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荒謬稱霸論:當岳飛穿越時空 卻只想拿機關槍回宋朝打金兵

國際

歐戰前幾年,德國工業和軍事實力,與日俱增,擋在帝國野心面前的,是英國的海軍,英德之間因為文化和種族類似而曾有的過往親善,逐漸因為歐陸政治勢力轉移,而變成敵對。

但英國和德國的部份政治人物,仍積極尋求拆除導火線的方式。

懼怕被征服的德國,在幾年內變成征服者

邱吉爾和德國大使曾有一段有意義的談話,邱吉爾提醒大使,德國硬要佔領法國的亞爾薩斯等地,會留下衝突的火種,大使說歐洲各國都想把德國像動物一樣圈住,邱吉爾說,有德奧義同盟,誰能圈住德國?英國有長時間的孤立,也沒有因此激動。

德國大使說,孤懸海外的島國,不太一樣,「如果你曾經很常被鐵蹄踏過、掠奪過和反對過,擋在你和侵略者之間的,只有你戰士的胸膛,這種緊張的心態會噬奪你的心靈。」

但懼怕被征服的德國,就在幾年內,變成征服者,被動的防衛語言,就在幾年內,變成德皇威廉二世的狂語,「在陸地和海洋,維持並強化防衛德國人民的力量,是我永遠的責任。德國人絕不缺乏能拿起武器的年輕人。」這些能拿起武器的年輕人,因此轉化為侵略者的鐵蹄,令歐洲人聞風喪膽的戰爭機器。

時任海軍部長的邱吉爾,看著德意志帝國的野心,針對德皇的發言,說出「英國的海軍,對我們來說是必需品,而德國海軍則是奢侈品。我們的海軍,事關英國的存亡,海軍對我們是生死攸關,對他們則是擴張。」「英國有十足的海員預備兵力......這個島不曾,也永遠不會缺乏訓練有素且艱毅的海員。」也就是德國有能戰的年青人,大英帝國也有。能抑制德國野心的,只有英國這個島國了。

英國和德國至此進入軍備競賽,一直到歐戰開打。

歐戰、二戰,來自德國的霸權心理

歷史的前進,經常是由人類不可抗力的巨大潮流所推動。

歐戰、二戰,歸根究底,都還來自德國的霸權心理,沒有得到正常解決的管道。這個霸權心理,要等到美國卸除德國的武裝,以北約組織,名為保護,實為監看後,德國才能徹底民主化,才能變成開放社會,對人類社會才不再有軍事威脅。歷史的大勢,強大到非死幾百萬人無法解決。

現在存在美中之間的衝突,在實質上,和英德之間的對抗,沒有差別。中華帝國的陸地霸權,也在幾百年間,沒有得到滿足,鄧小平的「永不稱霸」說,只能在中國勢力狹小的時候,拿時間換空間的時候使用,中國實力增大的時候,中國人就不可能不稱霸,這是中土大地有人口、有土地、有歷史文化,所必然發生的結果。

這個中國稱霸的歷史潮流,也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一部份。華夏興,則天下一統,天下一統,則對外稱霸。反之,華夏不興,則天下大亂。

但中國歷史的潮流,卻碰上人類歷史的另一個潮流,中國注定要和主導這個「自由、民主」潮流的美國對幹,而中國依附的這個中國稱霸觀,應該是大潮流裡的小逆流,勢起的很快,也會消亡的很快。

德國要「呼吸空間」,中國是「中土之國」

二戰前的德國、日本,或是現在的中國,侵略他人仰賴的正當性,是一萬多年來,人類社會發展的自然結果,先行發展出農耕文明的社會,因為能製造食物、壯大人口,所以在發明書寫文字、建立國家組織後,靠著「槍砲、病菌與鋼鐵」征戰「落後文明」,搶奪資源,並消滅落後文明。

這個經濟的勢,造成文明大小、人種強弱的差別,在帝國主義殖民時代達到高峰。一直到今天,先達到先進文明的民族後代,仍然享有發展的優勢。

德國要「呼吸空間」,中國是「中土之國」,這些都是生物性的大,所自然要求的威,所自然達成的霸。

但就在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最巔峰的時候,人類文明出現了新斷點,由宗教改革和啟蒙思想帶來的「自由」觀,及因對自由的渴望而改變政府組織為「民主共和」的政治革命,把人類推到一個新文明階段,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奴隸他人、掠奪他人的觀點。

在經濟資源有限,人類還靠天吃飯的時候,赤裸的武力是決定生存的重要關鍵。但人在自由後,產生的經濟動力,把零和的資源搶奪,變成李嘉圖式的交易互惠,「餅可以做大」。自此以後,人類的富裕,不用來自奴役他人,人口,不再是要吃飯的一張嘴,而是能夠生產的一雙手,能夠創造的一個腦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觀,就是來自於零和的競爭,就算有千萬畝農田,沒有新科技的投入,也就只能生產這麼多的米,就只足夠這麼多人吃飯,因此人多就亂、天災也亂,因為資源稀缺,沒飯吃就要吵,就會亂。亂就要打殺,就要分崩離析,要等到一統天下,人民才又有幾天好日子過。

