅藜花。

部落傳統作物 優點多多熱門受歡迎

全球藜科植物約1,500種左右,廣泛分布於各大洲的半乾旱地區,而紅藜為莧科藜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葉單葉互生且葉形變化大,同一株有菱形、卵狀和三角形的葉片,葉色有灰綠色、深紫色或淺紅色,而幼葉則為紅色,葉緣鋸齒狀,葉柄微紫色;紅藜莖上有稜,圓柱狀,有紫紅色溝紋;花簇生於腋生或頂生花枝上,常成下垂圓錐狀,雄蕊五枚,無花瓣,花期長;果實則包於花被內,種子呈扁圓形。至於紅藜俗稱的「殼」,其實是花的構造,帶殼紅藜是花包覆著種子,而脫殼紅藜則是單純的種子。

紅藜在原住民族部落中是小米或玉米伴生的作物,最高可長至2.5公尺,對乾旱或貧瘠土地的適應力相當強,生長期短,三個月就成熟了,再加上紅藜含有天然皂素,種在小米旁能保護小米免於被蟲鳥啄食。

紅藜最高可長至2.5公尺。

原住民傳統多把紅藜與稻米、糯米或芋頭共煮做成粽子、竹筒飯,或供作釀造小米酒之用;而非原住民則是與麵粉共煮,成為烘培和餐飲料理。而紅藜葉也可當成蔬菜來食用,葉子多毛需多清洗幾次,川燙或炒食都有不錯的野菜滋味。

幾年來,顏色鮮豔的紅藜廣受民眾喜愛,加在料理中不僅增加菜餚色彩豐富度,屬於全穀類無麩質鹼性食物的紅藜更保留了天然食物中的完整營養。像是,豐富的纖維質可以穩定血糖;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保護心血管;能提升免疫力的三萜類,可刺激並活化免疫細胞,當病原體在抗體形成前入侵體內時,免疫細胞中的巨噬細胞與自然殺手細胞就會進行清除,降低病毒或細菌對於人體的傷害。種種優點使得紅藜成為熱門的養生食物。

紅藜營養價值高 繽紛花海促觀光

紅藜的營養價值相當豐富,擁有高達14%的蛋白質含量,是稻米的二倍,與小麥相當;膳食纖維高達14%,為地瓜的七倍,膳食纖維有降低膽固醇、促進腸胃消化功能,還能增加飽足感,有瘦身減肥效果;再者,其礦物質特別豐富,鈣為稻米的42倍,鐵質與鋅的含量更為地瓜的11倍與八倍。

此外,紅藜也含有重要的硒與鍺元素,以及九種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例如離胺酸和組胺酸,其中離胺酸可幫助鈣質吸收,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幫助抗體、荷爾蒙及酵素的製造。甜菜紅素、甜菜黃素、黃酮類等也是紅藜富含的抗氧化物。而紅藜萃取物則是一種創新的美容抗老原料,主要促進肌膚膠原蛋白增生併抗膠原醣化,延緩肌膚老化與預防皺紋產生。

過往臺灣原住民對於紅藜的種植及利用方式,多是傳統祭祀之需,僅在栽種小米、芋頭及地瓜等主要作物時以紅藜間作或混植。紅藜不僅僅是釀酒材料,更是美味的食材。原住民會在小米及白米稀飯中添加紅藜與山萵苣等野菜,塑造了臺灣特有的養生飲食文化。食品加工上,紅藜也可與多種穀類混合使用,可製成飯糰、餅乾、薯球、麻糬、鬆餅及米香等產品;在保健食品研發方面,已研發出紅藜麥片、膠囊、酵素飲品、面膜泥等;另外,紅藜能加速麵包醱酵,有密實的口感與香氣,世界麵包大師吳寶春也將紅藜加入麵包,帶進國際舞台。

紅藜花穗成熟後由綠色轉變成鮮艷的顏色,不同植株的穗具有桃紅,粉紅、大紅、橙紅、金黃、深紫等許多顏色變化,從轉色期到觀花期可達二個月之久,深具觀賞價值。若能每年適當季節調節、進行花海觀光,也能延長當地的觀光產業。2010年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爭豔館就是以紅藜建造的生命樹,作為展示項目。

俗稱的「殼」其實是紅藜花的構造。

紅藜過去在原住民飲食裡雖然是配角,但在1918年臺灣遭遇前所未見的旱災及寒害,原住民主要糧食作物歉收引起當時大飢荒時,它曾扮演救命糧食的角色。此外,它具有生長旺盛、外型優美、花穗艷麗等特性,再加上適應性強、栽植容易、用途廣泛,全株富含多樣色素,是天然色素極好的來源,也是庭園植栽或插花很好的素材,值得開發利用。

紅藜嫩葉也可當作蔬菜食用。

原文作者為黃朝慶,本文轉載自《豐年雜誌》。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豐年雜誌》,全文連結<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