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的終極心法》唯有在利他的基礎上 才能建立成功的家

書摘

只要動機「良善」,事情自然會朝順利的方向發展;倘若動機出於自私、邪念,就算再怎麼努力,事情一樣一籌莫展。

創投公司的創立者中,不少人基於想累積財富、獲取名聲的出發點,而開始經營事業。

如果推動經營的「引擎」,只剩經營者的私利私慾、功名私心,即便事業一時風光,也無法讓公司永續發展下去。

所謂動機,可說是事物進展的「基礎」,唯有在不會動搖的堅固基礎上,才能蓋出屹立不搖的偉大建築;相對的,在脆弱的基礎上,即便想蓋出極盡奢華的家,也是枉然。只要動機不純正,一切免談。

我一開始把創立京瓷的目的,設定為「把我擁有的技術公之於世」

所謂公司並不是為了完成自己的想法而存在

我想要讓世人都知道我所開發的新型陶瓷材料與技術,並運用這個技術,製造出更棒的產品─這就是我們的任務,也是公司存在的意義。

換句話說,京瓷是我這個技術者,基於實現夢想的動機所創立的公司。

然而,就在創業第三年的某一天,因為發生了某件事,讓我不得不重新檢視公司存在的意義。

這件事就是,十名前年才剛進公司的高中畢業員工,突然一字排開站在我的辦公桌前,遞交給我一份「請求書」。

書中提到升遷與分紅等待遇的改善,連將來生活的保障也一併納入要求。他們還說,「若不答應這些條件,員工集體請辭。」

公司才剛成立不久,根本沒辦法全數採納他們的要求,若承諾辦不到的事情,也是不誠實的行為。

於是我帶他們回到我當時住的,只有三個房間大的公營住宅裡,使出渾身解數不斷說服他們。經過連續三天三夜的促膝長談,終於說服所有員工,卻也讓我當晚變得徹夜難眠。

「原來經營公司是這麼一回事,我好像惹上一個大麻煩!」我胸口一直被這樣的想法堵得發慌。

如前所述,我從小生長的鹿兒島老家,以及父親經營的印刷廠,在二戰即將結束前,因為空襲被全數燒毀,戰後母親只能拿出和服變賣,才得以養活我們七個小孩。

父母在如此艱困的環境下,還硬著頭皮供給我讀到大學。因為這個緣故,我開始工作後,每個月一定會寄給家裡安家費,一次也不曾漏給過。

光是照顧家人就這麼辛苦了,現在還必須照顧沒有血緣關係的員工,保障他們的生活以及將來,每當這麼一想,就會冒出後悔的念頭,「早知道當初就不要開公司了。」

不過,仔細思考後,我得到一個結論。所謂公司,並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想法而存在,更重要的,是必須保障員工的生活、讓他們擁有幸福的人生,這才是公司的使命,也才是經營的意義。

當我這麼為公司下定義後,頓時心病全消,宛如撥雲見日,心境變得坦蕩開朗,遂心念一轉,決定把公司的使命定調為「追求全體員工物質與精神的幸福」。

先為身邊的人盡心盡力

因為發生了這些事,使我徹底捨棄當初創業時所抱持的個人想法,把京瓷存在的意義,從「利己」,變成「利他」。也就是說,這是身為經營者的我,徹底轉變的瞬間。

如果我還是堅持不改當初創業的理念─把我擁有的技術公之於世,京瓷應該就無法發展成現今規模這麼大的企業了。

而後,京瓷的急速成長,都建立在「為了全體員工幸福」這個堅固的利他基礎上。

公司存在的首要意義,是為了在其工作的全體員工,而經營的目的,在於實現全體員工的幸福。這是經營學上最根本的利他精神,以此思維經營公司,員工會產生共鳴、表示贊同,會不惜餘力協助公司發展。

提到「利他的心」,如果突然標榜著為國家、為社會這一類過於崇高的理想,會讓員工覺得與我何干,那是「別人的事」。

這麼一來,就無法讓他們燃起鬥志,專心致力於工作之中。

再怎麼不起眼的利他行為都會伴隨著萌芽的利他之心

「利他」這個字眼,解釋起來很簡單,即「有利於他人」,也就是把「為了自己」的想法擺後面,以「為了他人」的想法為優先。去想想能為鄰居做些什麼,再把這些做得到的貼心想法付諸行動,「利他」就是這麼一回事,絕不是遙不可及的情操。

有家室的人,為了家人的幸福,盡力做些什麼吧;在職場上打滾的人,為了同事及往來的廠商,該做的盡量做吧;然後,為了讓自己居住的城市或地區變得更好,盡可能試著貢獻一己之力吧。

再怎麼不起眼的利他行為,都會伴隨著慢慢萌芽的利他之心,當這顆心成長茁壯、開花結果,便會使人類最高貴、最善良的行為不斷繁衍。

我人生第一次出現的「利他行為」是什麼呢?我想到了當我還是小學生時,身為孩子王的我,經常帶領好幾個孩子一起玩的事。

母親總會為放學回家、書包一放就溜去玩的頑皮兒子,準備點心。那一回,她為我煮了一整鍋的番薯,以當時來說,那可是人間美味。

熱騰騰的番薯,看起來實在太誘人,好想馬上拿到嘴邊猛啃,但我馬上克制了這個念頭,先把番薯分給同伴們,剩下的才是我的份。

現在想想,那可是當時身為孩子王的我,所展現的最大「體貼」。

以他人為先,自己擺後面,是純樸單純的行為。這麼不起眼的行為,正是我「利他之心」萌芽的開端。