中國復興的過程裡,美國建立了新的世界秩序

但現在的人類社會不用再面臨這種饑荒和豐衣足食交錯的荒謬日子,因為人類的文明,發展出了經濟自由、政治民主的社會,不用比武力,也不會怕餓死。但歷史的弧線發展固然如此,並不是每一個社會都在這個發展軌跡上。

如果和平的世界裡,仍有幻想靠著武力稱霸、掠奪他人的軍事力量存在,自我閹割的所謂先進文明,並沒辦法確保先進的自由民主社會能夠永續存在。這是美中衝突背後的人類困境,也是自利人性的發展結果,沒有警察維護秩序的社會,歹徒必然橫生,治安必然破壞。

對現代的中國人來說,中國歷史的小勢和人類文明的大勢,就在身邊發生了巨大衝突。中國的先發文明,在帝國主義時代反而變成落後文化,除了霸權旁落、領土人口受威脅外,連民族生存都出現困難,「百年羞辱」讓自傲的華夏文化繼承人,變成世界的落後民族,因此「復興民族榮光」是中國的一大任務,也是承繼歷史大勢所必然的結果。但中國復興的過程裡,世界已經拐了個彎,美國建立了新的世界秩序,帝國主義的爭霸,變了個模樣。

日本和德國可以在經濟舞台和美國大小聲,但又不會有戰爭發生。放在這種新的,經濟競爭的圖像裡,中國的追求軍事霸權,變成了時代錯誤。而更錯誤的是,中國之所以能夠復興,竟在於加入了美國的這個新秩序,取得了經濟成就。現在居然想用這個經濟實力,重打二次世界大戰?

岳飛穿越了時空,見識到了機關槍,卻忙不迭地拿著機關槍,要回宋朝打金兵。這就是共產黨的荒謬稱霸了。

但不管北京政府多荒謬,中國的確擁有了軍事實力,也足夠把地球炸翻好幾遍,如果世界不用武力把中國打回現代,讓其加入自由民主的大潮流,中國終將會是禍害。 但美國及世界可能把中國的稱霸野心,真正的壓制嗎?可以,因為中國只有在表面上加入了世界的新秩序,骨子裡,仍然是被帝國主義征服的落後文明。

鄭和之所以沒能成為哥倫布的原因是...

Jared Diamond在「槍砲、病菌及鋼鐵」一書的最後,輕描淡寫了中國為什麼敗給歐洲文明。一樣擁有歐亞大陸的先天食物生產優勢,中國還比歐洲更早有科技文明,但最後帝國主義起源於歐洲,中國則變成被宰割的對象。

Diamond說,鄭和到非洲的時間,比歐洲人還早,但中國的大一統,讓所有的遠洋探險變成不可能。只要皇帝一開口,事有可為,但也只要皇帝一揮手,事也會變得不可為。億萬人口只有一個聲音,如果這個聲音是瞞頇、落後、守舊的,這個大一統帝國,就會是落後退步的。

而歐洲從來沒有大一統,歷史上最大的神聖羅馬帝國,都沒有統治過一半的歐洲土地。因為歐洲的分裂,歐洲得以在彼此競爭中,推進文明、發展科技。哥倫布就是歐洲的鄭和,但鄭和的傳人在中國沒有未來,因為中國皇帝不要出海,但哥倫布卻可以在歐洲各國,不斷尋求金援,最後找到了西班牙國王,而開啟了大航海時代。

都是大一統惹得禍

鄭和和哥倫布的對比,只是中國之所以落後於歐洲的一個例子,還有成千上萬的中國和西方的發展差距,都可以歸因於中國的大一統。可以說,中國的成與敗,都來自於這個大一統。

到今天,中國雖然身體在21世紀,和世人一樣共享科技文明,但中國上億的腦子、心靈,都還留在「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落後治亂史觀。習近平是中國破敗史觀的最後一搏,現在這個破敗史觀,挾著軍事崛起,要和民主自由大潮對抗,來勢兇猛。

但習近平所仰賴的帝國實力,還是那個三寶太監下西洋的中國,還是那個全中國億萬人民只有一個聲音的中國,沒有個人自由,沒有創意生產,沒有思想交流,億萬人築的人牆,看似強大,但在更高的文明面前,還是將如摧枯拉朽,一敗塗地。唯有落後的治亂史觀給完全摧毀,中國才有加入新世界,取得再造的可能。

本文授權轉載自普通人的自由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